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CAOB研究十年回溯性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5-05-20 15:59吴军
会计之友 2015年10期

吴军

【摘 要】 美国PCAOB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审计准则制定、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检查和执法四个方面。文章对近十年与PCAOB这些职能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溯性分析,并对未来可行研究进行了探索。同时,指出了若干PCAOB背景下适合于我国开展的相关实证研究工作。

【关键词】 PCAOB; 萨班斯法案; 审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0-0124-04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根据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创立,目的是监督公众公司的审计师编制信息量大、公允和独立的审计报告,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并增进公众利益。近十年来,学术机构、监管部门、业界从多个角度试图了解PCAOB的建立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包括:PCAOB检查程序对于审计职业及审计质量影响如何?市场如何对PCAOB发布的信息作出反应?PCAOB准则是如何影响审计师行为的?本文目的在于对与PCAOB四个主要职能(注册、准则制定、检查、执法)相关的早期研究进行回溯性分析,在整合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并对未来可行研究及我国相关实证研究指出方向和道路。

一、美国PCAOB相关研究

本综述框架基于PCAOB的四个主要职能,即将每篇论文归入以下一个或多个职能类目中——注册、准则制定、检查、执法。本文将回溯的论文限定于近十年与PCAOB主题相关的研究。

(一)会计师事务所注册

萨班斯法案第102条规定:“任何未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编制或出具,或参与编制或出具为发行证券的公司准备的审计报告,都是违法的。”尽管PCAOB注册程序非常重要,但这方面的相关学术文献却相当匮乏。

Read et al.(2004)研究了萨班斯法案出台、SEC相关法规变化、PCAOB监督对小所的影响及萨班斯法案后SEC审计市场的变化。他们研究了在2000—2003年间进行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现2002—2003年间有47家地区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其8-K报告中披露停止SEC审计工作,而2000—2001年间有8家事务所。对这些事务所的合伙人进行访问后发现他们停止SEC审计的主要原因是感觉到最近PCAOB制定的监督更加严格、职业责任保险成本增加及SEC监管升级。有趣的是,Read et al.(2004)发现先前没有SEC客户的地区性会计师事务所反而自愿在PCAOB注册。对合伙人的访谈告诉我们,虽然在PCAOB注册并不意味着对实际审计质量的担保,但合伙人表明自愿注册的目的在于向非SEC上市客户和股东传递审计质量的信号。

DeFond and Lennox(2011)继续了Read et al.(2004)的研究,发现PCAOB的监督会影响小会计师事务所继续在公开发行市场审计的可能性。具体而言,DeFond and Lennox研究了2001—2008年所有退出的小会计师事务所。他们的样本共包括1 233家小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在这期间有607家(约占49%)退出市场,并且大多数事务所(394家,约占65%)在萨班斯法案通过不久后就退出了该市场。DeFond and Lennox认为这些会计公司的退出改善了发行市场的审计质量。

(二)审计准则制定

萨班斯法案第103条规定PCAOB有权制定和修改审计和相关的鉴证准则。2003年4月,PCAOB采纳将现有的AICPA公认审计准则作为过渡准则,虽然很多人声称PCAOB的准则制定程序是有缺陷的和误导性的,但截至当前PCAOB已经制定了16条得到SEC批准的审计准则。本文的回顾仅限定于PCAOB准则制定活动的影响,而并非对所有关于萨班斯法案影响的文献进行总结。

1.审计准则第2号(AS2)与审计准则第5号(AS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遵照萨班斯法案第404条的精神,AS2规定实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并且强制要求于2004年开始实施。Bronson et al.(2011)研究了AS2下的审计报告延迟披露问题,认为AS2的严格测试要求会导致审计报告比准则实施前更晚的披露。他们采用2000—2005年26 731个观测值,检验了AS2后审计报告时滞的严重性以及审计时滞是否意味着盈余公告价值可靠性的降低,发现审计报告平均推迟了10至15天。进一步的,他们还发现审计报告的延迟程度与客户盈余估计修正次数正相关,这就表明AS2实施初期的盈余信息质量比AS2前还要不可靠。

AS2实施后不久,PCAOB开始对一项新的有助于限制AS2执行成本的审计准则征询意见,随后便颁布了AS5,以期提高审计效率。Mock et al.(2009)采用证据理论(又名登普斯特—谢菲尔理论)开发了一种基于风险的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证据推理方法。作者使用这一模型去评价AS5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整体有效性。他们发现虽然AS5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方法与AS5前在程序数量上相等,然而AS5实现的成本节约使得AS5审计方法整体而言更为有效。

