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水景与水景中的装饰艺术设计

2015-05-30 17:49张子儒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水景雕塑广场

张子儒

城市公共空间水景有许多类型,广场水景是其中一种,不管是什么类型,所有城市空间水景的构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以水为基调,然后配上其他元素。人类的聚集逐渐形成了城市,因此城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生态整体,其融合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城市的形成需要许许多多的要素,这些要素又需要各种各样的元素。

城市广场水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要素,其需要许许多多的因素共同构成,例如生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精神、物质因素。由此可见,对城市广场水景的研究其实可以看成是对水景与人之间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研究。笔者在研究了众多城市广场水景后,总结出了城市广场水景的几个特点:首先是广场水景的位置特点,必须位于城市广场中,其次是水景的形成特点,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最后是水景的功能特点,城市水景往往能够反映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精神、物质等需求。

城市广场水景观装饰设计的组成要素

1.水景雕塑

在城市的风景中,不乏水景雕塑,其广泛存在于交通路线或者是交通接口处,它属于景观雕塑种类之一。同时也是是景观中的视觉中心,在景观序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景景观具有怎样的效果取决于其结构中的雕塑和水景的组成效果。而一个失败的水景雕塑,不但不能对整个水景景观有所帮助,反而会将整个良好的景观特点给破坏掉。目前的水景设计研究中,还缺乏针对水景构成的雕塑和水景之间的研究。

从典籍和历史遗存中,可以追溯出水景设计与雕塑很久之前的历史。但是目前的资料无法得到而雕塑与水景结合最早的时间和案例。但是对于我国的秦始皇构建的兰池宫,其组成也包括了水景和雕塑,因此如果要追溯水景和雕塑关系的最早,那么秦始皇时期可以视为最早的雏形。除此之外历史上的许多有名建筑中都可以随处可见水景与雕塑的组合,如我国的圆明园、西方国家的水景景观等都是水景与雕塑关系的案例。

水景雕塑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水景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只有在设计时考虑到协调,才能使其发挥在环境中的点睛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考虑雕塑与周围元素(水景、绿化等)的材质、色彩和尺度的对比,调整好广场水景雕塑与广场空间界面的比例,把握雕塑的大小尺度,使得人们在广场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获得较好的空间视线。雕塑的装饰艺术价值不仅反映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内在的含义和展示真实的美。同时丰富雕塑造型,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观赏视角能欣赏到不同的雕塑表现形态。当一个美好的寓意、一种强烈的情感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它就能为人们所感受和理解,让人们从单一的外在形式的审美上升为精神境界的欣赏。雕塑的艺术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认同而更进一步得到肯定。如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的开元广场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玄奘等一代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为主题的大唐群英谱雕塑以九组雕塑群与现代化的水景系统、灯光系统、立体交通系统完美结合,多维再现盛唐风范。

水景雕塑具有悠远的历史,如果仔细观察和研究水景雕塑中水景与雕塑的组合形式,可以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三种主要的情形:

(1)雕塑为主,水景为辅

在这种情形下,水景具有的作用不是特别大,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其作为辅助形式的水景中,水景本身的特点被雕塑的造型等盖掉了,并但是正如油画中衬托静物的衬布一样,水景的特点将雕塑的造型有力地衬托了出来。此外,如果分析的角度是内容,水景的辅助对于雕塑来讲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突出。而两者这种组合方式犹如绿叶配红花,把雕塑比作红花,以此为中心,把水景作为绿叶,起到衬托的作用,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一般的游客在观赏水景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水景在此水景景观中的衬托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水景在此景观中的独特作用。

(2)以水为主体,雕塑作为水流载体或修饰出水口饰物

与上面表现手法相反的是,此种表现情形之下,雕塑成为了水的衬托,如果之前水景作为雕塑的衬托那样,作为辅助性质的雕塑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它对水景的效果有着点睛和升华的作用。从古至今有许多这样表现形式的水景景观,在这种形式中,雕塑一般是作为主体的水景的陪衬。如果说要找经典的案例,则我国的圆明园里面的十二生肖布置是典型的以水景为主,雕塑为辅。海晏堂前的水池是由堂前的石头鱼喷出的水与十二生肖的水流组成的。并且这种喷水的十二生肖会轮流在每一个时辰中进行喷水,而在正午十二点所有的十二生肖都会喷水出来,因此可以看出圆明园的这种设计的经典是名不虚传的。

