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经营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5-04-29 00:02薛飏刘媛冯雷
人文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托业影响因素

薛飏 刘媛 冯雷

内容提要 本文以信托业结构性经营效率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对2007-2011年间40家代表性信托公司样本进行基于CCR-BCC混合数据包络法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我国信托行业总体处于低效运营水平,规模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而纯技术效率不断提升;不良资产率、人力资本水平、公司规模、费用管理水平、股东背景对信托公司经营效率有显著的影响;认为推进信托业市场化改革、加强信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与企业管理技能创新、引导信托企业合理有序规模扩张是提升我国信托业经营效率和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信托业 效率测度 影响因素 CCR-BCC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2-0051-07

尽管信托业资产规模近几年取得较快增长,但信托业整体利润水平并没有随信托资产规模扩张获得相应的快速增长。2013年度,信托业全行业实现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2.25%,同比增加0.53个百分点,同期行业利润率增速不及行业规模增速的80%。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2014)》,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第7页。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信托业的经营效率,分析我国信托公司目前的经营效率水平,并且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阻碍行业效率提高的因素,找出提高我国信托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途径。

一、研究回顾

近年国内外信托业及相关行业效率的研究卷帙浩繁,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关于信托业发展的定性讨论,如Gary等从法律安排、受托责任、基金设立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信托行业治理结构的发展对策;Gary Watt, Todd & Watts Cases and Materials on Equity and Trus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K., 2007.廖强在从金融机构的特许权价值及其对股东、管理层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角度,讨论了我国信托业风险监管制度的不足;廖强:《制度错位与重建:对我国信托业问题的思考》,《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王怀书等探讨了信托经营中的权利分割思想及相关机制,就信托委托代理结构提出了对策。王怀书、丁加华:《信托中的权利分割思想及其应用比较》,《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二是关于行业效率测度方法及具体测算的研究,Niels等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1991-2000年间拉丁美洲和亚洲4000家银行效率变化,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银行效率提高的主因是金融自由化;Niels Hermes and Vu Thi Hong Nhu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on Bank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 and Asia,” Applied Economics, vol.10, 2010, pp.234~278.Sail等测算对比了2006年伊斯兰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后指出,政府可通过在金融危机到来前干预以缓解市场压力;Said Ali, Comparing the Change in Efficiency of the Western and Islamic Banking System, Walden University, 2011.国内张立新利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并对比分析了2008和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行业效率,并提出了提升效率的对策建议。张立新:《基于DEA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三是聚焦于信托行业经营效率测算及改进的研究,Ralph等经过信托行业治理结构分析,认为可通过改进委托代理关系、降低道德风险是提高信托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⑤Ralph C. and Connel F., “Trust and Efficiency,”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26, 2002,pp.1785~1809.国内罗巧利等运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分析我国20家信托公司2004-2008年的经营效率后认为,信托公司效率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罗巧利、蒲勇健:《中国金融信托业经营效率评价——基于20家信托公司2004-2008年的经验数据》,《技术经济》2010年第12期。

本文在结构性效率框架下运用CCR-BCC混合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信托行业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全面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具体边际贡献体现在:第一,将信托业经营效率内涵,按效率提升渠道构成拓展细化为包含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结构性效率,进一步厘清了信托业经营效率的内在结构;第二,针对结构性效率分析要求,引入CCR-BCC混合数据包络测算方法,对样本公司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进行了全面测度和因素分析,针对性提出了优化我国信托业经营效率的结构性对策。

二、结构性经营效率分析框架及其测度方法

1.结构性经营效率分析框架

Ralph等依据企业生产效率定义,将信托企业有效运营的状态描述为 “在既定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下使生产要素投入最小,或者是在既定的生产要素投入下使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达到最大”,也即将信托企业经营效率笼统地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企业技术效率。⑤