对于AS5相关研究,成本节约似乎是学者最为感兴趣的变量。AS5颁布后,有多篇文章研究了AS5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例如,Doogar et al.(2010)使用美国本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3 023个审计对象作为样本,结合对审计错报风险评价的测量,检验了AS5后审计费用与审计欺诈风险间的相关性是否增强,AS5后的审计费用是否低于AS2后,AS5是否影响了高舞弊风险的审计师的审计费用。他们发现相对于AS2来说,AS5后审计费用整体有所降低,具体而言,AS5下高错报风险的审计费用降低而低错报风险的审计费用增加。

2.审计准则第3号(AS3)——审计记录和相关的风险评估

AS3要求审计师编制记录并留存遵循PCAOB准则开展业务的相关证据。虽然以审计记录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话题广泛,但仍出现一些研究成果。

Payne and Ramsay(2008)研究了AS3下扩展记录要求的总体有用性。他们采用实验研究法,被试为251名审计人员和高级审计经理,检验了在有无详细档案要求两种情境下审计师检查审计证据的次数和时间,以及审计师是否依赖汇总备忘录去执行测试。结果发现,详细的审计档案要求与对审计证据更大量审查相关,汇总备忘录的使用与更频繁的审阅证据相关。进一步的,详细档案要求使得审计周期变长进而导致更有效的错误识别,汇总备忘录使用次数的增加导致对证据更好的记忆。作者的观点支持了PCAOB关注记录的重要性,以及审计师自我审视已有档案的必要性。

3.其他

Lambert et al.(2013)研究了PCAOB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外部合伙人身份这一方案的潜在和未预期作用。使用实验研究法,被试为380名有经验的投资者,他们发现潜在的投资者更不能投资于与一家重述公司共享审计合伙人的兄弟公司。他们认为一旦合伙人身份被披露,客户业绩及历史将不可避免地与合伙人及其声誉联系在一起。

(三)检查

萨班斯法案第104条规定PCAOB对于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有关人员在执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和涉及发行证券公司的相关事项时,是否遵守本法、委员会的规定、SEC的规定或专业准则,委员会应进行一项持续的检查计划,以对此进行评价。规定具体要求,针对为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检查一次;针对为不满100家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最长每3年检查一次。PCAO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查频次,或者实施临时检查。

DeFond(2010)认为研究PCAOB实施检查的后果是十分必要的,因为:(1)PCAOB检查会潜在地影响审计师动机;(2)检查标志着美国审计行业转向半官方监管;(3)从AICPA同行评议到PCAOB检查的转变意味着以经验换取独立性的权衡。

1.缺陷报告

Anantharaman(2012)直接比较了同一组公司同行评议与PCAOB检查的差异,发现同行评议意见会比PCAOB检查报告意见更为“友善”。然而,有行业专长的评议人更不可能出具积极的意见,来自同一地区的评议人更可能出具比PCAOB检查更消极的意见。Hermanson et al.(2007)首次对缺陷进行了量化,通过对截止到2006年7月的316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检查报告的研究,发现60%的事务所有审计缺陷,每份报告约有1.6处缺陷。作者还发现有审计缺陷的事务所比没有缺陷的事务所成长得更快,这表明某些事务所在发行人审计市场中存在过度扩张现象。Bishop et al.(2013)检验了截止到2012年初175家首次和56家第二次接受检查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报告,发现多于半数的检查报告被识别出审计缺陷,约有2/3被识别出质量控制缺陷。他们进一步发现:(1)有缺陷的事务所规模小,但比无缺陷事务所拥有更多的证券发行客户;(2)四大的分所更不可能有缺陷;(3)不管PCAOB单独还是与当地监管者合作对检查结果都没有影响。他们同样认为绝大部分缺陷是小所过分扩张进入证券发行审计市场的结果。然而,不同于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所第一次与第二次审计缺陷及质量控制缺陷在发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2.检查的功用

PCAOB检查的目标在于评价审计工作是否遵从审计准则以及帮助改善审计质量,而非对审计质量提供判断。PCAOB强调,检查并非审查某项审计工作的所有方面是否不存在缺陷,也不是对审计工作进行鉴证。

