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及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2015-05-30 03:42潘红朱
关键词:道德教育中学生阶段

潘红朱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学生处在这个阶段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初中阶段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素质具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識,学校应当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道德教育。本文通过对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德育教育的工作重点,以期为初中德育教育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字:初中;德育教育;实施

【分类号】G631

引言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都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在初中整个阶段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作为学校在注重学生文化课程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初中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为社会发展输送专业性、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让学生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初中教育属于教育的基础阶段,同时初中学生大多数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关系到他们未来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也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当学生面对社会中各种诱惑时并不能够正确的对待,也不能通过合理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关键。德育教育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根据学生在此阶段的具体情况,按照符合教育规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组织明确、计划清晰的正面思想教育,只有在教育时符合学生的思想发育要求,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

二、我国初中生德育教育现状

进入现代以来,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越来越泛滥。中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影响。在我国社会的转型阶段中,作为中学生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其身心发展都没有稳定,外界的影响很容易改变他们发展的方向。近些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之中学生的自我管制能力较差,青少年和许多在校学生的犯罪率不断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说明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科学。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课堂说教的情况非常严重,由于说教式教育方式令整个课堂非常枯燥,造成学生厌倦对思想道德政治的学习。大多数学校将文化教育放在首位,也并不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致使许多学生在思想道德意识上形成了偏差。除了学校的教育力度不够以外,社会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学生在网络中所看到的学到的非常复杂,其中夹杂着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社会的恶俗文化等。中学生还处在不能明辨是非的时期,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学生经不住社会的不良诱惑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以及改善策略

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进行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时,应当从家庭道德、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几个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学校可以让家长与学校配合,在家庭中设置一个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表,学生在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情况下完成的某件事,如果能够展现出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家长就可以在这个意识表中为学生记录出来,并且鼓励学生以后还应当这样做。在家庭中长期这样潜移默化的推动学生去做一些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当学生养成了习惯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做到以身作则,日常大小事情都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且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使学生跟随优秀学生以及老师的脚步养成良好的日常道德习惯。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看待初中生是否健康时,应该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考虑,由于大多数中学生都还在青春期,不论是自身的意志力还是遇事的情绪都不是非常稳定,经常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情绪的控制能力,在与同学交往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并且引导学生如果再次发生同样的情况应当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列举一些典型的事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通过案例中的事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只有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经常在教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性格以及思维方式。

(三)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的教育水平中,因为说教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觉得枯燥,而且长期进行理论说教会使学生出现厌学情况,从此对道德教育失去了兴趣。教师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时可以将理论教育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经常开展一些创新型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强化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善恶的区分,并且增强学生对先进思想的感悟。例如,在校园内学校可以做一些法律知识的展览活动,先在学生中征集一些有关法律知识的漫画、案例、故事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做成海报的形式,通过学校的校内橱窗进行展览,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充实,还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当学生面对社会中的不良诱惑时就可以用法律的正确思想武装自己。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情况的分析,对我国德育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德育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针对我国中学生的现状,找出了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并且提出了创新型建议,相信在未来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将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0年(第十二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名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97-118.

[2]孙晓. 基于知行合一德育观的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3]李静. 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胡祖兴. 中学教师创新观、职业成就动机与创新教学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姚立魁. 场论心理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中学生阶段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