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5-04-18 02:38谢代彬
海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药制剂肌注回顾性

谢代彬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海南 海口 570203)

37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谢代彬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海南 海口 570203)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372例儿童ADR资料。结果372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发生率最高(38.7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77.96%)为主,以静脉注射为主(69.09%)。结论加强儿童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有利于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儿童;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时产生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对患者的治疗不利。小儿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清除能力弱,在用药上与成人有所不同。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院发生的小儿ADR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小儿ADR患儿3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在我院发生ADR患儿的一般情况、原发病、ADR的药物、发生时间、反应类型及表现、用药途径、ADR的处理及转归。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72例ADR的报告中,男性215例,女性157例,男女之比1.4:1;年龄0~13岁,其中<1岁116例(31.18%),1~3岁144例(38.71%),4~6岁70例(18.82%),7~13岁42例(11.29%)。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评价,肯定122例(32.80%),很可能168例(45.16%),可能82例(22.04%)。

2.2 原发病 372例ADR患儿原发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者265例,占71.24%,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59例,占15.86%;而呼吸系统疾病又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约110例,占29.57%,其次是支气管炎87例,占23.39%和肺炎66例,占17.74%。这些数据均与儿科疾病中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为多发病和常见发病情况相符合。

2.3 ADR涉及的药物和种 在引起ADR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较常见,有179例,占48.11%,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有123例,占33.06%,仅次于抗微生物药,见表1。

表1 ADR涉及的药物和种类

2.4 发生时间 ADR发生时间情况如下:≤24 h 215例(57.80%),≤48 h 103例(27.69%),≥72 h 54例(14.52%)。

2.5 用药途径 口服药物47例(12.63%),肌注68例(18.28%),静注257例(69.09%)。

2.6 ADR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372例ADR中较严重的ADR有83例,包括严重呼吸系统损害11例,过敏性休克2例,心血管系统损害5例,五官损害15例,见表2。

2.7 ADR处理方法及转归 372例患儿发生ADR后,立即给予停用药物、病情严重的给予静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10 mg/kg·次或地塞米松磷酸钠0.3~0.5 mg/kg·次,必要时给予肌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0.5 mg/kg·次,吸氧、镇静观察。过敏性休克的患儿则给予肌注1:10 000的肾上腺素0.01 mg/kg·次及输液扩容治疗。183例一般性患儿则给予肌注或口服抗过敏药,106例患儿未给予治疗,但停药后ADR症状自行消失。

表2 ADR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3 讨论

经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发生ADR的患儿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发生率符合儿科疾病的发病特点,在发生的年龄中,以1~3岁占多数,这与我院就诊的患儿年龄组成及该年龄段的疾病高发性有关,同时也说明婴幼儿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脏腑稚嫩,肝肾功能代谢低下,对药物的处置与青少年及成人较大的差异,易发生ADR。

在引起ADR的药物中,以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较常见,发生率为48.11%,与文献报道有所不同[1],考虑可能与我院对小儿抗微生物药的严格控制使用、医疗机构临床用药习惯及给药途径不同有关。由于儿童自身的一些生理特点,某些药物如喹诺西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在儿科用药方面的限制,使得β-内酰胺类抗菌药成为儿科主要的抗感染药,因而发生ADR的率相应增多,成为小儿发生ADR的主要药物。

目前,由于中药制剂在儿科广泛的临床应用,其ADR的报道也日益增多[2-3],由于我院对儿科抗微生物药的限制使用,中药制剂较以往有增多的趋势,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多。而其引起的ADR的原因较复杂,主要与中药材原料品种、产地、成分本身的复杂性、中药制剂组成、剂量的特殊性及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有关。本组资料表明,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有123例,占33.06%,仅次于抗微生物药,其引起的ADR的类型和损害又是多方面的。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中药制剂前,须仔细了解中药制剂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等,尤其是过敏体质的患儿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更需慎重。

在统计分析372例ADR的反应类型中,以皮肤损害占多数,有290例,占78%,经积极给予抗组胺药治疗后,患儿皮疹能很快消退;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儿中,主要是由中药针剂热毒宁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引起,经临床医师给予吸氧、镇静、抗休克、抗过敏等治疗后,患儿很快恢复。发生ADR的患儿,通过静脉注射的有257例,占69.09%,与文献报道一致[4]。在静脉注射引起的ADR往往发生迅速、且病情急、反应重、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导致严重后果。临床医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在儿科输液时应安排专职护士巡视输液患儿,以便及时发现发生ADR的患儿,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较成人易发生ADR,往往导致医患纠纷。因此,临床儿科医师应对儿科的ADR的发生应有足够的重视,遵循儿科疾病的诊疗常规,根据医学需要给予用药治疗,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在用药的选择上应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发生ADR概率小的药品,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滴,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郭鹏飞,赵 平.1019例门诊静脉输液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2012,18(1):31-33.

[2]张惠霞,陈建玉,宋 城.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32.

[3]余 佳,李应霞,黎莉华.我院4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7):48-50.

[4]沈 洁,王 松,刘 雪.大连市儿童医院351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0):36-38.

R985

C

1003—6350(2015)15—231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5.0836

2015-01-06)

谢代彬。E-mail:kp8408@qq.com

猜你喜欢
药制剂肌注回顾性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