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2015-04-13 10:48王津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奖学金生源显著性

张 永,王津雨*,李 菁

(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020)

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张 永1,王津雨1*,李 菁2

(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020)

医学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业任务以及学业压力方面有很大不同,针对医学研究生的独特性,文章以95名天津市三所高校医学研究生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为相关部门制定教育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以促进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习倦怠

一、研究背景

医学研究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面对的不仅是繁重的学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还要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学研究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核心自我评价降低和学习倦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还会影响医学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倦怠现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核心自我评价是Judge等提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1]。核心自我评价可以通过一些特质来描述,这些特质具有这样3个特性:以评价为中心、基本型和广泛性。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个体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好的自我调整能力,较积极的自我评价、较高的自信心,同时意味着高自尊、高情绪稳定性、高自我效能感和高内控性[2]。

学习倦怠国外学者多引用Freuberger和Maslach的成果,借鉴其在“职业倦怠”中下的定义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国内学者杨丽娴等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以而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3]。综上所述,学习倦怠是用于描述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4]。

苗露霞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生中在学习倦怠总分中显示,有8.9%的学生处于“较重”与“严重”的水平;且主要表现为成就感低。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并且对学习倦怠存在预测的作用[5],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是不容忽视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综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性别、年级、家庭结构、生源地和是否获得过奖学金上存在差异。假设二: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家庭结构、生源地和是否获得过奖学金情况上存在差异。假设三: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

(二)研究对象。

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医学研究生共95名。其中男生38人,女生57;研究生一年级33人,二年级31人,三年级31人;独生子女54人,非独生子女41人;城镇52人,农村43人。

(三)研究工具。

1.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ore Self-evaluations Scale,简称CSES)用于测量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的水平。国内的杜建政等学者于2012年修订了该量表的中文版,本量表适用于大学生和工作人员[6]。该量表是一个单维度的自评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五级计分法,从1到5分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总分的范围为10-50分,分数越高则被测者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分半信度为0.84,间隔3周的重测信度为0.82。

2.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由吴艳和戴晓阳于2007年编制,该量表以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为基础,可对青少年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评估[7]。包括身心耗损、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共16个条目。采用五点评分方法,即“非常符合”记5分,“有点符合”记4分,“不太确定”记3分,“不太符合”记2分,“很不符合”记1分。部分条目反向记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89-0.858,重测信度系数在0.606-0.7320。

3.施测及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整体施测,于2013年11月至12月进行问卷调查。施测地点在医学院教室,统一指导语,由被试自行填写,统一回收。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95份,回收率95%。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

4.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百度文库等,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有关核心自我评价、学习倦怠的文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持。(2)问卷调查法:使用标准化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作为问卷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3)访谈法:问卷回收之后,通过抽样对学生进行个人访谈,了解学习倦怠的情况及原因。

三、研究结果

(一)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1.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的性别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男女差异,男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略高于女生(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的医学研究生在核心自我评价上的差异比较

2.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年级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三年级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最高,其次是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的得分最低(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差异比较

3.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家庭结构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结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家庭结构的医学研究生在核心自我评价上的差异比较

4.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生源地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生源地医学研究生在核心自我评价上的差异比较

5.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奖学金情况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奖学金情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

表5 是否获奖学金的医学研究生在核心自我评价上的差异比较

(二)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1.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

表6 不同性别的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2.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身心耗竭、低成就感和学习倦怠总分中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都有显著性差异(见表7)。

表7 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比较

3.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家庭结构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不同家庭结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8)。

4.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生源地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9)。

5.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奖学金情况差异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奖学金获得情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0)。

表8 不同家庭结构的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表9 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表10 是否获奖学金的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三)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核心自我评价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三个因子分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11)。

表11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情况

五、分析与讨论

(一)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医学研究生属于理科生,思维方式相同造成的。不同年级的医学研究生之间差异显著,研究生三年级的核心自我评价最高,可能是医学类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相对其他专业更加稳定,比自己同龄的人有更高的优势,因此核心自我评价较高。是否是独生子女并未影响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娇生惯养。在不同生源地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表明城乡差距的日益缩小。核心自我评价在奖学金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研究生本身属于高学历,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二)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普通的大学生中,男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要比女生严重,可能是医学研究生由专业要求比较高且思维方式相同。在年级差异中,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的差异,研究生三年级的学习倦怠得分最高,可能是研究生三年级马上要进入社会,面对的压力更大,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他们对于实践可能更加关注。学习倦怠在不同家庭结构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不同家庭结构的学生都拥有相同的责任感。在不同生源地及奖学金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面对相同的竞争力和社会压力,产生的负面情绪相同。

(三)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核心自我评价总分与学习倦怠的总分及各维度都有显著性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学习倦怠得分越高。核心自我评价高的学生对于自身比较自信,他们的自信基础都建立在多年来建立的稳定的学习状态和他人较高的评价上。而自我评价低的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更加希望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因此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也就越少。

六、结 论

本次研究探讨了医学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各因子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在年级上存在差异;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1]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2-99.

[2]孟祥伟.硕士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杨丽娴,连 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54-56.

[4]徐 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南京医科大学,2009.

[5]苗路霞.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倦怠及其与专业承诺、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D].湖北:湖北大学,2011.

[6]杜建政,张 翔,赵 燕.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证及其量表修订[J].心理研究,2012,5(3):54-60.

[7]吴 艳,戴晓阳,温忠麟,等.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52-154.

G643

A

1002-1701(2015)10-0117-03

2014-08

张 永,男,医学学士,法律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及医院卫生政策、医学生教育。

协和教育科研项目“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PUMC-GS-2012011)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0.060

猜你喜欢
奖学金生源显著性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跨省生源调控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