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画分镜头及其节奏

2015-05-30 23:50薛艳琼丛红艳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景别节奏动画

薛艳琼?丛红艳

动画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虽然画面分镜头台本属于动画制作的前期工作,但是其在动画中后期的制作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其担负着,表现出剧本创作者创作理念以及导演制作意图的重任。整部动画节奏的掌控依据就是画面分镜头台本,其关系到动画作品的成败。

分镜头台本

动画分镜头又被称为故事板、分镜头台本或导演剧本。动画片的分镜头台本可分为两种:文字分镜头台本和画面分镜头台本。文字分镜头台本是导演运用电影语言对剧本进行镜头化的解构表达。画面分镜头台本是导演根据文字剧本的情节构成,运用电影逻辑对文字剧本进行的二度创作。通过对文字分镜头台本的具象化绘制,画面分镜头台本分切出来的每个镜头都需要依次进行编号,在每个镜头画面的旁边写出该镜头的内容、景别以及“推、拉、摇、移”等处理手法。其创作的主要流程包括分镜前的准备工作、编写文字分镜头台本、设计场面调度、绘制分镜头草图、画面精画、填充内容与对白等。

分镜头的节奏

前苏联电影导演和理论家普多夫金曾指出:“节奏则取决于各个镜头的相对长度,而每个镜头的长度又有机地取决于该镜头的内容。”节奏活动的形式跟各种生理过程——心脏的跳动、呼吸等等都有关系,而构成动画分镜头节奏的基础是情节发展的强度和速度。简单来说,分镜头的节奏控制是由场面的情绪和内容决定的,而镜头运动、组接、时间等均是为内容和场面的情绪所服务的。

镜头调度的节奏

镜头调度指的是摄影机的机位变化,例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式,俯视、仰视、平视、等不同角度和视距的镜头画面,交代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和事件的进展。为了保证观众观影的视觉连贯性,无论是因为拍摄距离产生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变化,还是因为拍摄高度产生的拍摄角度(平视镜头、仰视镜头和俯视镜头)变化,亦或者是拍摄方向(由正面变化为半侧面、侧面、半背侧面、背面等)的变化,都要在变换摄影机的机位时注重节奏与规律。拿景别来说,景别的选取要考虑到镜头的衔接流畅性。相同景别相接时尽量在构图、镜头角度、拍摄方向与背景上拉开差距,强调前后镜头的界限;不同景别相接时,镜头界限则较为分明。有经验的分镜师会在考虑剧情发展的前提下相应的对景别进行穿插,既要清晰的表现出情节变化,又能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前期分镜头时合理的安排机位的调度,有于突出角色性格、表现角色情绪以及辅助说明剧情。

镜头组接的节奏

分镜头的节奏,也可以说镜头组接的节奏最为重要。成功的影片不应该用语言或者是文字直白的把情节展现给观众,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主观“解读”的过程。同样的故事情节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镜头组接方式,不同的镜头组接方式有不同的画面效果。无论怎样组接镜头,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逻辑与节奏,否则就丧失了其连贯性及合理性,给观众带来“解读”困难。

镜头的组接分为直接切换和特效组接两种。直接切换是利用两个镜头之间内在或者外在的联系对镜头进行连接,常用的直接切换技巧有:利用出入画组接、利用承接性因素组接、利用动作组接、利用声音组接、利用相似性因素组接、利用反差组接、利用遮挡物组接等。特效组接就是通过运用电脑后期制作软件对镜头进行组接,生成的效果有别于传统的直接切换。特效组接的组接手法较为多样,比较常见的有:淡入淡出、叠化、闪白、甩入甩出等。在影片中运用多种多样并且的合理的镜头组接方式,能够让影片产生类似“抑、扬、顿、挫”的韵律与节奏感。

镜头时间的节奏

镜头时间的掌控,首先是考虑内容的需要分配镜头时间,其次是根据视觉节奏感的表现需要来分配时间。与镜头调度和镜头组接一样,镜头时间的节奏把握也是通过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作者与导演所要传达的思想更加清楚的表达出来。镜头时间过短,观众在观影时会看不清楚,观影感受不愉快的同时也会忽略很多细致情节;镜头时间过长,则会显得剧情拖沓情节臃肿。如何揣摩观众心理,分镜头时多留时间给观众想看的镜头并且尽量缩短观众不会感兴趣的镜头时间,这是镜头时间把握的关键问题。时间分配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影片的叙事清晰程度、情绪的渲染程度以及节奏的和谐程度。比较常见的镜头时间控制比如情绪紧张不安时,镜头切换短促;需要抒发感情时,镜头时间会相对放长。动作时间分配是镜头时间分配的核心,动作的预备、出发、高潮、转折、结束等每一阶段所占用时间的比例不同,表现出的剧情效果与动作力度也就不同。时间的分配在彰显动作特点的同时也创造了节奏感。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景别节奏动画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YOUNG·节奏
我是动画迷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论风光摄影画面控制三要素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