学者在研究检查程序的作用时会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无法识别出检查报告的对象,即发行人;二是PCAOB使用基于风险的方法选择被检查对象,因此发行人样本及被识别出的缺陷并不能代表总体。鉴于数据限制及审计质量的不可直接观测性,大部分研究偏重于考察与审计质量间接性相关的变量。Lennox and Pittman(2010)检验了545份检查报告,并没有发现PCAOB检查结果与客户对审计师选择变更的关系。作者认为,由于PCAOB缺乏对检查信息的公开,PCAOB检查制度下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信息要比AICPA同行评议制度下更少。然而,DeFond(2010)认为检查不能提供信息价值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改善审计质量——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经验研究证实。Daugherty et al.(2011)分析了748家每3年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布检查报告后的客户留住情况,发现缺陷报告与事务所非自愿被客户解雇相关,并且客户在解雇这些事务所后更有可能雇用那些没有缺陷的事务所。他们认为有缺陷的PCAOB检查报告对事务所而言是具有成本的。

关于检查报告与审计质量间关系更直接的测度方法的研究也已出现,Gunny and Zhang(2012)使用对审计质量的三个测量指标(异常应计、重述、发布持续经营建议的倾向),检验了2005—2009年间527份检查报告中发现的缺陷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作者发现对于每3年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当报告严重缺陷时,PCAOB的检查与低审计质量相关。具体而言,作者发现收到缺陷或严重缺陷报告的事务所的客户具有显著高的异常应计,收到严重缺陷报告的事务所的客户有更高的倾向进行重述。

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审计师及投资者对审计报告的感知。Daugherty and Tervo(2010)向146名每3年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征询了他们在首次接受检查时对PCAOB程序的感知。总体而言,他们发现来自小所的受访者认为初始的PCAOB检查对审计业务的很多方面具有负面作用,而来自中等及大所的受访者则报告了很多的积极方面。他们指出,对PCAOB检查几乎所有方面的满意度随着公司规模及时间而增加。从投资者视角,Offermanns and Peek(2011)检验了2005—2010年间358份检查报告,以及与7 642个客户公司相关的观测值。他们发现检查报告的发布有显著的市场反应,这表明检查报告在市场上有信息含量。除此之外,作者认为有可信的证据将市场反应归因于检查报告中的信息,以及至少部分对公开的检查报告的市场反应可以归因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感知的修正。

总之,虽然一些研究(Lennox and Pittman,2010;Houston and Stefaniak,2013;Glover et al.,2009)质疑检查程序的作用,但也有一些研究提供了证据支持PCAOB检查程序有益于审计执业。具体而言,现存的文献认为PCAOB检查出的缺陷导致了市场对事务所的惩罚 (Abbott et al.,2011;Daugherty,2011),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检查程序带来了审计质量的改善(Carcello et al.,2011;Gramling et al.,2011;Gunny and Zhang,2012)。然而,改善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审计师和投资者感知确实呈现出严重差别。

(四)执法

PCAOB使用调查权识别会对投资者带来风险的严重的审计缺陷,并使用惩戒权对这些缺陷实行惩罚或制裁。如果委员会认定一项或多项违规发生,那么对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评议将从检查升级为正式的调查。PCAOB的惩罚方式包括:暂停或撤销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资格;暂停或阻止违法者与任何已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限制事务所的业务以及进行民事处罚。

到目前为止,有适量的研究检验了PCAOB执法行动的影响。比如,Gilbertson and Herron(2009)分析了截止到2008年PCAOB所实施的行动。他们找出了13家每3年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17个事件中的20项行动,1家每年都执行审查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23个个体。他们检验了多个包含在事件中的客户及审计师特征,发现了多个共同点。第一,受过训练的审计师经常会遭受到更长时间的PCAOB审查以及更多的审计缺陷。第二,这些案例中的审计师倾向审计更多的在SEC注册的公司。第三,这些事务所通常较小,财务不健全,以及只有很少的合伙人。作者认为他们的研究发现与之前的文献结论一致。

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回顾了关于PCAOB建立后公众会计师事务所撤销登记,PCAOB准则制定的利弊得失,相比较于早期准则PCAOB准则的功用性,PCAOB检查程序对于审计质量的意义,遭受PCAOB执法行动的事务所的特征以及这些行动的后果等相关话题的研究,形成以下结论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1.PCAOB严格的监管及增加的执行和保险成本促使众多小的会计师事务所退出公众审计市场,而能继续参与审计的决策被认为是对审计质量的标志。

2.对PCAOB准则制定进行批判的研究大部分指向AS2和AS3。关于AS2的一致观点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测试在没有改善审计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地增加了成本,然而AS5的实施部分减轻了对PCAOB准则执行成本的担忧。AS3的相关研究揭示PCAOB的更加详细的记录要求并没有明显的可辨认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些事例中出现审计师并不审慎的判断。

