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研究

2015-05-08 06:07王冬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全过程大学生

张 瑞, 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实验室创新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研究

张 瑞, 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项目成果质量,改进创新教学质量,提高项目经费投入效益。该文构建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从组织与职责、资源管理、项目实施、总结与改进4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显著的实践运用效果。

创新训练项目; 过程管理; 人才培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创新团队的方式,开展设计项目方案、组织科学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科研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学生的创新性研究实践教学过程,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思路多元、团队合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思维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1-2]。目前,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已成为许多高校必修的创新教学环节[3-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是以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为期2年,学生都参加到创新团队,在专项科研经费的资助下,由教师指导,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新训练项目的成绩作为大学生毕业成绩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分析创新训练项目的各个过程,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1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对项目实施团队、指导教师、研究经费、实验设备等的管理,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如立项申请、方案制订、项目运行、项目验收等过程的管理。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对于保证项目成果质量、改进教学质量、提高经费投入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了全面管理职能的所有过程,这些过程的实施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实现,决定着学校、学院制度与规定的执行效果。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针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特点,采用过程化管理的手段组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项目成果质量;其次,实施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是把创新训练项目管理引向系统化、规范化;通过总结每轮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成效,可以为做好创新教学工作、改进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有利于监督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增加研究经费投入的收益,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与设备,使实验室的功能发挥最大化[5]。

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涵盖了4个层次的过程,见图1。一是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输入,满意教学效果的输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需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安排,通过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来实现教学目标,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二是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确定组织与职责,对创新团队、科研经费、实验设备等资源的管理,组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后的总结与改进;三是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项目立项、项目运行、项目验收3个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四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每一轮项目实施后的总结、分析、评价,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达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图1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

2.1 组织与职责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6]。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在教务处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规划,加强项目宏观管理,制定完善的制度与措施等。各学院也应成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工作,研究制定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管理办法,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各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

教师既是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指导者,也是直接管理者,因此必须制定详细的指导教师工作职责[7]。教师在项目团队组建、立项申请、项目运行、项目验收等过程中要把好质量关。教师应建立与学生定期交流的渠道,定期开展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教师要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方法,引导学生领悟创新方法,要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指导,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师既不可过度干涉学生研究与实验,制约学生活跃的思维与多元的思路,也不可过度放任自流,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8]。

2.2 资源管理

(1) 项目团队的组建。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首要任务是组建合理的创新团队,以保障创新训练项目的顺利实施[9]。组建项目团队时,要鼓励跨专业联合实施、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自由组合,但指导教师应根据项目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对项目组成员进行适当的调整,要确定责任心强、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创新及实践能力宗旨的指导下,可以组建不同职称结构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组成项目团队,每个项目团队的学生以4~5人为宜。项目组的指导教师和负责人要保持稳定,如确实需要变更,应按照学校、学院相关制度流程进行变更。

(2) 经费管理。学校应负责项目经费的筹措、预算、审批和拨付,并定期对项目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学院负责项目经费预算审核、报批和使用管理,定期按要求汇总与统计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上报学校;指导教师应本着对项目经费使用节俭与有效的原则,指导学生按要求做好项目经费预算,根据相关规定监督项目经费支出;项目组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科学、合理、有效使用项目经费,负责经费的实际支出与报销,并做好报销记录。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出版费、专家咨询费等支出。项目负责人填写报销单并经指导教师签字,报学院审批后,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核报销。

(3) 实验设备管理。学校投入建设创新训练项目实验基地或相关实验室,尽可能配置实验所必需的大型仪器设备以及软件系统,提供学生难以购买到的实验元器件与原材料,学院应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提供科技信息。同时,学校还应要求各科研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实验室要积极配合,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免费开放,为学生提供项目所需场地、设备、设施等必要的科研训练条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教师,要监督、记录实验室设备仪器的使用状况,保证实验设备的运行质量,避免因实验设备的错误操作带来损失。

2.3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是创新训练项目实施中的关键、核心环节,决定着创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创新训练项目实施过程包括项目立项、项目运行和项目验收3个阶段。这3个阶段密切相关,是一个链式发展过程,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到项目实施质量[10]。项目的选题直接关系到项目研究的成败,项目运行是项目管理的重点,项目验收是对项目成果的检验[11-12]。项目实施流程、每个阶段的管理措施及其支持文件,即全过程的管理系统见图2。

