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与装备处的职能及其在新时期的新内涵

2015-05-05 08:47蓝闽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

蓝闽波, 刘 扬

(华东理工大学 实验室与装备处, 上海 200237)

特约专栏——加强实验室管理机构建设(Ⅰ)

高校实验室与装备处的职能及其在新时期的新内涵

以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为例,分析了高校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明确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任务,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工作面临的挑战及职能新的内涵,以促进高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有效地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

实验室管理; 装备管理; 管理职能

高等学校实验室与装备处是一个负责管理与实验室相关“资源”的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实验室相关资源,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室与装备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大型仪器和相应的安全环保等方面。与学校的其他教学、办公、生活场所相比,高校实验室有极其复杂的管理内容和丰富的内涵。实验室有大量的仪器设备,有满足实验需要的能源和耗材,有满足特殊需求的配套环境设施、条件,有配套的安全环保措施,有专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独立的运行管理办法[1]。由于这些特殊性,实验室与装备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实验室及装备管理客观要求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管理实验室资源,使其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设其管理体系是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

1 建立高校实验室与装备统一管理部门的意义

鉴于高校实验室的特殊性,在校级层面建立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十分必要,如果将实验室与装备的工作内容分散在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极易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或出现管理真空,对实验室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实验室发展,甚至影响实验室安全。部分高校在机构改革工作中撤销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将该部门的职能分散到其他部门管理,随之而来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不得不陆续恢复实验室与装备独立的管理部门[2]。实践证明,独立的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是当前高校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均设立了独立的校级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全校实验室及相关装备[3]。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 实验室管理部门在实验室建设、管理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为高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2 高校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的历史沿革

高校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管理,当时一些高校就设立了相应的科室来管理物资和设备。进入到改革开放初期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逐步恢复与发展,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逐步获得重视。1986年,清华大学设备实验室管理部门成立,为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接着高校中校级独立实验室管理部门陆续成立。1992年,原国家教委“第20号令”发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应有一名校(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的要求。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加强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前身可追溯到成立于1952年建校初期的教学实习科,当时的职责包括负责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采购供应、包括玻璃仪器和药品仓库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实验管理、安排学生生产实习等职能。随后按计划经济要求逐步扩展职能,陆续增加了五金电料、仪器、危险品等仓库,及水、电、木、钣金、玻璃灯工等工场,还负责供应全校去离子水及机冰。1980年组建生产设备处时,形成了集实验室管理、生产维修管理、物资供应管理职能为一体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物资管理部门与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历经分合过程,并淡化了生产、供应职能。1997年物资处与实验室管理处、安全办、国资办合并,成立了实验室与装备处,成立之初在职能及管理模式上与清华大学较为接近并沿用至今。

3 高校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和主要职能

高校实验室根据任务不同可分为以服务教学为主的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为主的科研实验室,在大部分高校中,传统的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实验室资源及安全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教学实验室依托教务管理部门及院、系等二级管理部门管理;科研实验室主要依托科研管理机构及院、系等二级管理部门管理。由于科研实验室使用人员多为教师或科研人员,因此科研实验室管理上有很大的独立性。在职能设定上,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要处理好与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及学院、系、所之间的职能分工。

总结历史经验,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应具有如下主要职责:

(1) 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令, 结合实验室工作实际, 拟定实施办法;

(2) 检查督促各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 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归口拟定并审查仪器设备配备方案, 负责分配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运行经费, 并进行投资效益评估;

(4)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情况的审核评估制度,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用、管理制度, 实验室在用物资的管理制度, 经费使用制度等;

(5) 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资, 提高其使用效益;

(6) 主管实验室队伍建设, 与人事部门一起做好实验室人员定编、岗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及职务评聘工作。

因高校实验室工作特殊性及复杂性,以及学校管理体系差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实验室处职能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在各校级实验室管理部门名称不同上也可得到体现,如实验室与设备处、实验室与装备处、实验管理处、实验装备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等。

实验室管理机构职能设置上的差异各有利弊,但总体上高校将实验室相关的管理职能归并为统一的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管理,有利于理顺实验室工作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责, 消除部门之间的“扯皮”和责任推卸,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强化实验室的相关功能,促进学校实验室发展[4]。