(3)水景与雕塑互为因借,相得益彰

这种情况之下,水景和雕塑没有主次之分,两者相互融合,间断性地成主成次,人们在观赏的时间不同会产生对景观不同的感受水景,可以观赏水景,亦可以观赏雕塑,在观赏水景的时候,雕塑的形状等被忽略掉,在观赏雕塑的时候,水景的特点等也被无意中忽略掉。

2. 水景环境装饰小品

在技术不发达之前,人们一般在进行水景装饰的时候会用到的材料,包括植物,栈道,石头等,随着设计技术的提升,除了之前的装饰元素之外,还增加了灯光、喷嘴以及光纤等。

(1)山石。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必然是有山有水的,将植物、山石以及水等元素组成一幅虽是人工的产品,但无人工的痕迹的自然美景。在进行水体景观材料的选择时,山石的选择不能太大,应该选择较小的山石,这样可以制造出一种自然变换的情景,让人不会觉得具有太大的人工痕迹。

(2)动植物。水是生命之源,它为周围的野生动植物提供必要的食物养分以及生存场所。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有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主要包括水生动物、挺水植物(如芦苇、荷花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莼菜等)、水面浮生植物(如金银莲、睡莲等)等等。水景由于存在这些水生植物和动物而显得生气勃勃,此外,他们对于美化环境,提高保护动植物的力度以及净化水源等必不可少。

(3)水上设施。包括游乐设施和水上跨越设施两种。跨越设施包括交通、分隔空间、组景等需要而设计的栈道(步道)、索道、桥梁等,如颐和园十七孔桥、西湖断桥等等;此外,游乐设施还包含了游船和木筏等,这些对于景观的衬托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对景观起到辅助的作用,这些设施既具有实际的作用,供游客休憩,又能够起到对景观丰富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他们打破了堤岸平面连续的构图,对水面景观的分割有着重要的作用。

⑷小品建筑。一般的小品建筑中必不可少雕塑以及建筑物,其中雕塑主要给游客欣赏用,而建筑物主要给游客休息用,同时游客可以在建筑物中对周围的景观进行欣赏。建筑物如湖心亭、茶水室等。

⑸造景材料和设备。包括柱体、灯筒、喷嘴、音乐、以及灯管其他必要的设施等。

水景装饰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1.水景装饰艺术设计与文化意象的构建

水景装饰艺术的多样性包含了物质、精神和行为三个方面,在水景装饰艺术设计中,如何提取、保护与继承地域遗产文化景观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更要研究、发展和展望地域文化的将来,充分把握地域特点,以便用来指导当地景观艺术设计,提升地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使得当地公众的文化素质与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2.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水景装饰艺术设计的塑造

对于以地域文化为主导思想的水景装饰艺术设计,并不仅仅营造出的是个人的环境空间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唤醒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从而促进了不同社会层面的相互理解和交融,凝聚人们对社会的文化认同,使得社会上孤立的个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种"景观共同体"思想的出现,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 焕发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正是在水景装饰艺术中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结果。

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介绍城市广场水景与水景中的装饰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内容。人们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水景,那是因为水的独特属性,它们是自然资源中重要的一块,并且富有很大的灵动性,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关键,对水的景观布置也充分体现出一种人文的色彩。通过对水景装饰概念的探讨,将水与各种景色装饰放在一起进行组合,形成一幅动人的景象,这种景象同时也是符合我们人类观赏需求,符合我们对美的追求。 在众多的广场景观中,水体景观虽然只是其中一种要素,但是它同广场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它们各自变换,却又相互影响、制约,水体景观除了作为一种空间物质存在以外,还能反映不同时代的城市文化变迁,同时肩负着维护城市形象的强大使命。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猜你喜欢
水景雕塑广场
春天的广场
天音水景
布鲁塞尔大广场
天音水景
巨型雕塑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我的破烂雕塑
在广场上玩
写实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