2.结构性经营效率的测度方法

当前信托效率研究较多集中在对综合技术效率的测度分析上,很大程度忽视了对其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等内在构成部分的研究,而基于CCR-BCC混合模型的新型数据包络测算方法能够有效填补这种缺陷。具体的CCR模型构造如下:假设信托企业规模收益不变,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决策单元DMU形成一个样本集,对于每一个决策单元都存在有m种“投入”,以及r种“产出”。令DMUj代表第j个生产决策单元(1jn),xij代表第j个DMU第i种投入的数量,且xij>0;yrj代表第j个DMU第r种输出的数量,且yrj>0;vi代表对第i种投入变量所赋予的权重系数;ur代表对第r种输出变量所赋予的权重系数;有i=1,2,…,m;r=1,2,…,s;j=1,2,…,n;xij及yrj为可以获得的具体数值;vi及ur权数,v=(v1,v2,…,vm)T,u=(u1,u2,…,us),为方便起见,记Xj=(x1j,x2j,…,xmj)T,YJ=(y1j,y2j,…,yrj)T。DMUj的效率评价指数为:

hj=uTYjvTXj,j=1,2,…,n(1)

对一个DMU0进行效率测算,必然能够取适当的权重系数u0、v0,使得在所有DMU的效率都在0~1之间的前提下,h0达到最大值,可以建立模型如下:

maxh0(u,v)=uTY0vTX0

s.t.hj=uTYjvTXj1,j=1,2,…,n;(2)

且u>0,v>0

通过对偶规划导出其包络形式如下:

s.t.njλjXj+s+=θX0

njλjYj-s-=Y0

λj0,s+0,s-0,j=1,2,…,n(3)

在原来生产条件中加入nj=1λj=1约束条件,将可变规模报酬的线性规划问题修改成适合可变规模报酬假设的问题,即为BCC模型:

Min[δ-ε(eTms-+eTms+)]

s.t.njλjXj+s+=θX0

njλjYj-s-=Y0

njλj=1

λj0,s+0,s-0,j=1,2,…,n(4)

在这个模型中,目标值θ表示的是DMU0需要将投入降低的比例大小。此时,根据θ的值来判定DMU0是否在CCR模型下有效。

由于运用CCR-BCC混合数据包络法测算出来信托效率值均处在[0,1]区间内,从数据统计特征上看具有被切割或截断的特点,此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存在有偏且不一致问题,为了避免这种估计偏误,通常采用受限因变量模型,也就是 Tobit 模型来进行估计,因此本文对所测算出的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基于Tobit模型展开。

三、经验研究

1. 样本选取与变量设定

本文选择2007-2011年间我国信托业40家公司为样本,运用CCR-BCC混合数据包络法进行效率分析。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家信托公司年报中的财务报表及附注,同时也参考了中国信托网相关数据资料。在具体效率测算中,本文沿用Capozza等的“相对效率”法,即首先在众多信托公司中找出表现最好的公司,将其效率水平设为“1”,以它为标准将其他公司与其做比较,任何一家信托公司与作为标准的公司效率的接近程度就代表该公司的效率水平。Capozza and Seguin, “Debt, Agency and Management Contracts in REITS: The External Advisor Puzzl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l.3, 2000, pp.91~116.

2. 效率具体测度

本文使用DEAP2.1软件工具具体实现效率测度。测度所得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与规模效率(SE)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在目前技术水平下,我国大多数信托公司都没有位于效率最优的生产边界面上,即没有达到有效生产状态;这与我国信托业正处在急速发展期是相吻合的,信托业在重新发放牌照后,市场迅速扩容,企业粗放经营,而相应的市场机制仍处在不断发育和完善之中,信托业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匹配仍处在不断磨合匹配的过程中,信托业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持续进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各家信托企业内部治理与市场化运营水平都有待提升,导致信托企业管理运营尚未达到有效的生产技术结构和有效规模水平,因而整体行业效率无法达到生产边界水平。在2007-2011年间,大多数样本公司综合技术效率逐年波动不够稳定,未出现比较一致的变动趋势。这与我国信托企业地域分布广泛、股权结构多样、发展禀赋层次不齐以及行业模式创新与技术进步持续推进密切相关。进一步考察各控股类型信托公司平均技术效率,可以发现无论是地方性国企或政府控股还是金融集团控股公司,其平均技术效率均不高,各控股类型信托公司间差异并不十分大。这显示在目前粗放发展阶段我国信托企业普遍未达有效运营水平的条件下,限于整体行业市场化水平不高和要素配置机制不畅的大环境制约,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信托公司不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水平对经营效率的差异影响作用有限。

