灸药联合治疗感染后咳嗽6 0例临床观察

2015-04-12 09:20陶建峰唐斌擎
江苏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咳喘合剂艾灸

陶建峰 方 泓 唐斌擎

(1.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上海2017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感染后咳嗽 (post-infectious cough,PIC), 又称“感冒后咳嗽”,指经急性感染期后咳嗽仍缠绵不愈的疾病,呼吸道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均可引起本病,而以感冒引起者最为常见[1]。中医药干预本病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优势,主要治法有疏风宣肺、清肝肃肺、补虚润肺等[1-2]。近年来,笔者以灸药联合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满意,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8.35±10.52)岁;平均病程(87.90±15.24)d。 对照组:男 31 例,女 29 例;平均年龄(36.68±11.80)岁;平均病程(90.14±13.65)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感染后咳嗽的诊断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的相关内容:咳嗽迁延不愈(病程≥8周),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咯痰色白、量少;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急性期症状已消失。

1.3 纳入标准 所有入组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65岁,男女不限,自愿受试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急性肺部感染者;存在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史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待孕、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神志疾病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艾灸联合咳喘六味合剂治疗。艾灸选穴:双侧风门、肺俞、肾俞及大椎。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双侧肺俞、肾俞穴采用膀胱经双孔艾灸盒(爱康牌,广州爱康保健养生用品有限公司)置于患者背部相应穴位灸疗,每对穴位每次30min;大椎及风门穴由医师手持燃着艾灸条在穴位以雀啄灸手法治疗,每穴每次20min。隔日1次。

咳喘六味合剂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内制剂(沪药制字:Z04170941),由麻黄、附子、细辛、桃仁、黄芩、虎耳草组成,口服,每次30mL,日服2次。

2.2 对照组 单予咳喘六味合剂口服,剂量、服法等同治疗组。

2组疗程均为1个月,连续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咳嗽症状积分(cough score):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的有关标准,咳嗽症状积分可分为日间积分、夜间积分两部分,每部分均按照无、轻、中、重不同程度赋以 0、1、2、3 分,可根据积分变化情况判断咳嗽的频率、强度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程度。(2)咳嗽程度模拟评分(VAS):让患者对咳嗽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采用线性计分法,作一刻度为0~10cm的直线,0刻度表示无症状,10刻度表示咳嗽最严重的程度,数值越大,表明咳嗽程度越重。(3)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采用计分法观察咳嗽程度、频次、咯痰等症状的变化情况,症状按无、轻、中、重不同程度分别赋以 0、1、2、3 分。以上指标2组均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3.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治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60 60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夜间 日间 总分1.73±0.85 2.61±0.50 4.35±0.59 0.62±0.34*△ 0.94±0.29*△ 1.54±0.36*△1.65±0.62 2.63±0.79 4.29±0.77 1.13±0.36* 1.35±0.84* 2.49±0.75*

3.4.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程度模拟评分(VAS)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例数 治疗前60 7.90±1.78治疗后对照组 2.60±1.56*组别治疗组60 8.06±1.451.28±0.79*△

3.4.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近年来,由于感染后咳嗽发病率的增高,对此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以止咳、抗过敏为主,而对于顽固性感染后咳嗽,有效的方法仍相当匮乏。本病属中医学“久咳”范畴,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本病病机多为初感风寒外邪后,肺失宣肃,寒痰内蕴,加之素体脾肾阳虚,阳不化阴,最终导致痰饮留滞难祛,祛而复生,病情顽固,迁延难愈。

艾灸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其具有物理因子(红外热能)与化学因子(精油、焦油等)的双重作用。艾条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为红外线,且以近红外线为主,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5]。艾绒燃烧时释放的化学因子主要为挥发油,其不仅具有直接杀菌治疗开放性皮肤感染的作用,还可通过对经穴的刺激作用,与艾灸产生的生物热能协同产生综合效应,激活血管的自律运动,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活血化瘀[5-6]。本研究中,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为主,其中风门可祛风解表,肺俞可宣肺止咳,肾俞益肾壮阳;督脉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阳气汇聚之处,可益气通阳、解表肃肺。诸穴合用,共奏温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

咳喘六味合剂来源于全国名老中医吴银根主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验专方,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方中附子、麻黄、细辛温经祛寒化痰,桃仁活血祛瘀,黄芩、虎耳草清肺化痰。全方宣肃同用、标本兼治,疗效较好。实验研究表明,咳喘六味合剂能显著调节机体细胞免疫水平,从而有利于人体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生物学效应的发挥[7-8]。

本研究结果表明,灸药联合治疗对于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咳嗽症状和程度方面较单用咳喘六味合剂更具优势。灸药联合疗法可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简、便、验、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下一步的研究将通过大样本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探索艾灸治疗本病的具体作用机制。

[1] 史肃育,吴同启.感染后咳嗽治法探讨.江苏中医药,2014,46(8):65

[2] 王蓓娟.宣肺解痉止咳法治疗感染后咳嗽40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4,46(11):29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 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9,32(6):407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49

[5] 张青元,胡淑萍.艾灸机理研究现状与探析.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48

[6] 兰蕾,常小荣,石佳,等.艾灸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2617

[7] 王宏长,张金福,许峰,等.咳喘落对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3):18

[8] 喻晓,方泓,吴银根,等.咳喘六味合剂对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13,40(5):1021

猜你喜欢
咳喘合剂艾灸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穴位贴敷可治小儿肺热咳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