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05-27 10:33张元波泰安市中医二院放射科山东泰安271000
中外医疗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张元波泰安市中医二院放射科,山东泰安27100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元波
泰安市中医二院放射科,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它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分别设置为CT诊断结果以及X线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从该研究结果可得,CT诊断患者中检测出关节面压缩坍塌患者数为54例,检测出关节面分离患者数为62例,检测出关节面骨块在3块以上患者数为49例,检测出骨折伴有下尺桡半脱位患者数为57例,检测出桡骨缩短患者数为68例,检测出尺偏角改变患者数为70例,CT诊断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X线诊断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应用CT诊断法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的诊断率,并且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细的临床资料,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肝部分切除;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

桡骨远端关节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疾病,该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一般在骨折患者中有大约1/5患者是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桡骨远端关节骨折不仅伤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利用放射诊断法诊断桡骨远端关节骨折疾病已经成为临床上一重要研究方向。现为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整群选取该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报告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分别设置为CT诊断结果以及X线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75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在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64±2.34)岁,其中左侧受损20例,右侧受损30例,双侧受损25例。

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自愿参与该研究并对该研究具有知情权。

表1 比较CT诊断组患者以及X线诊断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下诊断结果的差异性

1.2一般方法

患者先采用CT扫描检测法,先进行CT扫描时实施桡骨远端冠状位以及矢状位,而且需保证两层之间间隔在2 mm左右,若情况特殊也可以使用1 mm,部分患者需要加照水平位片。患者再采用X线检测法,患者均在腕关节的正侧位置拍X线片[2]。

1.3观察指标

比较CT诊断患者以及对X线诊断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下诊断结果的差异性,比较不同方法下患者检测结果中关节面压缩坍塌、下尺桡损伤、关节面分离、桡腕关节半脱位等等的差异。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患者的检测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结果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CT诊断组患者以及X线诊断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下诊断结果的差异性。从该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检测出CT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显著高于X线诊断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发现及认识,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医学研究者提出了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概念并将此作为一种疾病开展研究。随后,70年代有学者明确提出了腕关节创伤性不稳定的概念,且划定了该疾病的范围患者在腕部受损后出现腕部的骨结构排列异常等。而且将腕关节创伤性不稳定分成了4个类别掌屈不稳定、背曲不稳定、背侧半脱位以及尺侧移位[3]。近年来,随着骨科医学的发展,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定得到了相关研究者更为广泛的重视。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医生经常将治疗的重点放在患者的骨折损伤上,且将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均归因于骨折损伤,而对腕关节不稳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使得腕关节不稳定可能成为长期存在的并发症[4]。针对这种情况的存在,首先骨科医生应该对腕关节不稳定建立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掌握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要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然后,在治疗桡骨骨折的同时兼顾腕关节不稳定的矫正,避免患者在骨折损伤愈合后存留腕关节不稳定的后遗症[5]。

桡骨远端骨折引发腕关节不稳定出现的机制,桡骨远端关节的内骨折使得关节面的完整性被破坏、倾斜角的角度被改变以及腕关节的骨性结构出现异常,上述因素是导致腕关节不稳定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骨折造成腕部韧带损伤而引发腕部骨结构异常同样会造成腕关节不稳定。

目前,医务人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主要侧重于骨折的治疗,往往会忽视其韧带的损伤。此外,医生由于对腕关节不稳定缺失足够认识和重视,以至于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造成腕关节不稳定残存或引发更为严重的创伤性骨关节疾病。腕关节不稳定的诊断可通过其临床表现患者的腕部握力、背伸以及掌屈等的异常。同时,还可借助X线片诊断腕关节不稳定通过测量舟月骨角、头月谷角或测量桡月骨中轴线等等。在魏从全[1]等人的研究中,也通过对患者分别实施CT检查法以及X线检查法,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所以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综上而论,进行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的同时必须警惕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定的存在,放射诊断是诊断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有效方法。治疗骨折损伤时兼顾腕关节不稳定的矫正,使患者避免留下该后遗症。CT诊断组患者中检测出关节面压缩坍塌、关节面分离、关节面骨块在3块以上、骨折伴有下尺桡半脱位、桡骨缩短、尺偏角改变的患者数分别为54例、62例、49例、57例、68例、70例;而X线诊断组患者中检测出关节面压缩坍塌、关节面分离、关节面骨块在3块以上、骨折伴有下尺桡半脱位、桡骨缩短、尺偏角改变的患者数分别为35例、41例、32例、35例、39例、43例。从该研究结果中可得,CT诊断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诊断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应用CT诊断法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疾病的诊断率,并且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细的临床资料,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魏从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6,7(5):297-299.

[2]王权,楼险峰,徐三中,等.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C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7):593-597.

[3]李光旭.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5):44-45.

[4]殷渠东,孙振中,顾三军,等.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分型分类和临床特点[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2):2236-2240.

[5]王西迅,李钧,陈旭辉,等.桡骨远端及尺骨茎突骨折手法整复后尺神经卡压于尺骨茎突骨折端1例[J].中国骨伤,2014,27(2):167-168.

[6]张迪虎.CT检查对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诊断价值探究[J].医学信息,2014 (5):475-476.

[7]谭仲伦,郭晓婷,卢健志,等.X线平片在Barton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32-2133,封2.

[8]管东辉,李国柱,谢进,等.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的影像学表现与治疗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6):526-527.

注:与X线诊断组相比,*P<0.05。

Clinical value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 of the Distal Radius Joint and the Diagnosis of Unstable Radiation of wrist Joint

ZHANG Yuan-bo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aian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an,Shandong Province,27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diagnosis of wrist joint instability in the fracture of the distal radius. Methods 75 cases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with carpal instabilit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uring 2012 September to 2013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using CT and X rays, and compare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CT diagnosis of patients result showed that 54 cases were the articular surface collapsing, 62 cases were separation of articular surface, 49 cases were articular surface block more than 3, 57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al radioulnar dislocation fracture, 68 cases were radial shortening and 70 cases were changed the ulnar deviation, CT diagnosi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X-ray diagnosi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diagnosis method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 and can provide more detailed clinical data for the clinicians,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Partial hepatectomy; Bile duct stones; 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190-02

[作者简介]张元波(1968.7-),男,山东泰安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放射诊断。

收稿日期:(2015-04-23)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