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背部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2015-05-08 08:17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轻弹摩擦成功率

赵 阳

按摩背部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赵 阳

目的 对按摩背部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手拍打患儿足底组、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摩擦患儿背部组、按摩患儿背部组, 每组40例。比较各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另选取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 随机分为A组与B组, 给予不同复苏方案, 比较两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结果 手拍打患儿足底组、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摩擦患儿背部组、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分别是60.0%、66.7%、83.3%、90.0%, 手拍打患儿足底组与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摩擦患儿背部组与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手拍打患儿足底组与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最高。A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是43.3%高于B组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摩背部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复苏成功率, 而且能够降低窒息发生率与医患纠纷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按摩背部;新生儿复苏;应用价值;成功率

新生儿窒息[1]指的是胎儿由于缺氧而出现宫内窘迫或者是分娩造成呼吸循环障碍, 并会造成围生儿的脑瘫、死亡、智力障碍等。新生儿复苏主要降低患儿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作者抽取1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 随机分组,使用不同方案进行复苏, 进行2次实验, 以探讨按摩背部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实验1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行刺激呼吸实验, 排除羊水胎粪污染且患儿生后无活力需立即气管内吸引胎粪处理的患儿。随机分为手拍打患儿足底组、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摩擦患儿背部组、按摩患儿背部组, 每组40例。四组患儿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1.2 方法 手拍打患儿足底组:医务人员用手拍打患儿足底;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医务人员用手指轻弹患儿足底[2];摩擦患儿背部组:医务人员摩擦患儿背部;按摩患儿背部组:医务人员按摩患儿背部。四组患儿均连续进行2次。

1.1.3 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刺激后, 患儿啼哭, 建立自主呼吸;失败:刺激后, 患儿未啼哭, 无法自主呼吸改用正压通气复苏。

1.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结果 分析本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相关资料, 手拍打患儿足底组与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摩擦患儿背部组与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手拍打患儿足底组与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最高。见表1。

表1 四组患儿复苏成功率比较(n, %)

实验2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在实验1的基础上, 另选取60新生儿窒息患儿(纳入标准同实验1)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1.2 方法 A组患儿先给予足底刺激, 呼吸无效后立即改用按摩背部刺激呼吸[3];B组患儿先给予按摩背部刺激, 呼吸无效后立即改用足底刺激呼吸[4]。

2.1.3 疗效判定标准 同实验1。

2.1.4 统计学方法 同实验1。

2.2 结果 分析在本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相关资料, 两组患儿的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复苏成功率比较(n, %)

3 讨论

本次探究过程中, 作者在实验1中,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 随机分为手拍打患儿足底组、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摩擦患儿背部组、按摩患儿背部组行刺激呼吸实验。实验2中, 再选取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 随机分为A组、B组, 给予不同复苏方案。手拍打患儿足底组、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摩擦患儿背部组、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分别是60.0%、66.7%、83.3%、90.0%, 手拍打患儿足底组与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摩擦患儿背部组与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手拍打患儿足底组与手指轻弹患儿足底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摩患儿背部组的复苏成功率最高。A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是43.3%高于B组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晶等[5]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 在新生儿围生期的临床复苏过程中, 需要在初级复苏阶段首选按摩背部以刺激患儿呼吸, 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的复苏成功率, 以保证新生儿在初级复苏阶段的复苏成功率, 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避免了部分患儿在复苏中使用正压通气, 减少了患儿因正压通气而造成的损伤, 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1] 顾淑美.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配合与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3,14(28):68-69.

[2] 黄秋葵,农绍盟.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20(10):78-78.

[3] 汪涛,王军.复苏囊及胸外心脏按摩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重要作用.航空航天医药,2010,15(5):705.

[4] 韦焱.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170例分析.华夏医学, 2008,12(6): 1121-1122.

[5] 张晶.托背式人工呼吸法抢救新生儿窒息的体会.中外医疗, 2012,11(22):30-3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5.192

2014-12-1]

516001 惠州市惠阳妇幼保健院儿科

猜你喜欢
轻弹摩擦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神奇的摩擦起电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有泪轻弹,并不一定是懦弱无能
摩擦是个好帮手
茉莉雨
茉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