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刺绣的现代表情

2015-04-17 19:47晓青
中国服饰 2014年5期
关键词:和服刺绣工艺

晓青

光导纤维、刺绣,一个现代、一个传统,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技术和工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日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2014年国际刺绣艺术设计大展”中,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刺绣在科技等新技术介入下的现代表情。

“这组作品是马来西亚的艺术家先手绘再丝网印刷,然后根据作品的构图局部用针去绣,将线迹当做颜色来用,用针线代替了画笔的概念。”此次展览的负责人清华大学的张宝华教授以展品为例,解释了刺绣工艺与现代时尚结合为观者带来的新启发。

据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刺绣作品。最大的亮点便是所有的展品并不是单纯的刺绣,而是刺绣工艺与光导纤维、激光雕刻、烂花等多种工艺以及流行趋势的全新结合。

“展览作品反映出传统与现代观物取象的不同方式,传统的刺绣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出艺术智慧的精华,表现在现代作品中并不是单一一种工艺的纯粹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刺绣都有着相通之处”,张宝华称。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其无形的精神价值。传统的刺绣纺织工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现代纺织品设计对它的借鉴必然会令作品充满民族气息,如图案、形式、色彩、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等。这些符号与其他一些工艺甚至是最新科技相融合,在相互辉映中营造升华了作品的传统文化底蕴。

由于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都不尽相同,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刺绣的创新角度也有所不同,但其作品一定与本国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体现民族风格为主,立足于民族的传统工艺,把艺术家的思维与文化背景结合到刺绣的纺织品创作之中。

“传统工艺对于设计师、艺术家来说,应用起来其实都会遇到很大的坎儿,如果说用刺绣工艺做传统,很难达到传统本身的高度,如果过于创新走得超前,则往往又会受传统的羁绊,而传统的东西如果不突破,又很难受到市场认可。所以,在种种矛盾下,传统工艺如何与时代性相结合,这特别需要设计师来好好把握”,张宝华称,只有在艺术和设计的介入下,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

费孝通先生也曾说过:“对于传统不仅仅要继承,更要创新。因为传统失去了创新是要僵化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结合过去的、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

民族文化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而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刺绣工艺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需要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

此外,还要领悟传统刺绣工艺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真正将传统刺绣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展讯: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时间:2014/04/12~2014/06/15

地点: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毕加索博物馆首次联袂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菜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作品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了法国16至20世纪艺术思潮的不同侧面。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时间:2014/04/29~2014/07/27

地点: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7世纪,罗马成为意大利艺术的中心。在这一时代诞生和出现的以卡拉瓦乔、卡拉奇、贝尼尼和他们的弟子为代表的写实主义和古典主义,为巴洛克艺术奠定了基础,进而影响了整个17世纪乃至18世纪大半部分的艺术。展览旨在叙述这一段艺术史,通过精心挑选的作品和艺术家,向观众介绍活跃于17世纪罗马的多元化艺术手法,引导观众进入那个辉煌时期。

美,无国界——京都和服展

时间:2014/03/14~2014/05/31

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意大利中心

展览包括须田克泰的书法与和服艺术家南进一郎的精美和服,展示了“男与女:日本美的一个方面”。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它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和服上。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Decorum谜途:时间空间织毯

时间:2014/04/26~2014/07/14

地点:上海黄浦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人类在发明文字之前就开始了编织的实践——结绳记事,诞生了最初的编织技术。观者将与艺术家们一起从生活经验角度,重新发现和探讨装饰、物件、手工艺和现当代艺术的关系。此次将展出6世纪至今的百余件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织毯艺术作品。

织物当然也离不开身体。本次展览中薇薇安韦斯特伍德、马丁·马吉拉、Bless和邱昊5位服装设计师将向我们展现他们对纹样、身体、材料和尺度的理解。

猜你喜欢
和服刺绣工艺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日本文化的象征:和服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和服日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和服是如何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