表1结果显示,样本信托公司的规模效率总体较高,在2007-2011年这一时间段内,样本中共有25家信托公司曾达到过规模有效,其中江苏信托一家公司连续五年保持规模有效,重庆信托、国民信托、华润信托曾四年达到规模有效,其他公司都仅仅是短暂的规模有效。这与我国信托公司普遍处在规模扩张发展阶段、主要依托规模效应进行市场拓展和实现盈利的发展特点高度吻合。江苏、重庆等信托业规模扩张较快地区的区域性信托公司和华润、国民等具有强大国资背景的全国性信托公司,凭借依托的巨大市场容量,为各自扩大经营规模、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样本信托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07-2011年间,40个样本公司中共有34个曾达到过纯技术有效。其中重庆信托、国联信托和江苏信托三家公司在五年期间一直保持纯技术效率为1,五家公司四年达到纯技术效率为1,多家公司三年纯技术效率为1。纯技术效率的提升,说明我国信托企业、特别是重庆、江苏等金融发达地区信托企业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对新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业务手段及其他技术革新的采用及时有力,能够迅速将新的信托业商业技术与生产手段转化为公司的现实竞争力,这也体现出追赶型后发金融产业学习能力强、学习效应明显的技术特征。

3.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对信托业经营特征及其效率影响的理论判断,以综合技术效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区域特征、所有权特征、人力资本水平、费用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水平、创新水平以及公司规模等为解释变量,具体进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obit模型展开,以有效规避普通最小二乘法在相对效率影响分析中存在的有偏不一致性。其中,各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依次为:人力资本水平(rl):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员工总人数;费用管理水平(fy):营业支出/总收入;风险管理水平(bl):不良资产率;公司规模:固有资本;区域特征:公司注册地为发达地区则该变量取“1”,否则取“0”;所有权特征:有政府背景则该变量取“1”,否则取“0”。

经相关性检验,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运用eviews6.0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2所示。

由表2可见,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即不良资产率与其经营效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P值为00387(取显著水平为5%)。这说明信托公司的不良资产率对其效率的提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不良资产率是表征信托公司资金投向与项目要素间不匹配程度的重要指标,信托公司各生产要素市场匹配机制不完善、公司内部风险管控水平低下、业务操作流程设计失误等生产技术障碍,引发信托公司生产结构处于低效运行的技术状态,从而拉低信托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率。因此,打通信托业要素流动机制、优化信托业市场环境、加强信托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规范信托业务操作流程等,有助于优化信托业生产结构和提升经营效率。

信托公司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其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值为0.0000(取显著水平为1%),其系数为06289,表示每当人力资本水平变动1个百分点,将会引起信托公司经营效率变动达0.6289个百分点。人力资本是信托公司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预示着企业员工管理与业务技术水平的提升,能极大提升企业的劳动力要素质量和单位劳动产出,从而拓展企业的生产边界,推动企业经营效率提升空间的扩大。因此,通过提升信托管理与业务人才能力,加大人才吸收与培养力度,能有效促进信托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

信托公司的规模大小与其经营效率成正相关关系,其系数的P值为00002,具有显著性(取显著水平为1%)。我国信托业整体处在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期,规模效应不断释放是当前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源泉,这个经验结果一定程度佐证了这种论断。资产规模大的信托公司,有相对充分的条件实现内部业务的专业化分工,从而优化企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间的供求匹配。同时,规模大、资金充足率高的信托公司,一方面在固定成本分散和资金投向空间上具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对信托产品需求方具有更强的交叉规模效应,能吸附优势市场资源向自身集聚,实现规模扩张。因此扩大其资产规模,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经营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信托公司的费用管理水平与其效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费用管理水平的系数为-0.5086,P值为00001。信托公司交易费用高低及其管理水平,是信托公司交易机制完善程度及其内部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水平的重要价格表征指标。管理运营体制僵化、区域垄断严重、交易环节繁琐的信托公司,其生产结构必然是低端无效的,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匹配,只能通过虚高管理费用和机械管理手段来维系基本运营。因此,围绕费用管理设计合理的信托公司市场化定价机制,是提升信托公司经营效率的另一途径。

