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中原公司失火案新探

2015-05-30 18:39范庭卫
北京档案 2015年9期
关键词:杨维王府井北平

范庭卫

关于20世纪30年代王府井中原公司失火事件,在一些回忆文章中虽有提及,但是对于事发的时间、地点、原因,交代不清。或者说法不一致,或者叙述不详。笔者在北京市档案馆查到1938年“北京特别市警察局关于中原公司被不法之徒纵火一案的训令”一则档案,走访了参与此事人员的后人,对这起失火案有了新的了解。笔者拟根据发现的史料对此事件做较为详细介绍。笔者认为,这起事件是由北平地下党领导组织,在北平沦陷后不久发动的一起抗日爱国行动,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中原公司是天津中原公司在北平开设的分店。天津中原公司创办于1928年,地处天津日租界。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原公司在平津一带已建立起商业声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三省,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华北作为抗日前沿阵地,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各地反日情绪高涨,民众纷纷抵制日货,“一起不买不卖不用日货,不为日本人工作”。天津的日租界变得冷落萧条,地处其中的中原公司经营濒于瘫痪。鉴于北平市场相对稳定,而且除东安市场外没有大型商店,中原公司遂于1934年在北平王府井大街开办分店,地点位于王府井大街路东48号,即现今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位置。在20世纪30年代,北平中原公司是王府井大街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店,当时有两层楼房,面积约600平方米,所售商品以日货居多。当时坊间传闻北平中原公司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的产业。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沦陷区的民众,不愿做亡国奴,采取各种形式与日伪进行斗争。纵火焚烧物资,致使日伪遭受重大损失,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是沦陷区人民经常采用的一种斗争方式。根据日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的记载:自卢沟桥事变后,“大大小小的纵火事件,不胜枚举”。[1]其中,对日伪产生重大震动的有东北爱国志士组织的“抗日放火团”的活动,以及1940年8月27日锄奸团组织实施的天津日租界里的中原公司爆炸焚毁事件。[2]

王府井中原公司的失火事件,先前未发现见诸文字的原始记录。关于事发时间,回忆文章说法不一。如《王府井杂记》一文,认为是1936年;《天津中原公司概述》一文,认为是1939年。[3]“北京特别市警察局关于中原公司被不法之徒纵火一案的训令”这则档案中记录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失火范围。事发时间是1938年9月27日夜零时15分。起火范围不仅限于中原公司,邻近的三义洋行、中日文化委员会、南满洲铁道会社印刷局,同时发生火警。事后,伪警察局和日本宪兵队对此做了调查。由于中原公司全部被焚毁,找不到任何纵火证据,只在附近的科学图书馆和三义洋行发现“有时间性之引火物”。因此,推断中原公司被人投放了“时间性引火物”。[4]事发前中原公司在永安保险公司投保商品火险三十余万元。事发后永安保险公司认为火灾有可疑之处,意图拒绝赔付。几经交涉,最后因商品全部被焚毁,在中原公司找不出物证,保险公司不得不向中原公司做了赔付。除了中原公司全部被焚毁,附近的日伪机构被焚烧,9月26日夜,还发生了日军小林部队的岗卫被斩杀事件。连续两天发生的事件,使日伪当局处于惊恐之中。9月27日上午全市戒严,直到11点才恢复交通。[5]

关于这起失火事件的组织参与者,当时的伪警察局并未侦破。新中国成立后对这起事件的回忆文章,只指出“听说是抗日爱国分子搞的”,[5]未能明确说明组织参与者的身份。心理学家丁瓒先生生前曾和其子女谈起这起抗日行动。笔者通过走访丁瓒先生的长子丁守一先生,对这起事件的组织参与者有了更多了解。

丁瓒(1910-1968),著名心理学家,出生于江苏省通州(现江苏省南通市)。1927年9月,经刘瑞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36年间,因从事革命进步活动被关押在苏州反省院。1936年被保释后,复学并毕业于中央大学心理学系。同年9月,至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脑系科攻读研究生,师从脑系科主任美国精神病学家雷门(R.S. Lyman)教授。

在王府井中原公司失火事件中,丁瓒接受了杨维分配的任务,参与了此次活动。杨维(1912-1964),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和丁瓒一同被关押在苏州反省院,1936年获保释。1936年12月,杨维参加“民先队”工作,受委派担任北平民先队组织部长。杨维向丁瓒交代了任务,计划爆炸王府井中原公司。实施爆炸计划需要大量纯甘油,而纯甘油控制很严,采购不但困难,而且容易暴露行动。杨维要求丁瓒设法从协和医学院搞到甘油。到了约定的时间,一位自称姓钱的病人,左眼包扎,到协和门诊部从丁瓒手里取走大瓶甘油。丁瓒生前还讲述,同在协和学习化学的刘培楠,帮助制成了炸药。刘培楠(1912-1991),著名化学家。1937年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进修,师从吴宪教授。当晚,丁瓒听到强烈的爆炸声,闻讯中原公司失火,得知行动取得了成功。

事件的参与者后来离开北平,转赴内地为抗战出力。1939年,刘培楠离开北平,先后在昆明中正医学院、贵阳医学院任教。新中国建立后,刘培楠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后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任生化研究室主任。1941年,丁瓒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奔赴抗战前线。1942年初,在重庆担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心理卫生室主任。新中国建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杨维离开北平后,到山西临汾领导同蒲铁路工人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包头钢铁公司经理、冶金部办公室主任。

显然,这次失火事件是地下党领导组织的,由包括协和医学院学生参与的,针对日寇的抗日爱国行动,这次行动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参考文献:

[1]齐武.中国工人运动史第5卷: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211

[2]李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331

[3]史斯闻.天津中原公司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集第16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124-125

[4]平中原公司焚毁.新华日报,1938:10.2.

[5]吴逸民,米永一.王府井杂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市东城区文史资料选编第3辑,1992:58

(图片资料来源: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图书馆)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杨维王府井北平
北平的秋
十路大军进北平
王府井暴涨200%,能洗去“内幕交易”的嫌疑吗?
十路大军进北平
想北平
洛阳王府井购物中心照明设计欣赏
《难忘王府井》:藏书家姜德明的报人情缘
杨维松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