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植物造景发展探讨

2015-05-30 17:49杨建华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造景生态化人性化

居住区植物造景应当遵循人性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本人认为居住区植物造景必然会朝着居住区植物造景人性化、居住区植物造景生态化、植物造景立体化、居住区植物造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居住区植物造景原则

居住区植物造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居住区群众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居住区的植物造景上,应当以人居住的舒适性为目标,遵循人性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

1.人性化原则

居住区植物造景应该以“人性化”作为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居住地的主体,居民居住的舒适度以及健康状态是居住区植物造景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居住区植物造景不仅要营造出人文环境氛围,还需要体现出良好的、适宜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人与自然和和谐生态圈。

2.生态化原则

除了“人性化”原则,居住区植物造景还需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即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特点,要关注居住区植物造景带来的生态影响。居住区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上的铁盒居住区周边现有环境,做好水平与垂直方向的空间搭配,在体现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体的和谐性。

我国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

1. 人性化设计理念不够深入

当前我国有一部分居住区植物造景存在着“以人为本”理念意识缺失的现状。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往往容易忽视“以人为本”的植物造景原则,很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2.生态效应功能不强

在我国的居住区植物造景中,有些居住区植物造景中忽略了生态效应的功能。有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会在居住区植入大量的假山、亭台等无生命的景观,植物造景却少的可怜,忽视了居住区造景设计中的“生态化”原则,没有做到居住区植物造景应当以植物作为主体,失去了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生态效应。

3.居住区植物造景缺少特色

缺少特色是当前我国居住区植物造景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居住区植物造景盲目跟风,毫无创新可言。同时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不考虑到居住区地理位置,植物的适应性等因素,一味的跟风,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结果反而没了自己的特色。

居住区植物造景发展趋势

本人认为居住区植物造景必然会朝着居住区植物造景人性化、居住区植物造景生态化、植物造景立体化、居住区植物造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居住区植物造景人性化

对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必将成为居住区植物造景发展的未来趋势。在上文中提到,“人性化”原则是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的首要原则,本人认为,所谓的“人性化”就是将人的主观需求、健康等作为植物造景设计因素,不仅实现居住区的居住功能,还要增加休闲、交流、运动等附加功能。

2.居住区植物造景生态化

人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环境,它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今大家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营造,更加注重居住区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生态化必将成为未来居住区植物造景的重要趋势之一。本人认为,居住区植物造景生态化指的是居住区内各个植物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形成独特的景观,并能够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按照适地适种、精巧新颖的原则充分体现出“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居住区植物造景立体化

在居住区植物造景的整体布局上必然会用平面造景向着立体化造景发展。屋顶绿化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是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四季青翠、清新宜人的。其绿化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顶住宅的室内温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热保温效果明显提高;保护建筑物免遭高温、紫外线等的损害,有利于延长其寿命;屋顶绿化还可净化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等。无庸置疑对于有建筑第五立面之称的屋顶进行绿化,是城市三维立体绿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环境景观的一大飞跃。

4.居住区植物造景多样化

植物是居住区惟一具有生命的要素,植物的多样性是居住区景观多样性的基础。构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植物群落,促进居住区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和可持续发展,在有限的土地和环境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应该成为居住区绿化的理论基础。

植物是毛,地形是皮。想要达到植物多样化,就需要在居住区植物造景规划中人工塑造适合不同植物生存的地形,来形成适应多种植物生存的人工小气候环境。地形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出不同的植物生存环境的手段,比如:湿地、水面、平地、起伏程度、坡度、坡位以及坡向等,它们通过改变肥、土、水、热、光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群落的生存发挥作用。微地形的起伏就可以创造背、向、阳、阴,加之理水的因素又会出现干和湿之间的差别。

时下的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模式大多采用“自然式”、“三株一丛”、“五株一群”的零星点缀方式,这是源于传统的自然山水居住区的种植设计手法。可事实上,在居住区规划中,应适当参照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生活型谱,利用植物群落结构上的成层、镶嵌、周期性的特点,将植物以群体集中的方式进行种植,最大程度体现出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多样化。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杨建华,男,汉族,江苏如东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造景生态化人性化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