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标准乳腺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2015-05-27 10:32王伟柏文红山东省章丘市妇幼保健院外科山东章丘250200
中外医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

王伟,柏文红山东省章丘市妇幼保健院外科,山东章丘25020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标准乳腺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王伟,柏文红
山东省章丘市妇幼保健院外科,山东章丘2502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标准乳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的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标准乳腺癌根治术,而观察组则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类似,观察组生存率为90%而对照组的生存率为9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8%)远远小于对照组(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较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在乳腺癌治疗效果相似,但能有效减轻治疗的负面作用,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准根治术

乳腺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之一。1894年Halsted确立标准乳癌根治术来针对治疗乳腺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治疗,化疗手段以及放疗和手术治疗都在治疗乳腺癌方面有着很大的进展。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对于根治乳腺癌有着很大的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也有较高手术成功率。但是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整体美观,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有效减少这些不良效果。改良根治术不但可以减少术后后遗症,就临床效果而言和标准根治术效果相差不大,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为了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疗效影响,该院选择100例由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治疗方案及其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用2003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临床分期法作为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患者均为女性,且所有患者行常规妇科检查和身体检查,无特殊病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年龄分布在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1.4岁;癌肿分布均为单侧,其中左侧28例,右侧22例。乳腺癌Ⅰ期23例;Ⅱ期27例。观察组50例,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年龄分布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1.5岁;癌肿分布均为单侧,其中左侧25例,右侧25例。乳腺癌Ⅰ期21例;Ⅱ期29例。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同的护理,但对照组采用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即切除胸大肌、胸小肌、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而观察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根据肿瘤所在部位,结合患者乳实际状况进行设计,一般取月牙形或者纵梭状切口。肿瘤边缘与切口最少相距3 cm。采用电刀游离皮瓣切开皮肤后,有利于术野干净,同时对无瘤操作起到帮助。皮瓣保留少许薄层脂肪组织,其游离的范围与标准根治术相同。从乳腺由下内向上外进行切除,同时将和乳腺连同的深面的胸大肌筋膜一同分离至胸大肌外缘下端。在这期间注意清扫胸大肌间的淋巴结。接下来向外拉紧已经翻起的乳腺,并向内牵拉胸大肌和胸小肌。以胸大肌外缘和乳腺组织的分界处为界,纵向切开,清除肌间的淋巴组织和脂肪。在整个分离操作中,需防止损伤胸肌神经及血管。切断并结扎所有由锁骨下静脉入胸处起沿锁骨下静脉下缘的向下的分支。切除胸小肌前,清除腋静脉周围的淋巴和脂肪组织,并去除肩胛下肌群筋膜。在切除胸小肌和清除腋下淋巴结时,保护好胸神经外侧支、胸背神经、肩胛下血管和胸长神经。采用负压吸引冲洗手术创面。术后患肢取内收位,并以胸带进行加压包扎,在患者腋下以一胶管引流。术后一周内,每日需重新包扎胸带,保证检查皮下、腋下无积液。

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可根据适当情况进行化疗或放疗,防止癌细胞扩散。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术后五年以上生存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五年以上生存率;②观察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并比较。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5年以上生存率的比较

可以发现观察组生存率为90%,较对照组92%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五年以上生存率的比较

2.2对于术后并发症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100例患者,可以发现对照组在各项术后并发症上明显多于观察组,特别是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和伤口感染等方面差异较大。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病理方面而言,乳腺癌是因为在致癌因子作用下乳腺上皮细胞产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生失控,出现恶性无序增生,挤压并侵蚀了乳腺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腺的正常结构。目前而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自1894 年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以来,由于效果显著,已有大量病例通过Halsted根治术得到治愈。就目前而言手术切除治疗乳腺癌仍是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但乳腺癌根治术逐渐趋向于限制性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陈朝阳的研究表明,采用改良型手术时并发症率显著少于标准术(P<0.05),但两组2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病变情况不太严重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改良根治术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这与我们得出的结论相同。

通过该研究可以发现,实验5年内的9例死亡者中改良根治术5例,标准根治术4例(P>0.05),结果表明死亡与手术方式关联不大。对于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观察组皮瓣坏死2例,皮下积液3例,伤口感染1例,上肢水肿2例,肌肉坏死1例,发病率为18%,而对照组皮瓣坏死4例,皮下积液7例,伤口感染7例,上肢水肿1例,肌肉坏死3例,发病率为44%,从结果数据而言,改良根治术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与于刚的研究结果大体上保持一致。乳腺癌根治术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就控制癌细胞转移起着很大作用。但由于标准根治术切除组织较多,创口大,同时考虑到患者本身的身体与心理因素等原因,标准根治术造成术后相关并发症可能性较大,间接影响了手术质量。但改良根治术较标准根治术手术而言操作简单,创伤小,保留了患者的胸大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获得良好的胸廓外形和肢体功能,且两种手术方式在五年存活率上基本相同。所以因此临床上可用改良根治术来替代标准根治术。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老年患者,或者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不宜行标准手术者。虽然根治术能切除大部分病变组织,但仍存在少许病变细胞,有可能发生转移,故术后仍需精心护理,并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放疗化疗。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根治术能达到采用标准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同时对于病变情况较轻的患者而言,改良根治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墨林,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化疗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18-119.

[2]张志勇,丁菊花,吴坚.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15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58-59.

[3]周启军.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演变与进展[J].右江医学,2010,38(3):353-355.

[4]曹旭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技巧[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 (2):99, 102.

[5]于刚,李庆凤,王绍朋,等,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近远期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321-322.

[6]Miller LA. Second ipsilateral breast cancer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ery,1997,121 (1):109.

[7]赵紫彪.改良根治术应用于乳腺癌中治疗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 2010,7(3):99, 102.

[8]陈朝阳.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3,3(3):213-214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versus Standard Radical Mastectorny for Breast Cancer

WANG Wei, BAI Wen-ho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Zhangqiu MCH Hospital, Zhangqiu, 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ith that of standard radical mastectorn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October 2014 were randomiz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in each, in whic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nd standard radical mastectorny was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90% vs 92%.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8%,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has the similar therapeutic effects with standar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but it is of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Breast canc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Standard radical mastectomy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096-02

[作者简介]王伟(1970.1-),男,山东章丘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外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5-04-27)

猜你喜欢
改良根治术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根治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临床疗效评价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对比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