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

2015-04-16 14:01林静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政工队伍管理工作

林静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

林静

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在于创新,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微观活力,需要不断增强自我建设,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本文对企业的政工管理进行了重探讨,主要以新形势为背景,以创新发展为主要视角,深入浅出,寻求新形势下企业在政工管理工作上的创新之路。

新形势;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1 政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政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工管理对于企业文化价值及工作环境的塑造,是企业发展软实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企业的政工管理专注于对企业价值观的准确定位。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认同,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中心文化和主流意识,从更高层面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是在企业员工意识层面的建设,也是对企业所有力量的有效凝聚。

(2)企业的政工管理旨在为企业的发展运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种环境由内而外,渗透在企业管理和运行的各个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外部的约束力量推动着企业在经济增长方面不断向前发展。

2 当前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

2.1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缺失

政工队伍作为企业政工管理的主体力量,需要不断增强其建设,才能够充分发挥在政工管理工作和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我国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政工队伍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政工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从事于政工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③政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且从事政工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很少,很多政工工作是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代为执行。这种岗位设置不健全和专业工作人员的缺失,大大降低了政工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③企业政工管理队伍的基本建设投入较少,包括硬件设施的完善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水平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缺乏对政工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很多基建设施上也不能够保证基本的工作需求,这些队伍建设的缺失需要我们重视。

2.2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缺乏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

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和政工队伍的建设在根本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不仅使得政工工作缺乏前进的动力,更缺乏了背后的支撑和保障。

(1)企业领导层在没有将政工工作置于认识的高度,将企业发展的衡量标准单一地定位为经济效益的增长,这种认识上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政工队伍建设缺乏必要的保障,使得政工管理工作不受重视而缺乏实际执行的效力。政工工作在实际企业发展中,不断让步于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发展速度上得到了保障,却在发展质量上不断走下坡路。

(2)企业的政工工作也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例如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必要的制度建设,在很多企业中仍然存在缺失。政治工作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建设。除了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在政治思想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更新中也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企业在政治思想的学习上没有与时俱进的机制,很多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层面,这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创新,完善政治学习。

(3)企业各部门间的交流和互动机制不健全,各部门的小团体主义使得政治工作难以普及。当然,这种交流互动的缺乏∶①体现了企业人员在思想认识上的落后性,他们将政治工作全部归于政治工作人员,将自身与政治工作完全割裂开来,这种认识是不到位的,也从根本上阻碍了企业各部门间的交流。③企业缺乏具体的交流沟通机制,这使得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指导和有效的组织,这就大大降低了各部么交流沟通的效率。

3 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

3.1从管理理念出发,以创新意识指导政工工作

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企业任何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根本指导方针。面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新需求,我们应该从管理理念入手,走创新之路。管理理念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而是对外学习借鉴和认真分析自身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所以,管理理念的更新∶①要求管理者对本企业的管理需求和工作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抓住企业政工工作的根本需求,从而为管理方向的确定奠定基础。③管理者要有学习和借鉴的精神,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将这些理念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糅合,从中提取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道路,从而建立管理体系,将政工管理工作纳入到兼具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系统中来,将创新意识始终放在政工管理工作中,指导其各个阶段的发展。

3.2创新政工管理工作的内容

3.2.1制度与机制创新

加强制度保障,不断创新制度本身和制度运行的路径。①要加强政工工作的宣传力度,从领导层到具体的工作人员,都要提高对政工工作的认识,将政工工作的思想道路摆正。③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将企业各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企业思想建设和文化发展作为纽带,促进企业内部的文化交流,加强企业凝聚力。③将政工工作纳入到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去,以激励为主,以考核为辅,全面提高员工在政治思想提高和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在企业内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3.2.2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的创新需要在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实现,这是文化养成的必由之路。例如举办多种形式的企业文虎主体展览,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展览能够将企业建设的成就和倡导的文化观念直观地展示在员工面前,这种直接的号召,往往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广大工作人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其次,发挥先进个人和事迹中的榜样作用,激励政工工作人员和全体企业员工都能够深受感染,投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

3.3全面加强政工管理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对政工队伍的建设。而政工队伍的建设也需要坚持创新的根本原则,在手段方法上不断更新,以更加有效的、工作人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队伍建设。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是基本条件。政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政工工作能否紧贴时代主题并有效地将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传播到广大企业员工群体中去。所以,企业首先要重视政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人才引进时将专业素养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并对现职的政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切实提升其专业素养。

政工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需要实现立体化,由管理层建设到普通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升,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到各个层面。坚持集体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保证企业整体思想建设走向的前提下,将政工管理具体责任落实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队伍建设也要讲求方法的创新,调动企业全员上下开展形式丰富的学习和思想建设活动,开设学习周、聘请专家进行讲座、进行实地考察等都是有效的,且深受广大工作人员欢迎的形式。

企业的发展除了凸显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思想建设的完善。政治思想工作和政工管理在任何经济形式中,都是其发展的内部动力,在新形势下,这种软实力的较量更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所以,我们进一步强调在企业管理中加强政工管理,并以创新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推陈出新,在政工管理的内容、模式和具体的工作方式上进行打磨和创新,增添其发展的微观活力。

D64

A

1673-0038(2015)11-0112-02

∶2015-2-22

猜你喜欢
政工队伍管理工作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如何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