4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现行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管理处是负责实验室与装备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历经多次改革,目前下设实验室管理科、设备科、器材科、实验用房管理科、维修科、供应服务中心及安全环保办公室、国有资产办公室等单位。主要管理职能如下:

(1) 教学实验室相关管理。主要负责全校19个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制定、日常运行经费核算划拨、教学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规划、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检查、使用效益考核、建设奉贤校区各实验教学中心门禁系统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等,同时会同教务处做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协调相关学院、部门做好实验室的认证、评估工作。

(2) 实验室技术队伍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实验技术队伍编制核算、实验技术队伍星级评定(每3年1次与聘期同步)、实验技术队伍年度考核、评优及业绩津贴的核算工作。

(3) 大型仪器管理。主要工作有大型仪器设备申购审核、开箱验收、开放共享管理和华东理工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行管理。

(4) 实验用房管理。负责实验室用房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定期更新平台网上数据。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发布用房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实验室用房情况,以及用房核算、用房资源占用费收费等。同时建立学院间用房核算制度,推进用房资源占用费收费工作,围绕学校发展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做好实验用房规划、调配工作。

(5) 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登记、报废及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务管理。

(6) 安全环保管理。做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平安单位、文明单位及综合治理验收评比工作,实验室安全检查、日常巡查、专项督查与不定期巡查工作;国家管控化学品(剧毒、易制毒、易制爆)、特种设备(含气体钢瓶)、防雷检测、辐射与防护安全、生物(含实验动物)安全的监管与审批;实验废弃物收集、外送工作;外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回复的协调工作;职业防护、营养费审批等。

(7) 物资供应、采购管理。负责仪器设备、实验室物资、耗材采购管理工作,包括仪器设备招标管理和仪器设备采购合同备案。同时提供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药品、五金材料、玻璃仪器等实验物资的委托采购供应服务。器材科目前下设综合、五金、一般化学药品和危险品仓库,负责管理库存物资、发放服务。同时实验室与装备处还负责进口仪器设备管理,自购设备、材料物资、维修报销审核及玻璃仪器维修加工。

(8) 自制设备的组织与管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室自研、自制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这不仅为学校节约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锻炼了教师队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加强组织领导。

5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与装备处管理职能新的内涵及发展方向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随着国家“ 211工程”和“ 985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的实施, 以及高水平人才的不断引进,高校尤其是以理工为主的高校的实验室,在硬件条件及人才队伍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内涵及要求全面更新,原有各级别实验室管理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1)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少高校出现实验室资源瓶颈,现有资源配置模式难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进步,高校实验室工作中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有实验室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步显得落后,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3) 高校实验室安全环境复杂化,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专业性大幅度增加;

(4) 实验教学体系多样化,实验环境、仪器设备逐渐与科研水平接近,原有配置及管理模式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仪器设备资源闲置现象较严重。

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只有进行相适应的革新,才能有效应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变化,为推动高校实验室继续发展提供保障。

5.1 进一步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体系,支撑学科专业全面发展

资源的有效利用对高校实验教学任务开展至关重要,对于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管理有重要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统筹管理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人员、运行经费、仪器设备、用房等资源,实现实验室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实行的模式, 这种模式有以下优点[5]:

(1) 有利于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健康、稳定发展,即便于统筹全校资源,促进教学实验室均衡发展,同时也便于集中资源,突出优势学科,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2) 有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全面开放共享;

(3) 有利于统一领导, 简化管理环节,便于组织协调, 提升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效率。

有效的资源配置管理体系建设中,建立统一管理部门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建立并实施科学的资源配置方法才是这项工作的关键。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对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编制、实验用房、日常运行经费的定量核算工作。核算结果对学校决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如何优化指标确立合适的核算方法,尽可能做到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将是实验室管理部门重要的工作研究方向。

5.2 推进实验室和设备管理陆续向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到来之际, 高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6]。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管理正向着信息网络集成、在线决策支持和物联网等方向发展。部分高校陆续建立了网络化的实验室管理及开放平台、仪器共享平台、安全教育及考试平台、试剂购买管理平台等一系列网络平台,大幅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7-9]。华东理工大学也陆续建立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实验用房管理平台、气体钢瓶管理平台、安全教育及考试平台等网络化管理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实验室及装备管理工作。

然而,在先期开展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些信息化工作中独有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包括管理体制滞后,效率低下;各平台相互独立,易形成“数据孤岛”;信息安全风险严重等[10]影响着实验室与装备管理全面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实验室与装备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工作中应注意:

