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效果探讨

2015-05-27 10:33陆凤琴宋为霞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护理部江苏盐城4700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江苏盐城4005
中外医疗 2015年21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应用舒适护理

陆凤琴,宋为霞.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护理部,江苏盐城 4700;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江苏盐城 4005

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效果探讨

陆凤琴1,宋为霞2
1.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护理部,江苏盐城224700; 2.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SAS、SDS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93.3%,明显大于对照组(72.0%,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舒适护理;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对收治各类危重症患者加强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院内单位,该病房患者一般病情较重,且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虽然多数患者在该病房时间相对较短,但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根据相关研究发现,ICU患者多存在生理、心理等不适应现象,进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甚至悲观厌世。因此,对患者加强护理非常重要。为研究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该院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 年11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16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3年6月—2014年11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收重症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应治疗后意识、听力、语言功能等恢复正常,并自愿配合接受护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0~85岁之间,平均年龄(61.35±10.34)岁,其中脑出血患者7例,颅内损伤患者20例,慢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8例,复合伤10例,骨折7例,脑梗塞4例,大手术术后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药物中毒3例,其它13例;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32~85)岁之间,平均年龄(62.37±10.64)岁,其中脑出血患者7例,颅内损伤患者18例,慢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9例,复合伤10例,骨折9例,脑梗塞5例,大手术术后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药物中毒1例,其它13例。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内容,主要包括保证病房卫生,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等内容;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如下

1.2.1心理护理由于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性,患者处于被各种仪器包围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家属不能在床边陪护,且大多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发病突然,突如其来的病情使患者多无思想准备,且一般均使患者难以接受,间接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甚至悲观厌世[1]。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充分了解患者不同心理并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还应指导患者积极调整自身情绪,用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进而加快康复进度[2]。

1.2.2环境舒适护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并可适当的摆放少量鲜花和人造花草等,为患者创造一种家庭的氛围,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病床间可采用淡蓝色隔帘隔开,光线柔和,减轻强光刺激,以稳定患者情绪[3];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院噪音最强烈的场所,极易使患者产生超负荷现象,不利于临床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确保在不影响日常治疗操作的前提下,将各种医疗设备、设备声音调整为最低状态,或暂时性的关闭目前尚不使用设备,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4];运用音乐疗法,适当为患者播放一些轻音乐,不仅可起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的作用,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镇痛、镇静的作用[5-6]。

1.2.3生理的舒适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大多病情危重,疼痛、恶心、呕吐、进食困难等是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对疼痛剧烈患者应切实、迅速止痛,如遵医嘱给予吗啡肌肉注射等[7];对恶心、呕吐的患者枕边铺好布垫,备好痰盂,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使患者感觉到舒适;对存在进食困难的患者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同时注重营养,在进食时保证患者体位舒适,颈部轻度弯曲,尽量取半卧位或抬高头部45°以利于咽下运动[8];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常采用的治疗性操作,对行机械通气患者提高吸痰和体位的舒适度,在气体吸入之前,对气体进行湿化加温处理,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并在患者排痰期间拍打其背部,或给予雾化吸入处理;同时,叮嘱患者多喝水,这样可加快痰液排出进度[9];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进出病房动作轻柔,进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另外,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闭上眼睛,戴上耳机以促进患者的睡眠,保证患者正常的睡眠周期,对严重焦虑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10]。

1.2.4气管插管护理临床针对气管插管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格外耐心,耐心向患者解释气管插管作用、重要性,并耐心鼓励患者接受这一插管处理,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由于气管插管刺激性较大,极易增加患者口腔分泌物,影响患者吞咽功能,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残留物,并按时护理口腔,每天至少2-3次,这样可保证口腔清洁度;检查患者牙垫放置位置是否合适,若出现不合适现象,应立即更换放置位置;当然,即便牙垫位置放置合适也应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位置,以免长时间压迫损伤口腔黏膜;气管固定过程中需确保固定带松紧度合适,只插入一个手指即可;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切口位置是否渗血、液体渗出现状,保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对于需辅助呼气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确保呼吸机管道畅通、牢靠固定、松紧度适应,以便有效减少呼吸机管道强烈牵引带来的不适应现象。

