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脑巧口辩天下

2015-05-04 19:38
当代工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口才英国首相卡梅伦

诗曰:

竞选路长事难期,内政外交尽新题。

自荐之士多才俊,一朝雄辩天下知。

俗话说,无演讲,不政治。每到欧美大选的时候,网民们最兴奋的一件事,就是翻墙看竞选人的辩论赛。这些竞选人在辩论赛上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他们的演讲有一些成为传世之作,还有一些被“演讲与口才”之类的培训拿来作现成的教材。

在欣赏之余,人们会想,人家的口才那么好,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咱普通人有没有可能也练一副好嘴功?

一口好舌抵千军

国际交往多是非。怎样解释自己坚持的政策和原则,怎样化解外交中的尴尬,怎样避免矛盾冲突和升级,这实在是一门艺术。靠一本正经的书本解释,靠国与国之间的硬碰硬肯定是下策,有时候,一副好口才就可以抵过千军万马。

英国首相卡梅伦几年前到北京大学进行过一次演讲,靠口才魅力彻底征服了中国学子。

记得他解释英国的民主制度时这样说:“我虽然是首相,但可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我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我每个月收入多少,每个子儿都要公开,要不然老百姓不干。每半个月我都要去下议院接受一次质询,回来满脸都是口水。”他还说到英国的媒体,“如果我去老百姓家,抱着老百姓哭,报纸的标题可能就是‘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还有可能是‘首相与私生子相认……”

卡梅伦这一通非常家常的自我解嘲让人印象深刻。虽然他一句话也不扯什么“民主”,什么“政治”,对于媒体,也没有一句谩骂,但没有什么比他这一番话更能让人理解什么叫民主制度,也没有什么比他那几句解嘲更让人理解英国媒体。难怪北大学生评论说,“英国首相口才一流,魅力四射”。

美国总统奥巴马算是口才好的,在口舌之争中,他一向很少吃亏。但在卡梅伦面前,他却很少占得便宜。2012年,卡梅伦访问白宫,两人聊得很高兴。人一高兴,就容易满嘴跑舌头,奥巴马也不例外。他聊着聊着,不知怎么着,就聊到了200年前的事儿。

奥巴马说,200年前,你们英国人就来过这儿,当时的举动可不怎么样,一把火就把白宫给点了。

奥巴马指的是1814年英国人向华盛顿发动过一次进攻。那是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英国想夺回美国这个殖民地,向华盛顿发动进攻,并烧毁了白宫和国会大厦。后被阻于巴尔的摩,当年12月,英美签署条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奥巴马旧事重提,可能是想说,你们英国人欠着我们的债呢。

遇到这种事,作为一国首相,卡梅伦不可能不感到尴尬。这事儿如果处理不好,两国关系可就麻烦了。你拿历史问题找我说事儿,我来个死不承认,两国关系僵在那里,世世代代可能会结下仇怨。但卡梅伦那口才可不是留着吃干饭的。你猜他怎么接这话茬儿?

他说,“200年前,先人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有些尴尬。不过,今天我看你们对白宫的保卫工作好了一些,如今你们显然不敢再对英国人掉以轻心。”

听听,这就是首相的水平。一方面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也给了美国人台阶。话外音说,你还别拿祖宗的事儿说我,我大英帝国也不是随便让你拿来调侃的。表面上却嘻嘻哈哈,让接下来的正式会谈气氛反倒轻松了起来。

总统不愧是总统

欧美的总统或首相之所以都有好口才,是因为他们都是经过一轮一轮竞选走上这个职位的。竞选必须有多场演讲,如果竞选演讲搞砸了,你当总统或首相的希望也就落空了。

美国总统肯尼迪是公认的好口才。直到今天,肯尼迪那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还掷地有声。他竞选总统时正是冷战高峰,对手又是非常强劲的后来的总统尼克松。在当时缺少热情的美国,肯尼迪这句话为他赢得不少人心,为胜选奠定了基础。现在,竞选人辩论赛成为美国大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选投票日之前,一般两个总统候选人要经历3场辩论,副总统候选人也要进行辩论。

最近一场美国大选,奥巴马和共和党首脑罗姆尼的辩论也非常精彩,二人每次辩论赛后,排名都有变化,吊足了全球观众的胃口。奥巴马在演讲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如虹,而罗姆尼则直指问题,非常犀利。二人的辩论让全球观看直播的观众都直呼过瘾。

除了政坛上的纵横捭阖,好口才也使这些首脑的私人生活处处透着机智和幽默。

人们都记得里根,当年那位风度翩翩的美国总统曾经当过好莱坞演员,演技自不必说,口才也相当了得。所以,他的演讲,每次都被人们的掌声打断。

有一次,他在白宫钢琴演奏会后讲话,当时,他的夫人南希不知怎么的,连人带椅子跌倒在台阶下,全场宾客大惊。这时候,只见总统夫人不慌不忙,利索地爬起来回到原位,微笑面对人群,全场掌声雷动。

