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先得是好老师

2015-05-30 00:37马志响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头职业化资格

马志响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笔者认为,外行不宜当校长。校长不从一线教师中来,很难回到一线教师中去,很难“接地气”,很难从基层教师的角度去换位思考问题,很难倾听一线教师的内心想法,很难体恤教师的艰辛,难懂教师的苦、教师的累、教师的追求,很难想一线教师之所想,急一线教师之所急,亦就很难实施“人本”化管理。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任职资格提出明确要求,很好地回答了“校长究竟應该由什么样的人来做,什么人才有资格当校长”的问题,积极有效地推动校长的职业化建设。校长专业化发展意味着校长走向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品牌化。校长作为有特定资格要求,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并不是任何人都可承担和胜任的。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就意味着大、中、小学校长应当成为像法官、律师、医生那样的社会精英人才,成为教育管理专家,成为专家型校长,实现“教育家办学”。

国外在校长任职资格方面皆强调校长应具备教师资格,强调专业出身,注重经历和经验。美国、日本及欧共体的绝大多数国家,均要求校长具备教师资格并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其中德国的情况最为典型:德国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从具有10年教龄的正式教师中选拔,且还要在两次教师国考中获得优异成绩并且在实际的教师岗位上连年表现突出者,才有希望成为一名校长。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注重“专业出身”,学校管理者的成长路径通常要经历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几个层次。

此外,不少国家还要求校长具备高学历,重视校长的行政工作经历。德国更是明确规定:在担任校长之前,必须经过助理校长这一实际行政管理工作岗位的考验。日本则要求:校长要具有两年以上的教头(协助校长工作,通常主管教学)或相当于教头的职务经验。而教头要从事教育工作20年以上,担任过主任等职务,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从事行政管理的素质及能力等要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给教师的建议》被称为“活的教育学”。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只有精益求精,每天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技巧,只有把教学和教育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常年做班主任工作,并天天坚持听其他教师的两节课……可以说,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经历和经验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财富和成就的基石。

被誉为“现代孔子”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是从一名优秀一线教师、班主任一步步成长为校长、局长,并成就斐然。尽管工作角色在改变,担当的职务在改变,而他的心,却一直钟情着那神圣的三尺讲台,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正是这种默默的一线耕耘成就了魏书生的职业辉煌。

可见好教师成就好校长,好校长成就好教育。我们呼唤教育家、专家型校长办学,就是呼唤内行人(大师、大家)“掌门”,让有思想、有理想、有志向、有情怀、有才干的行家里手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专业人才“近水楼台先得月”,让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并以此破解“钱学森之问”。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猜你喜欢
教头职业化资格
黄伟芬: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2023年,这四类考生拥有保送资格
谁打翻了洪教头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王佩珊:通信站的“魔鬼教头”
对比之中见个性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