1.2.5留置尿管护理留置尿管患者清醒时常自诉有尿意,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现有尿意是由尿管刺激导致,尿意已进入尿袋;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考虑是否拔除该尿管;若医生观察后仍需要留置尿管,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留置尿管重要性,以便获得患者配合;尿管留置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尿管放置位置,一般来说,应将尿管放置在患者大腿内侧,这样不但便于患者翻身,还可减少患者尿感。

1.2.6疼痛护理临床针对自诉疼痛患者应积极寻找疼痛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处理,情况允许患者可在医嘱下使用合适药物;针对病情不允许使用止痛药物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该原因,并轻柔按摩患者疼痛部位,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或借助音乐、电视等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度。

1.2.7吸痰护理若临床护理期间发现患者出现呛咳、无法咳出痰液等现象,应给予针对性吸痰处理。吸痰前期吸氧2~3 min,确保动作轻柔,每次吸痰时间在15 min以内;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面部表情等,一旦吸痰过程中出现憋气、紫绀现象,应立即停止吸痰活动并给予吸氧处理。

1.2.8体位护理对于活动严重受限患者,护理人员应每2~3 h帮助患者翻身1次,取平卧位、侧卧位反复性交替,患者侧位期间借助柔软枕头垫高患者背部,保护其关节功能;同时,针对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肢体状态等,从而判断该患者是否具有更换体位需求;更换患者体位后还应耐心询问该体位是否舒适,以便及时发现舒适体位;另外,护理人员还应按摩患者受压部位、轻柔拍打患者背部、按摩患者四肢等,进而确保患者时刻处于舒适状态。

1.3观察项目

①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标准:用医院自制焦虑、抑郁评分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抑郁;②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标准: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5~90分为基本满意,8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该研究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该研究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期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对(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对(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研究组对照组组别54.9±7.5 53.8±7.6 (39.2±6.5)*#(46.2±7.5)#52.3±5.6 52.2±5.5 (38.2±4.8)*#(45.9±4.6)#焦虑护理前 护理后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8%、7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指通过各种有效操作愉悦患者生理、心理等方式,让患者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患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治疗性操作,而是更注重护理工作对自身舒适感的满足[10]。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护理人员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发生,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各方面的舒适护理,以促进疾病的更快恢复。

在该研究中,将舒适护理应用到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中,结果显示,实施心理、环境和生理等各方面舒适护理的研究组其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和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分数为(39.2±6.5),对照组为(46.2±7.5);观察组抑郁分数为(38.2±4.8),对照组为(4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的结果和其他学术论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而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对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而护理满意度是反映优质护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价,可更好的反应护理质量[12]。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建春.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患者提高生命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2):339-340.

[2]蔡丽梅.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2063-2064.

[3]王婷.重症监护室患者82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109-110.

[4]刘晓俊.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17-218.

[5]刘慧霞.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价[J].北方药学,2013,10(3):168-169.

[6]周秋英.重症监护病室(ICU)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24(23):157.

[7]李剑萍,廖素清.重症监护病房中舒适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680-681.

[8]杨丽华.舒适护理对ICU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5):576-578.

[9]谭兰英,陈晓华,何梅,等.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6上旬刊):314.

[10]姜艳春.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l2(4上旬刊):85-86.

[11]张宏,朱先君.舒适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16 (6):409-410.

[12]孙惠新,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6):112.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 Care on ICU Patients

LU Feng-qin1,SONG Wei-xia2
1.Nursing Department, Jianhu County TCM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700 China; 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Yancheng City No. 1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00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fort care in the ICU. Methods 160 cases admitted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Nov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usual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comfort care based on the usual care.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SAS and SDS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tudy group(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i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much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3% vs 72.0%) (P<0.05). Conclusion For ICU patients, comfort care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effect,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ICU; Comfort care; Clin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146-03

[作者简介]陆凤琴(1971.5-),女,江苏建湖人,学士,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收稿日期:(2015-04-22)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应用舒适护理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