正在演讲的里根见此场面吓了一跳。不过,他毕竟久经沙场,看到夫人回到原位,马上跟了一句:“亲爱的,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只有我的讲话没有赢得掌声时,你才可以表演你的节目。”

如果你在场,听到这种俏皮话,能不给掌声吗?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竞选首相时,曾经在英格兰南部一所大学拉选票,演讲结束刚要离开,突然台下飞来一枚鸡蛋,鸡蛋不偏不倚,正砸中卡梅伦肩膀。台下的人们瞬时惊呆。

这时候,却见卡梅伦不慌不忙回到麦克风前,幽默地说道:“好兆头啊。这是竞选第一蛋!”接着他说,“今天的活动,出现的鸡呀蛋呀的,终于让我搞明白了一个‘千古难题: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鸡生蛋在先,而不是蛋生鸡。哈哈。”

全场爆笑欢呼。人们这才想起,在卡梅伦演讲前,有一个记者扮成公鸡出现在现场。这位记者是什么意思人们不怎么清楚,却为后面袭击卡梅伦的鸡蛋提供了一个好配料。

总统不愧是总统,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智慧和口才,也成不了一国之主。

铁齿铜牙几日功

长一口铁齿铜牙,在公众场合口若悬河,在外交场上舌辩群儒,是总统的必备功课。但修好这门课,可不是一日之功。

世界上著名的领导人丘吉尔不但是军事家,思想家,也是演说家。但人们却不知道,就是这位演说家,小时候曾经是个小结巴。为了改掉口吃的毛病,丘吉尔没少费工夫。他每天对着镜子,硬是从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练成了铁齿铜牙。

撒切尔夫人的演讲口才也非常好,人们问她练好口才的秘诀,她说,就是不间断地积累。但熟悉她的人说,为了练好口才,她专门请过语音教师。

其实,撒切尔夫人这招并不稀奇,所有的领导人都经过口才训练。从打算从政那一天起,他们就从未停止过练习。

这里要说说俄罗斯总统普京。都说普京口才好,却不知道普京所做的努力。据说普京有一个原则:不动口不读书。遇到好的句子,他会反复念诵,直至熟稔。他博览群书,而且擅长朗诵,经过大量阅读与朗诵,普京的口才很快超越其他人,出口成章,而且名句随手拈来,让人叹服。

再说卡梅伦。卡梅伦的“秘密武器”是他的妻子。卡梅伦的妻子萨曼莎是《英国精品》的创意总监,学识渊博,她为卡梅伦精心打造了一套演讲策略,即先从个人讲起,再讲到社区,最后讲到国家。人们很少看到卡梅伦准备演讲纸条,他基本不靠提示,尽量靠记忆力,靠临场发挥,当然,他每次上场前都要安静很长时间,放空自己,以使自己能在台上冷静面对各种情况。

当然,每一个首脑身后都有一个专业团队,负责为他们打造演讲框架,填补主题内容,如果没有这些团队,即使这些领导人口才再好,也应付不了那么多千变万化的局势。了解美国政治的人,都知道“西翼写手”和“白宫幽灵”这样的词儿。这些人就是专门为白宫写作的专业撰稿人。 西翼是白宫写作班子的办公地点,而“白宫幽灵”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副主编罗伯特·施莱辛格的一本书的名字,其中写的就是专门为总统撰稿的人的生活,意思是这些人从来都在幕后工作,但写作出来的东西却流芳百世。西翼写手曾经为美国总统效力,离职后生意做到了国外,英国首相布朗就曾经是他们的重要客户。

布朗有一年访问美国,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演讲中曾经获得了全场19次站立鼓掌,人们非常纳闷,平常不怎么会说话的英国首相这次怎么变得伶牙俐齿了?一调查才发现,原来白宫的“西翼写手”专门为他服务,这些人熟悉美国各种政策,熟悉所有美国政客,为英国首相在美国演讲写个稿件正是他们的特长。

至于奥巴马,也有人专门为他写作讲稿。有两个专门为奥巴马写稿的年轻人,一个叫费夫洛,一个叫罗兹。这两个人都在30岁左右,但地位显赫。他们不仅是奥巴马最信任的可以授权阐释自己想法的人,而且对奥巴马的语言和外交理念非常熟悉,他们打造的讲稿非常符合奥巴马的个人语言特点。有人说,他们两个就像是奥巴马的影子。有这样两个年轻人做帮手,奥巴马的演讲当然充满激情。这正是:

治国经纶需告白,捉刀健笔逞高才。

白宫幽灵亦何幸,与君同上黄金台。

猜你喜欢
口才英国首相卡梅伦
哲理漫画
轻松一刻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英国首相访华
英国首相宣布提前举行大选 英镑走强
成长日记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