(1) 创新观念,同步改革管理模式及管理机构;

(2) 整体考虑全面布局,多平台数据联动,避免“数据孤岛”;

(3) 从设计阶段注重信息安全,提升服务稳定性,以确保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工具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5.3 全面落实各级责任制,确保实验室安全

由于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实验室日常运转过程中难以避免要使用危险物品,这涉及到危险操作并且会产生一定危害的实验废弃物。因此高校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做到有效管理, 是高校顺利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必要保证。但由于管理体系等原因,与国际先进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实验室技术安全及环境保护领域的理念及投入方面均相差较大[11-12]。

实验室安全是一个由多方面工作构成的整体, 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归口管理,与传统的校园安全相比,实验室安全更加要侧重专业知识,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体系,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归口实验室与装备管理部门管辖,近年来很多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建立了专职的三级部门负责实验室安全,通过下设独立的技术安全办公室或安全科等职能部门,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实验室安全。然而,传统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仍然作为实验室管理部门的附属职能,由实验室管理队伍兼职管理,全职的专业人员有限,不少高校仅有1~2名全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高校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全体师生及周边群众的健康及安全,同时也关系到高校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应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设立并进一步强化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 建成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制度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 应是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明确部门的职责, 合理分工, 将实验室安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良性轨道, 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转。

5.4 全面有效提高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率

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实现仪器设备共享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高校陆续建立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在大型仪器共享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9年起华东理工大学逐步制定了“实验室大型仪器测试有偿服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型分析仪器开放使用的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凡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资金购置的大型仪器及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原则上必须加入相应的学校各级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对校内外实施共享开放。并鼓励其他形式自筹资金购置的大型仪器加入。同时建设了信息化的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该平台于2010年建成,目前已覆盖全校所有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711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全校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化申购审批管理、信息发布、共享预约、收费及管理统计等工作。

2013年继续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校内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在三级共享平台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开放管理政策、措施和办法,完成了6个平台,共70台套大型仪器设备,24小时全天候开放运行,实现了与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对接。

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对促进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下一步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现有基础上如何促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更加快捷有效地向社会开放,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新的使命和目标。

6 结束语

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离不开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机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职能的内涵也要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影响,推动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

References)

[1] 陈思平.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一流的实验室支撑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12):1-6.

[2] 朱军, 孙恒志. 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9(15):57-59.

[3] 李振键. 充分发挥实验室管理机构的职能与作用为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条件保障[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14-17.

[4] 伍扬. 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92-94.

[5] 马永斌, 吴剑平, 屠中华, 等. 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管理研究,2002(2):84-86.

[6] 何柳, 赵西雄, 陈艳,等.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规范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5):269-271.

[7] 王世强, 光翠娥, 赵建新, 等. 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试系统开发和应用模式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12,15(1):198-201.

[8] 朱育红, 周健, 叶肇敏,等. 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6):6-8.

[9] 阮慧, 项晓慧, 李五一. 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10):4-7.

[10] 张丽霞. 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3(4):72-73.

[11] 闻星火. 资源与设备的应用最大化技术模式探索[J].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增刊1):39-40.

[12] 吴炎, 刘扬, 蓝闽波,等. 全时开放大型仪器三级共享平台的构建思路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1):9-12.

Functions of laboratory and facil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its new connation in new perio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n Minbo, Liu Yang

(Laboratory and Facility Offic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Tak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atory and Facility Management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reasonability to set up this kind of depart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early points out its functions and duty,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the laboratory and facility management in new period and its new connotation, to promote the deep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boratory management; faci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function

2015- 09- 30

2013年上海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沪教委人[2013]88号)

蓝闽波(1962—),男,福建,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与装备处处长,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性有机材料等.

蓝闽波, 刘 扬

(华东理工大学 实验室与装备处, 上海 200237)

G647

A

1002-4956(2015)12- 0001- 04

编者按: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每所高校都有相当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实验室,学校需要有一个部门进行统一归口管理,才能提高实验室的整体使用效益。但是,多年来学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为了加强高校实验室工作,本刊《特约专栏》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加强实验室管理机构建设”的文章,本期刊登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处长蓝闵波教授的文章,供大家讨论、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防晒装备折起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