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乳糜尿验案1则

2015-04-15 23:07李童云李克嵩
江苏中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阴陵泉太溪肾阳

李童云 王 玲 李克嵩

(山东中 医药 大学, 山东济南250014)

笔者运用针灸治疗乳糜尿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阚某,男,37岁。2014年7月6日就诊。

尿浊3月余。患者3月前饱食饮酒后出现尿浊,色白质稠,后排尿逐渐正常,但常反复发作,时常饱食后连续2次出现色白如浆状小便,少食或清淡饮食后症状好转,伴身体乏力,精神紧张。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肾病科,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后被肾病科诊断为乳糜尿,因治疗(方案不详)效果不佳而来针灸科求治。刻诊:精神不振,面色黝黑,说话无力,饱食并饮酒后尿浊,色白质稠,少食或饮食清淡则症状好转,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脉濡弱。证属脾肾阳虚。予针灸治疗,取百会、内关、中脘、天枢、关元、中极、足三里、阴陵泉、太溪。百会、内关毫针刺平补平泻;中脘、关元、足三里温针灸3壮;天枢、中极、阴陵泉用毫针刺泻法;太溪用毫针刺补法。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

治疗1次后患者自感身体轻快,后连续治疗5次,每日1次。7月11日患者就诊时诉昨晚因工作需要,在外就餐饮酒,进食量较多,但未出现尿浊情况。

按语:脾主运化,饮食不节,日久损伤脾胃,脾阳虚则饮食精微无以运化,小肠泌别清浊失司,则饮食精微随尿流失,久必累及肾阳,致肾阳不足。肾阳虚则火不暖土,脾阳更虚,致尿浊反复出现。本案治法为温肾补脾,利湿去浊。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为主穴,灸中脘、足三里可温煦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恢复运化亦可助肾阳振奋;灸关元可培元固本,使肾恢复固涩之功;天枢可理气行滞,中极利膀胱之湿浊,阴陵泉利脾中之湿,三穴同泻可收利湿去浊之功;太溪滋肾壮阳;百会、内关安神定志。

患者经治虽病情稳定,但仍需后期调养,节制饮食,才可防止复发。希望此案报道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思路。

猜你喜欢
阴陵泉太溪肾阳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阴陵泉穴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脏腑图点穴法》中“阴陵泉”的定位探析*
“四按”是指按摩4个特效穴位
温暖手脚
阴陵泉命名文化与临床意义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