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2015-05-27 10:33牛勇爱山西阳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山西阳泉045000
中外医疗 2015年21期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临床

牛勇爱山西阳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山西阳泉045000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牛勇爱
山西阳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山西阳泉045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脑梗死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检测2013年4月—2013年12月200例在该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的血清CRP及不同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对比分析,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和血清CRP的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预后;临床

脑梗死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病残率、致死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梗死的发病率已升至世界第一位,是美国的两倍[1],故明确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非特异性炎症。炎性反应可引起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和血管的闭塞。粥样硬化形成的炎性反应对于脑梗死具有重要作用[2-3]。该研究通过检测该院2013年 4月—2014年2月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例200例及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例血清CRP的水平,了解血清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随着病情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成为后期的治疗和判定恢复程度的重要生物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死组200例,均为该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标准[4],并经头部CT及MRI扫描证实。男120例,女80例,年龄41~80岁,平均(63.2±3.5)岁。正常对照组100例,系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男60名,女40名,年龄40~78岁,平均(62.4±6.3)岁。全部病例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大动脉炎、血液系统疾病,感染,创伤或手术(4周以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其他可能影响血清CRP水平的疾病。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清CRP的检测梗死组住院后和正常组清晨进行空腹静脉抽血3 mL待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CRP,仪器为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并计算结果,正常值0~5 mg/L。

1.2.2梗死病灶测量按照Pullieino公式计算脑梗死面积的大小,MRI或CT扫描阳性(体积=长×宽×层数/2),取其平均值,将其分为大、中、小三型,其中<5 cm3为小梗死组(78例),5~10 cm3为中梗死组(76例),> 10 cm3为大梗死组(46例)。

1.2.3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依据国家脑神经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为3组:轻(0~15分)、中(16~30分)、重(31~45分)。轻型80例,中型68例,重型52例。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的血清CRP的平均含量(14.32±4.28)mg/L,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含量(1.81±1.24)mg/L,t=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的测定(±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的测定(±s)

研究组(n=200)对照组(n=200)组别14.32±4.28 1.81±1.24 CRP(mg/L)

2.2不同梗死面积患者CRP水平的比较

不同梗死面积患者的血清CRP对比分析,小梗死组含量(6.31±4.78)mg/L,中梗死组含量(13.81±3.26)mg/L,大梗死组含量(19.26±4.75)mg/L,急性脑梗死梗死面积和血清CRP的水平呈正相关,不同梗死面积组相互比较,r=0.527、0.4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的测定(±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的测定(±s)

小梗死组(n=78)中梗死组(n=76)大梗死组(n=46)组别6.31±4.78 13.81±3.26 19.26±4.75 CRP(mg/L)

2.3不同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

轻中重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对比分析,轻型含量(7.81±5.82)mg/L,中型含量( 14.42±4.35)mg/L,重型含量(20.16± 5.75)mg/L。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和血清CRP的水平呈正相关,不同型相互比较,r=0.468、0.5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是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轻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比较(±s)

表3 轻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比较(±s)

轻型(n=80)中型(n=68)重型(n=52)分型7.81±5.82 14.42±4.35 20.16±5.75 7.24±3.82 20.68±4.52 36.62±3.76 CRP(mg/L) 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分)

3 讨论

该组资料研究组的血清CRP的平均含量(14.32±4.28)mg/L,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含量(1.81±1.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CRP在脑梗死疾病中的作用明显。不同脑梗死面积血清CRP对比分析,小梗死组含量(6.31±4.78)mg/L,中梗死组含量(13.81± 3.26)mg/L,大梗死组含量(19.26±4.75)m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梗死面积越大,CRP水平升高的越明显,即血清CRP的浓度与急性脑梗死的面积呈正相关。在不同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对比分析中,轻型含量(7.81±5.82) mg/L,中型含量(14.42±4.35)mg/L,重型含量(20.16±5.75)m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血清中CRP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机体内的炎症程度;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和血清CRP的水平呈正相关,不同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血清中CRP含量的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加重,影响到血管的功能,直接影响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5-6]。有报道显示[7-10]血清CRP峰值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与生活能力负相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正相关,与该文的研究相符。研究提示我们可用血清CRP的含量判定患者脑梗死的程度,在发病早期时,因CT无法明确显示病灶,可通过该指标越高,梗死面积越大等指标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CRP的水平变化表明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慢性受损过程,已成为判定中枢神经受损的重要指标,现临床上常用来判定病情的发展程度以及病情的发展状况,已成为后期的治疗和判定恢复程度的重要生物指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RP水平的变化表达了血管内皮细胞有一个持续存在的慢性受损过程,在这个慢性过程中可能诱发急性脑梗死,为判断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程度提供了定量信息。

综上所述,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参考文献]

[1]Jia Q, Liu LP, Wang YJ. Stroke in China[J].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0(37):259.

[2]谭必春.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3(31):100-101.

[3]涂志兰,黄东雄.不同脑动脉的炎性因子表达和粥样硬化形成及其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J].临床神经疾病杂志,2013,26(3):236-237.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146-153.

[5]郑宏忠.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614-3615.

[6]陈灵敏,李长如,王洪波,等.浅析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变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3):317-319.

[7]李文辉.CRP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14):56-58.

[8]苏平,陈玉湘,黄静,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3):165-166.

[9]刘玮,赵瑞敏,陈大伟,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 35(22):11-13.

[10]朱海清,康平,胡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47-2748.

(收稿日期2015-04-20)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 of Serum C Reaction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NIU Yong-a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eurology, Shanxi Yangquan co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Yangquan, Shanxi Province, 04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erum C 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diagnosis valu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200 cases were selected which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 the study group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pril 2013 to December 2013, in the same period,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dical health were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erum CRP level and the defection degree of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of average serum CRP leve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atient’s serum CRP of different infarction area and different type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efection degree of nerve function and serum CRP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RP and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t can be increased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CRP level can reflect the degre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gnosis; Clinical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185-03

[作者简介]牛勇爱(1973.4-),女,山西阳泉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猜你喜欢
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临床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