区域特征的系数为0.0744,其P值为0.1532,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区域特征对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与效率测度分析中显示的效率区域差异结果不尽相同,可能是由于本文区域特征的指标由注册地虚拟变量构成,而现实中信托公司在区域市场的分布往往与注册地是有出入的,大型信托公司的注册地虽然均在北上广深等金融发达地区,但其业务范围往往覆盖全国,而主要区域性信托公司,其注册地也多与其重点市场布局有所出入,而信托公司主要业务市场分布在现阶段又难以指标合理量化,因而综合效率测度与因素分析,可以认为基于市场分布而非注册地产业的区域特征仍然对信托公司经营效率有重要影响。金融市场发达地区和金融创新活跃区域,无疑在信托要素配置机制与企业管理水平、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相对欠发达地区具有优势,因而其生产结构更灵活有效;同时发达地区金融市场中信托公司模式创新能力、管理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的优势,也使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利于市场拓展和释放规模效应。

表2中,所有权特征的系数为0.175,P值为0.0025,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信托公司的股东背景与其经营效率是正相关关系,体现了在信托公司发展中,政府背景这一条件对信托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这一结果与我国处在信托市场化发展阶段是相吻合的。我国信托市场目前整体上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拥有政府主导的国资背景信托企业先天地在资金、项目、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更适于粗放型规模扩张,因而在规模效率表现上要优于相对较小的民营信托公司。但这种外在的资源优势,并不能作为健全发达市场中信托公司优化生产结构的持续动力,相反垄断性的资源优势往往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完善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会阻碍信托公司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创新进步,从而影响信托公司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因此,信托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不能过度依赖政府支持,应在发挥规模效应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培植信托公司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质量和优化市场机制、企业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能力等内生性效率提升动力上。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信托业40家样本公司进行基于CCR-BCC混合数据包络法的全面效率测算及Tobit影响因素分析可见,目前我国信托行业总体上规模效率水平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纯技术效率表现较好,综合技术效率则在各公司间差异较大,效率水平参差不齐,鉴于以上我国信托业样本公司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表现特征,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信托业发展进行结构性引导。

第一,推进信托业市场化改革,健全信托业要素配置市场机制。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是信托业经营发展趋向生产边界实现纯技术效率的前提。同时市场化的要素流动,能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实现对要素集聚,进而促进优质信托企业的规模扩张,促进信托业规模效应的健康释放。

第二,推进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管理技术创新,扩展信托企业有效生产边界。信托企业提升经营效率的基础是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和管理技术的持续创新。因此,首先应推进信托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信托公司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摆脱政府依赖型管理运营模式;其次应强化信托公司业务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持手段,大力开拓PPP信托、互联网金融信托、银信企供应链金融等新的业务领域,全面推进信托公司经营互联网化,为信托公司效率提升开辟足够的生产边界;最后应健全信托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规范信托公司风险准备、风险担保、资金托管、风险缓释、风险处理操作流程,不断优化信托公司费用定价与交易管理机制。

第三,推进信托企业规模合理扩张,促进信托企业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发挥规模效应、实现规模效率是信托业发展壮大的方向。推进信托企业规模合理扩张,应重点把握几点:首先认真研究企业自身生产运营规律,在生产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推进规模扩张,一旦规模效应充分释放后,应将重点回归到以管理与技术创新为主的内涵式效率提升路径上;其次结合企业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分布特征,制定合理有序的企业规模扩张策略,切忌不顾企业实际盲目进行规模无效率扩张;最后针对当前我国信托企业大多处在粗放扩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托企业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基于要素质量优化的内涵创新,促进信托企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型。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

猜你喜欢
信托业影响因素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信托业与银行业资本配置效率比较
信托业协会:应逐步解除刚兑魔咒
关注我国信托金融
信托业:最后一次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