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视角的国防工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5-05-05 12:18马征颜南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swot分析法产业发展

马征 颜南

摘 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国防工业产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到国防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国防工业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了解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最后汇总得到的基本情况,结合SWOT分析法,对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SWOT分析法;国防工业;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0053-03

前言

国防工业产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是我国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换代升级方面有着特殊的战略地位。由于我国历史和政治原因,我国的国防工业产业体系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发挥出其推动地区经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功能,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国防工业企业开始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虽然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封闭产业模式,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拟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我国国防工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管理学中常见的静态分析方法,特别是在战略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SWOT分析法是根据自身的内在条件并结合环境带来的外部因素影响,综合评估和分析四个方面包括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国防工业着手,通过对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的详细了解,找出我国国防工业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通过优化战略选择,提高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分析)

1.国家重视程度高,国防开支逐年加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确保能够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防事业高度重视,近几年更是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国防工业产业投入增加,中国在军事方面的开支预算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2012年中国军事预算的增长额达到7.8%,在数额上的增加幅度达到了115亿美元。

2.国防工业的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关联性高

我国国防工业经过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一套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套包括兵器、船舶、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工业在内的完整的国防工业产业体系。整个国防产业内部在管理方面有一整套完整的高质量、高可靠性、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在生产方面,国防工业产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较高的保障,熟练技术工人的比重在所有国防工业产业工人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0%;在科研方面,国防科研开发单位有着完整的科研开发体系,与全国一些高等院校展开合作,构建了一批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实验室。这表明我国的国防工业产业体系完整、管理方式先进、技术水平较高,内部的产业关联体系已经形成。

3.国防人才储备充足、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的国防人才自建国以来依靠军事院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为我国国防事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精英。近几年,我国国防人才培养体系稍有变化,即重视专业军事院校的系统培养同时,也强调与优秀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截至2012年,我国现有专业军事类院校20余所,开设有军事类专业的院校150余所,并依托“国防生”和“大学生入伍”计划使我国国防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正慢慢成为国防工业产业的核心力量。

4.国防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紧密,共赢局面形成

国防工业对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推进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使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形成了互通、互补、互动和共赢的现象。此外,地方政府也提供相关优惠政策来帮助国防工业产业迅速发展,并完善周边环境和建设综合配套设施。这些地方上的政策也会加速国防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国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更会加深国防工业与地区经济的联系程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形成共赢效应。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分析)

1.国防工业产业处于封闭状态,产业内部缺乏竞争、监督机制

我国国防工业产业虽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链条,但国防工业项目的申请、产品的生产仍由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与安排,摆脱不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在国防产品生产方面,基本模式是由固定的几家军工产品的生产厂商利用现有的生产线生产用了几十年的老产品卖给军方采购部门,这种形势固然有它特有的好处,但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其生产效率和科技创新速度必然居于末端。在国防工业科研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整个行业内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对于能否争取到科研项目花费了大量精力,项目一旦到手,投入的精力反而大大减少,项目结束时反而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成果。

2.国防工业产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弱

近些年,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国防工业产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强弱决定着国防工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国在整体科技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在航空航天等一些领域领先世界,但在一些基础行业上我们的核心技术上我国模仿和进口外国技术严重,许多技术难点还没有攻破,形成技术障碍制约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核心技术单纯的依靠买入而没有掌握,会引发很大的风险和问题,如被广泛使用的微软公司研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在战时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泄密和漏洞。

3.国防产品买方单一,国际市场开发进度缓慢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军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一些顶尖技术产品由于保密原因无法出售,在加上西方国家的一些优秀产品和我国激烈竞争,导致我国国防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很小,并且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产品壁垒,导致我国国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很不理想。

4.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程度低,民用产业关联度不高

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建设“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军转民”进一步向“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互动、军地融合”为重点的方向深化。但我国目前国防产业的军民融合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第一,我国的国防产业特别是技术研究机构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民间参与情况程度很低,融资渠道狭窄,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如果单靠政府投资很难支撑和取得好的成果。第二,我国在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方面进展缓慢,而在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技术中80%都是军民两用技术,在我国这个份额不到60%提升空间还是很大。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分析)

1.完善和健全我国国防工业准入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机遇

国防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导致该领域的市场是失灵的,因此政府干预在整个国防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国防工业体系中还保存着浓厚的计划经济体系色彩,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象更是严重,因此完善国防工业准入制度和健全国防工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显重要。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完善的国防工业的准入制度和法律法规,许多已有的法律法规由于颁布的时间较长,很多都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形势的变化。

现阶段,我们要抓住军民融合的重大机遇,建立国防工业制度与法规的定期修改机制和常态的补充机制,改变国防工业产业中国家标准和军事标准共存的现象。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和军转民技术的国家指导计划,改善和完善国防工业产业的准入制度,帮助和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

2.调整和优化我国国防工业产业结构的机遇

我国早期的国防工业产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立起来的,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和运营体制,虽然我国在1999年对国防工业产业进行改组形成了十大军工集团,但其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产业组织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今方兴未艾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进行,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国防工业产业在全国经济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也对整个国防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3.调整我国国防工业产业的东西部布局的机遇

