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2015-05-30 10:48严明喜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柱础窗棂娄底

严明喜

随着岁月的日益变迁,历史的发展,娄底古民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如屋顶上造型各异的脊饰,单调的门窗上与众不同的窗格花纹样式,梁、柱上简洁而又富有特色的造型等。装饰造型是娄底古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娄底古民居的装饰整体上简洁、质朴,以实用为主,较少有夸张、华丽的装饰构件。

娄底地处湘中,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传统浓厚的地方,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特色的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日益变迁,历史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如屋顶上造型各异的脊饰,单调的门窗上与众不同的窗格花纹样式,梁、柱上简洁而又富有特色的造型等。装饰造型是娄底古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娄底古民居的装饰整体上简洁、质朴,以实用为主,较少有夸张、华丽的装饰构件。装饰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的主要空间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构架装饰

娄底古民居中的木构架是构架装饰中的重点。其架上的装饰处理繁简得当,既保留了构架自身的整体感,使构架结构逻辑清晰,又不失华丽细致,增加了构架的装饰性。木柱是构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娄底古民居中的木柱有圆柱和方柱两种,圆柱以光滑为主,一般不附以雕刻,方柱则在柱边做双弧形边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柱子与枋相交处是装饰最集中的地方,常使用各式挂落做装饰。柱子与挑枋之间会使用撑拱造型。挑枋与挑枋之间使用各种木雕装饰的衬板。在挑廊处,檐柱和墙面之间的穿枋做各种浮雕装饰。这些多种多样的装饰手法大大丰富建筑的檐下空间(如图1)。

门窗隔扇装饰

在建筑立面中门窗所占面积较大,容易成为的视觉重点,因此也就成了建筑装饰的重点,由于其数量多,它也是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之一,在湘中冬季霜期相对较短,气温不会太低。因此在民居建筑中的堂屋等公共地方一般做成隔扇门,这样不但有较好的采光效果,同时也使屋内开敞通透。隔扇门的高度不一,最高可做三米多高,宽度一般30-70公分不等。隔扇门通常会做满整个开间,一般做六扇或八扇,宽度根据堂屋的开间大小平分而定,隔扇门有五抹头和六抹头两种,一般以五抹头居多。隔扇门的格心一般做的很通透,通过棍条细致划分,纹样以 “亚”、“回”‘字形纹为主。绦纹板主要是木板,相对厚重,上而刻有动物花草图案等,题材内容十分广泛,除了少量的抽象装饰图案外,大多表现梅山地区人民群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集中反映了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健康、真诚、淳朴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其平安富贵的象征意义,。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平安如意”、“松鹤延年”、“喜上眉梢”、“龙凤呈祥”、“鱼跃龙门”以及“福”、“禄”、“寿”、“喜”等,裙板一般很少做装饰,单纯使用木板。在古民居建筑中面对天井的地方一般会做固定的木窗隔扇,在起到内外分隔的作用,同时又不会打断与天井内的视线联系。这种固定隔扇在下部做成隔扇门样式,立面分隔和它相同,只是不能开启。

娄底古民居建筑的层高一般都比较高,要做阁楼处理。在堂屋处的外立面上也相应地分成了两层,通常下层多做隔扇门,在阁楼层则做固定的隔扇窗与下部隔扇门相呼应,这种隔扇窗对称布置,花样较多,由窗棂分隔成各式图案,一般以冰裂纹、回纹、万字纹等纹样为主。

娄底古民居中的窗子多为固定窗,通过窗棂的不同分隔多样变幻,构成窗棂的样式多种多样。在窗棂与窗棂之间嵌以小块木雕,其雕刻精细,以动植物图案为主(如图2-3),和窗棂结合共同组成花样繁多的窗扇。一般固定窗多采用矩形,除此之外在建筑的局部更多使用八角形的窗,这种窗的花纹更灵活多变。

娄底古民居中的大门一般为双扇木板门,有的漆成朱红色,门板表面平整,一般不做其他装饰。根据使用的位置不同,大门的门宽也不同。朝门处的大门是建筑中最宽的门,这扇门有时会在外部用金属片密致排列,在门板下部订成规则的图案,起到加固外门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柱础装饰

柱础,又称“柱顶石”,是传统建筑中承托柱子的基础,其作用是将柱身的荷载分布在地上较大的面积上,以减缓木柱因受力而下沉的速度,同时也防止地面上水的侵蚀等对柱脚的破坏。柱础是娄底古民居中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娄底古民居中,不同建筑的柱础式样一般皆不相同,就是在同一建筑中,也会因为使用位置的不用而有所不同。娄底古民居中的柱础高度一般在45cm左右。其形状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在柱础上的刻饰复杂多样,纹样有莲瓣、云纹、花卉、卷草、鸟兽等多种题材,取其吉祥的寓意(如图4-5)。

屋面装饰

娄底古民居的屋面一般都由小青瓦覆面,整体看上去略显单调,但通过对屋脊的装饰处理后,屋面增添了点睛之笔,整体具有了一定的装饰特色。屋脊着重装饰中间段,屋脊正中的中花是屋脊装饰的主要地方。以灰塑做各种造型,主要有莲花、宝瓶,也有刻“福”字的,取其吉祥的寓意。各户均不相同,起着标识性的作用(如图6)。

院墙装饰

娄底古民居中的院墙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整体区分内外的分隔墙,另一种是宅内设在正、横屋尽端的封火墙。这两种墙上都很少开窗,给人高大厚重的感觉,但通过一些细节的处理,就使院墙整体生动活泼起来。封火山墙的翼角有些做成层层加高,比较精致的是做成动物雕刻的造型,如狮子、麒麟等(如图7),麒麟本是传说中的瑞兽,民间多数作为子孙的象征,寄托着对子孙后代能文武双全的厚望,整体出挑幅度小。有些做成尖尖的牛角状,这与当地的梅山文化有关,大熊山师公坛教的童君一郎金仙是由放牛郎成仙的,谁也不怕的坛主老子却怕放牛郎以及四月八日的牛王节,因此当地民居建筑在堂屋屋脊两端装饰的是牛角形(如图8)。在娄底古民居建筑两端院墙有一种独特造型的圆形窗装饰,装饰元素为龙、凤结合而成的“福”字造型,楚人爱龙,更爱凤。凤与龙并列,成为最高的吉祥神物(如图9)。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梅山文化背景下的娄底古民居装饰样式研究》(课题编号:13C44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柱础窗棂娄底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探析
江南窗棂文化在拼布服饰品中的运用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羊城快速通道
绍兴地区传统柱础样式演变及保护研究
最特别的旅行小贴士:寻找故宫里的窗棂
飞来一只小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