图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1) 项目选题。项目选题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环节。项目选题最好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指导教师不应该把项目研究方案、研究思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了解教师承担项目的研究背景,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探索的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逐步确定选题。如果是学生自己选题,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应告诉学生实地调研方法、文献检索方法、科技论文阅读方法、科学问题提炼方法,让学生在实地调查研究或文献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选题。

(2) 项目立项。在立项阶段,学院应组织高级职称的教师对项目申请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等进行评审,确保研究价值较高、研究方向正确。评审过程中要考虑所选课题在当前科学上、技术上的可行性;尽可能针对生产、管理、工程中已经存在或将要发生的实际问题;选题的目标要明确预期要达到的目的、状态、标准和指标等。在立项阶段,项目组应撰写项目申请书,包括申请理由、项目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申请理由主要是介绍项目团队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项目方案是申请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创新特色、研究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安排、项目组成员分工等。

(3) 项目运行。项目运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积极、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等。项目运行过程中学生应填写活动记录,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总结前期的工作。每学期期中,项目组应完成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表,学期末项目组要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指导教师要激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强化团队意识,通过团队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应填写教师指导记录表,检查学生实验日志、实验分析报告等。每学期期中,要进行项目的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要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并填写成绩评定表。学院应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反馈并解决问题,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组织学术与经验交流活动;为项目运行提供实验场地和设备等方面支持。项目中期评审是项目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学院要组织专家召开中期评审会,审核项目进度、中期成果是否与预期一致,出现哪些偏差,并分析原因。学生应提交项目中期报告,以及项目中期成果。中期评审会要提出项目后续要解决的问题,专家尽可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更好思路,推动后期的研究进程。项目运行期间,学校应对各类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宏观管理,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为项目良好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4) 项目验收。项目验收阶段是全面评审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成果的质量、项目的创新水平、成果的应用水平,也是完善项目的最后阶段。通过对项目验收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项目成果的真实性,还可以实现项目成果从研究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果要求可分为基本要求和标志性成果。基本要求包括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和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学术研究论文,是各项目组必须完成的,达到此要求可通过结题验收;标志性成果包括依托项目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申请获准专利,参加行业、市级、国家学科竞赛获奖等。在项目组整理好结题材料后,需经指导教师审核确认,再提交学院,由学院组织验收。学院聘请专家,召开项目验收评审会,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提出质疑,并给出验收结论。验收结论经学校复核后认定后作为学生参加项目总成绩的一部分。

2.4 总结与改进

总结与改进是指创新训练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执行目标、执行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与总结,目的是为改进教学质量,制定新的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今后开展项目采取积极有效的组织措施提供依据。项目指导教师要撰写心得与体会,指出在指导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院与学校项目管理部门,要总结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质量的办法。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建立项目激励机制也至关重要[13]。学校应将项目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激励评价体系中,将项目完成质量、过程控制情况、期中与期末项目评审情况等列为教师的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薪酬挂钩。

3 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创新训练,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结合作者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践,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意义,从4个层次构建了基于过程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管理模式,重点阐述了组织与职责、资源管理、项目实施、总结与改进的全过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显著的实践运用效果和理论参考价值。

References)

[1] 韩震.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9(7):7-10.

[2] 陈立钢.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讨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3(3):27-29.

[3] 李立明,何桂英,刘子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学教育,2008(3):84-100.

[4] 干方群,唐荣.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探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51-54.

[5] 陈华杰.全面质量管理思维下的高校科研项目质量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2):121-125.

[6] 李平,朱贻安,钱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3):8-22.

[7] 王志军,王雪.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9-12.

[8] 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62-66.

[9] 王琼,盛德策,陈雪梅.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99-101.

[10] 宋永杰.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8(7):16-20.

[11] 傅雅慧.高校科研课题全程质量控制机制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5):76-78.

[12] 殷树娟.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效果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35-37.

[13] 宋文,戴剑波.矿山安全科技项目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9.

Research on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Zhang Rui, Wang Dongmei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 China)

College schools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gram resul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gram funding by implementing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The mode of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is built, which is emphasized from four aspects,namely, the organiz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ummary and improvement.The practic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Beijing) has proved the signific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ode.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proces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2014- 12- 24 修改日期:2015- 01- 27

张瑞(1977—),男,山西忻州,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

E-mail:zrcumtb@163.com

G642.0;G424.28

A

1002-4956(2015)7- 0009- 04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全过程大学生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更 正1
更 正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探索研究——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双语字幕视频压制为例
大学生之歌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美国与缅甸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1980-1988年项目回顾兼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