我国现有的国防工业主要处于西部地区,经过几次国防工业布局的调整,许多新建的国防工业也位于中西部地区,这也导致东南沿海地区本身的区位优势和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优势无处发挥。加入WTO以来更多的外国原材料和产品通过东南沿海地区进入到我国,而我国生产的国防产品也开始销往国际市场,东南沿海地区有抓住此机遇,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国防工业产业。如今我们应抓住军民融合的大机遇,调整我国国防工业产业的布局,激活东南沿海的区域优势,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国防工业产业应把原先具有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我国国防工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4.加速推进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军民融合”的机遇

我国的民营企业基数庞大,资金丰富,技术储备充足,并且在市场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竞争洗礼,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国防工业产业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面临市场经济体系的冲击,正出于国防工业的转型期和调整期。国防工业产业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我们正处于这个调整的最重要时刻,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我国军民融合体系,对今后我国国防工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都有重大意义。从社会层面来讲,国防工业产业引入民营资本,可以缓解改革带来的尖锐矛盾和负面影响,并且引入竞争机制使整个行业进入良性循环;从民营企业角度来讲,非公企业参与到军品的研发和生产,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

(四)挑战分析(Threats分析)

1.周边主权矛盾凸显,对国防产品需求加大

我国与周边邻国主权纠纷严重,包括南海纠纷、钓鱼岛纠纷和菲律宾纠纷等等。这些纠纷说明了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正在急剧变化,加上美国等霸权国家的强行干预,我们与我们的邻国已经不是处于相对和平状态而是矛盾凸显,争端随时可以升级。周边形势的严峻更对我国的国防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研发和生产出有战略意义的军事武器,在军民两用技术上能否保持领先等问题,都是我国将面临的严峻挑战。

2.产品价格歧视恶劣,军品贸易壁垒严重

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一些国防产品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在对外贸易上我国屡屡受到价格歧视或者贸易壁垒的限制,特别是在一些军民两用的技术和高精尖技术的引进上更是损失惨重,在军用物品的进出口上有时更是受到强权政治的干涉。发展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军品贸易和技术引进是必经之路,是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旦我国商品在出口上遭受到排挤和歧视,对我国国防工业事业的影响是巨大。

3.能源依靠进口程度较高,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的影响力加大,相应的国外环境对我国的反影响力也相应加强:一是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辽阔,但能源问题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中国的能源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而这些地区却是战火不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一旦我国与某个大国发生摩擦很可能给我国带来能源危机,并且进口这些能源的运输线路单一,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基本为必经之路,一旦运输线被切断,能源供应也很难得到保障。二是在经济方面,金融风险是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必须要考虑的风险之一,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体制和管理等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受到经济风险的冲击。

二、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战略设计

通过对我国国防工业产业发展问题的SWOT矩阵分析,发现我国在国防产业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储备丰富,已经与区域经济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效应,但在产品含金量和竞争力还是有很大的不足,核心竞争力较弱,战略资源储备不足,体系抗风险能力很弱。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形势仍很严峻,我国面临着领土和主权威胁,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压制和封锁依然存在,在这么多的风险和挑战面前我国国防工业发展战略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科学的管理体制为方法

国防工业产业是国防领域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出于经济的考虑还是国防安全的考虑,都应对其制定严格的管制措施。其主要形势是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反垄断法的制定、国防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限制、国家采购军用产品的规则、保密性的要求等。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是放宽反垄断法限制,鼓励军工企业重组,并对合并的企业提供一定数目的直接和间接补贴。在总体的制度与管理规划上,任何形式的对外军品贸易通常政府都会给予一定的、必要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我国应放宽或解除了民营企业参与限制,引导和鼓励技术创新型企业加入进来,加强国防工业的基础能力。

(二)以“寡头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策略为组织结构

我国的国防工业产业结构应形成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导,中小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大型军工集团的建立,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群经济,能够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和生产难关,也可以弥补单一军工企业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并且大型军工企业的发展也能来资源上的集中、技术上的创新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

企业的组织规模是有限度,即使巨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囊括生产的各个方面。而出于企业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的考虑,这些大型军工寡头企业,会将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交给民营企业。当代社会生产中,分工的细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整个生产链条上存在着大量的小型企业,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承接其他国防工业企业外包出来的生产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国防工业产业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中小企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特定的功能和作用,是实现我国国防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方法。

(三)以“军民融合”为最终目的

我国国防工业产业现阶段的目的是“军民融合”,其实质是国防与经济发展合二为一。我国的“军民融合”策略应从三方面考虑:(1)以军带民,即利用现有国防工业产业的影响力,带动民用技术和民用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动军用技术向军民俩用技术和民用技术转化,促进国防工业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相互融合;(2)以军养民,即准许民营企业进入到国防工业产业中来,可以将一部分军事技术有偿转让给民营企业,利用他们加快军转民的进程,鼓励民间研究机构进行高精尖技术的开发,对于比较成熟的技术政府可以进行有偿收购,进一步激发民间参与的热情;(3)军民融合,即通过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相互渗透,达到国防工业产业融入到整个社会产业中去,实现与民用技术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尤宏兵,朱凌.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J].经济师,2003,(2).

[2] 钟杰.加入WTO后我国军工科研生产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

[3] 库桂生,张跃东.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调整国防工业产业组织结构[J].国防科技工业,2005,(2).

[4] 鲍晓敏.我国国防工业寓军于民发展模式的构建[J].国防科技工业,2006,(11).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swot分析法产业发展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试 着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