3.关于PCAOB检查程序是否能够改善审计质量存在争论。很多会计业界人士认为同行评议及公司内部质量评价程序提供了一致性的高质量的审计评价。此外,有些研究主张PCAOB检查程序更多地关注识别审计程序中的缺陷而非试图去评价整体的审计质量。然而,有研究同时指出,尽管PCAOB检查比同行评议和IQRs提供更少的相关的细节,但由于对不遵守PCAOB行为的监管、诉讼及声誉成本,PCAOB检查依然可以改善审计质量。这一成本会延伸到市场中,投资者会对PCAOB挑选出的公司的审计师予以惩罚。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PCAOB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检查以及准则制定程序。虽然这一领域无疑依然存在研究余地,但笔者认为在注册及执行等研究方面将存在重大的研究机会。具体而言,既然所有现存的关于注册的研究都关注的是撤销注册,那么可行的路径是检验登记注册的审计师的特征。PCAOB的某些准则(如AS5)有可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重返公众审计市场。关于执法的相关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信息的增加,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更易得。PCAOB建立10年来,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公众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数据,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

三、对我国实证研究的启示

(一)执业质量检查

为了规范和指导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加强对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督促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执业质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并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我们提供了会计师事务所被检查信息及相关惩戒和处罚信息。然而截至目前,国内只有方哲(2008)使用2005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上市公司审计公告,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股价及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发现证券市场对审计公告中涉及的问题公司作出了负面的市场反应,对问题事务所审计的其他上市公司也作出了负面的市场反应。因此,结合我国审计制度背景,纵向比较会计师事务所被检查年度与其他年度及横向比较被接受检查会计师事务所与没有被接受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质量、出具的审计意见以及投资者对审计报告的感知等方面的差异性都将是未来富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注册会计师姓名披露

美国PCAOB正在讨论商议是否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审计报告中披露注册会计师姓名,并且已经出现一些采用实验方法情景模拟披露注册会计师姓名的相关研究。而我国审计准则早就规定“审计报告应当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并经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方为有效”,这就为研究注册会计师姓名披露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机会。目前国内只有刘霞、戚务君(2014)基于客户报表重述的证据,发现在注册会计师姓名披露制度下,审计声誉发挥了审计质量的信号作用。因此,更多地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有助于为我国监管者制定监管政策,还可以为美国PCAOB的披露要求提供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1] Read W., Dasaratha V., Raghunandan K. Local and regional audit firms and the market for SEC audits[J].Accounting Horizons,2004,18 (4): 241-254.

[2] Bronson S., Hogan C., Johnson M., Ramesh K.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PCAOB auditing Standard Nos. 2 and 3 on the reliability of preliminary earnings releas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1,51(1/2): 95-114.

[3] Payne E., Ramsay R. Audit documentation Methods: A path model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memory, and performance[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8,27(1):151-168.

[4] Piercey D. 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 and quantified versus qualitative audit risk assessments[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1,30(4): 223-248.

[5] Anantharaman D. Comparing self-regulation and statutory regulation: Evidence from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12,37(2): 55-77.

[6] Hermanson D., Houston R., Rice J. PCAOB inspections of smaller CPA firms: Initial evidence from inspection reports[J]. Accounting Horizons,2007,21(2): 137-152.

[7] Lennox C., Pittman J. Auditing the auditors: Evidence on the recent reforms to the external monitoring of audit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2010,49(1/2):84-103.

[8] Daugherty. B., Dickins D., Tervo W. Negative PCAOB inspections of triennially inspected auditors and involuntary and voluntary client lo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2011,15(3):231-246.

[9] Abbott L., Gunny K., Zhang T. When the PCAOB talks, who listens?Evidence from stakeholder reaction to GAAP- deficient PCAOB inspection reports of small auditors[J].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2012.

[10] Gramling A., Krishnan J., Zhang Y. Are PCAOB-identified audit deficiencies associated with a change in reporting decisions of triennially inspected audit firms?[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1,30(3):59-79.

[11] Offermanns M., Peek E.Investor reactions to PCAOB inspection reports[J]. Working paper, Erasmus University,2011.

[12] Robertson J., Houston R. Investors' expectations of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redibility of audit opinions following PCAOB inspection reports with identified deficiencies[J]. Account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2010,10(1): 36-56.

[13] Gilbertson D., Herron T. PCAOB enforcements: A review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J]. Current Issues in Auditing,2009,3(2):A15-A34.

[14] 方哲.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检查审计结果公告的市场反应[J].审计研究,2008(6):52-54.

[15] 刘霞,戚务君. 注册会计师姓名披露有助于审计质量提升吗?——来自客户报表重述的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3):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