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技校德育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5-04-27 18:03韩杰博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德育课技校考核

韩杰博

(慈溪市技工学校[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浙江 慈溪315300)

一、技校德育课现状分析

德育课作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德育课处境相当尴尬:口头重要,实际不重视;重视专业技能,忽略道德素质;可有可无。由于对德育课的偏见,长期以来往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就简单化、随意化。课程地位的实际弱化,评价上以考试分数为主,忽略学生实际行为表现,使得德育课的成效甚微,学生的言行严重不统一。

二、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一)本质依据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这么一句:“人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不但是自由的,同时也是全面发展的。作为社会主义的先导,他已经给我们引申出评价一个人需要全面,不可以单从一个方面去看。21世纪的德育考评一定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以一种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二)学生特点

“一重点,二普高,不三不四上技校”。这句社会话语深刻揭露出技校学生的地位。今年对新生的作了一个了解,可以说学生状况是参差不齐:成绩基本上200左右,最高378,最低甚至没有,小部分行为严重偏差,家庭贫富状况悬殊,可以说是个特殊“弱势群体”。针对学生的特殊性,必须构建一种适合他们的考评方式,让他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利于他们更好的成长。

(三)时代要求

21世纪的职业教育,并非狭隘的一技之长教育,而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以适应人终身发展的需求,使技校生不断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和谐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兴衰会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从市场需求出发去发展和培养,要让学生素质紧跟市场的需求。

三、多位一体、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面对德育课地位流失、效果不明,必须要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正如《学会生存》的作者所说:“呆板的、形式主义的和丧失个性的考试制度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造成了损害”。我们不是不要考试、取消考试,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关键是“如何考试”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客观、公正的德育考评体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常规考核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内容:作业、上课积极性、期末考查,占总考核的20%。

1.平时的作业。这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直接反映。一个学期8次左右,作业尽量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容易掌握的,形式突出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作业。而且作业要实行等级制,每次分5档,最高5分,最低1分,当然如果作业没有交的,那么相应地就没有这个分数了。

2.上课积极性。主要是指学习主动性、学习状态、组织纪律,这也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反映。主要看一下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表现,每堂课要有相应的记录,对于积极的、一般的、较差的分别存档,期末加以统计,从而突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差异性。

3.期末考查。这个可以说是知识考核里最能考察学生日常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主要考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同时选择一些比较灵活的、比较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题目,突出基础性、综合性、自由性,以便让学生能不用拘泥于课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活跃思维。

以上三项内容总分为100,其中平时40,上课积极性20,期末考查40,知识考核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折合为这部分的分数。

(二)能力考核

技校生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其他的潜力是很大的,特长也是很多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实践活动应该是德育课考评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知行”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一项考核占到总考核的40%。

根据我们技工学校的具体特点,应该让学生走进社会,增长见识,积累社会经验,同时切身感受社会,走向成熟。以下两种考核方式,对于我们的德育课考核评价来说非常具有价值和效果。

1.小型的社会调查。针对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子,提前去感受一下社会的现实和残酷。如在繁华的大城市中,为什么还会有如此之多的乞讨人员呢?他们为什么会走上这个道路呢?他们的心理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对于以后的人生又有什么打算呢?……这一系列的问号的解决,对于我们的学生将会是多大的帮助啊!

2.访问与访谈。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节日,赋予它更切合实际的教育实效。有一个很生动的事例:清明前夕,为配合进行传统教育,一位老师提倡住宿学生利用周末回家采写革命英烈传记,历时一月,共得32篇烈士传记、17篇祭奠烈士的诗文,清明前夕利用这些材料召开班会,使师生受到深刻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写的是本村的甚至是自己的叔伯亲人,感情真挚,有的可写,而且这项活动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几乎在每个学生背后都站着不少的人他家的人,他家族的人,他们村的人,大家都给他鼓劲儿,支持他写好,希望他写好,孩子也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故而责任心很强,惟恐写不好给英烈、给家庭、给家族、给本村人脸上抹黑,所以用心备至,结果出人意料。这种形式的考核其实无形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生活,真正懂事,而不再永远停留在理论之中,而不知道现象背后的本质,也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生。

(三)德行考核

这些就是学生在品德和行为上的表现,占到30%。

1.出勤。主要有以下内容:迟到、早退、旷课、事假、病假等,其中除去事假和病假相应扣0.5分/次,对于旷课、迟到、早退,如果满3次则取消出勤分,作无出勤分(5分)处理。

2.违纪情况。这个主要为了让我们的同学有更好的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在学校期间违反各项规章制度的言行,任何一个级别的处分,都应对此作出相应的直接扣分处理:点名批评(3分)、警告(5分)、严重警告(7分)、留校察看(9分),以此来时刻监督和促使更多的同学能自尊自爱,同时也可以避免单看卷面好学生、实际不是的局面,更加客观和真实。

3.操行分。这可以说每一个学校比不可少的东西,对于操行分的考核主要依据期末的统计情况,以A、B、C、D、E五个等级来分别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以5—10分计。

(四)综合评价

考核采用自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测评的综合手段,这部分占到总考核的10%。学生根据自身一个学期的综合表现,加以反思,客观分析自我,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占20%,在此基础上,加上班主任打出的学期考评分(50%)及任课教师的反馈(30%),三者结合起来,构成该生本学期的综合评价分。

通过以上四个考核内容的综合,可以得出该生的德育课成绩,应该说通过量化的数据,可以比较实际地对学生作出公平、公正、精确的考核评价,真正做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技校学校面临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用人单位的质量检验,学生家长的理性选择,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的德育课更加需要通过考评改革走向健康发展之路,让学生满意、让学校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彭崇桓.浅谈职业学校德育课与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2]刘德恩.日本人的职业精神从哪里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3]杨晓敏.如何上好职业道德养成这一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猜你喜欢
德育课技校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家庭年终考核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