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姗姗:从全民皆黑到马甲线女神

2015-05-30 09:32国际大饼干
品牌传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袁姗姗骂声于正

国际大饼干

曾经被喊“滚出娱乐圈”的袁姗姗,竟然站上了TED演讲,成为了中国站上这一舞台的最年轻的女演员。2013到2015,到底是什么把这个做事并不出格的女生推上风口浪尖,又是什么,让她从“人人喊打”转变为“全民女神”?

于正,对于袁姗姗来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般的存在。2013年,还算是演艺圈新人的袁珊珊接拍了于正工作室出品的《宫锁连城》,在人气大涨的同时也因妆容浓重与演技生涩等原因招来一片骂声,随后袁珊珊又趁势接拍了多部于正工作室出品的作品,包括翻拍金庸经典武侠著作《笑傲江湖》,一路演来,一路骂声,网络上反对袁姗姗的情绪,终于在传闻她要出演小龙女一角时爆发了。2013年7月中旬,名为#袁姗姗滚出娱乐圈#的微博热门话题出现,很快登上热门排行榜并长期占据排行榜前列。有网友认为,出演多部古装剧女主角的袁姗姗长相差、演技差,有网友组成“反袁姗姗后援团”,并很快在网络平台击败袁姗姗粉丝团,并喊出“反对袁姗姗作为演员的一切”的口号。接着,很多娱乐媒加入反袁姗姗的“大合唱”,有媒体列出了袁姗姗不受欢迎的五大理由:长相不好看、演技太做作、于正太捧她、苦情玛丽苏、没有理由。

将“没有理由”作为讨厌一个人的理由,也算是到了一种极致。其实细想起来,袁在这整个事件中,主观上并没有做错的地方,错的只是她的演技还不够成熟,再一个,就是于正无视这种不成熟一味的想要捧红她。

无疑,这又是一次网络暴力,而且是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网络暴力,当一个人365天都面临着扑天盖地的谩骂时,无疑于暴风雨中单薄的芦苇,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折断。面对这些,袁姗姗坦言在初期她十分在乎别人的评价,对这些骂声也耿耿于怀,并试图去解释自己,可一旦网络暴力形成规模,大家在乎的只是情绪发泄,思维也被从众心理牢牢把控,有谁会在乎当事人微弱的声音?

当这个处在暴风眼中的女子想通了这一点,她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反而开始试图利用这些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为社会做些什么。2013年3月3日晚,袁姗姗在微博上发起名为“爱的骂骂”的“五毛党”公益行动,承诺在其主演的《笑傲江湖》结局前的每条评论将捐助五毛钱用于公益。此条微博发出后得到网友大量评论和转载,并且获得演艺界多为明星微博支持響应。《笑傲江湖》播出结束,此条微博留言数达到101387条,袁姗姗也按照每条五毛钱的约定,捐出50693.5元救助了4名残疾孤儿。

袁姗姗坦言,当自己想通网络上的言论并不会因自己的在乎而改变时,她选择了忽视这些声音,重新拾起了小提琴和健身,用正能量武装自己。当她化身“马甲线女神”,同时也作为第一位面对网络暴力站出来发声的女演员,用满满的正能量倡议“人言可敬”时,网友们突然意识到“她身上压根不存在真正的黑点,很多人能原谅吸毒、嫖娼的艺人,却无法正视善良、有爱心的袁姗姗,网络世界本不应该这样,请善用语言,让人言可敬!”

袁姗姗,这个在中国第一个被做成表情包的女艺人、没有理由就被黑的人,用自己的态度与正能量完成了从被黑到被赞的华丽转身,也让互联网开始对网络暴力有所关注与思考。念及此,网上呼喊要对袁姗姗“转粉啦转粉啦”的声音也在情理之中了。

猜你喜欢
袁姗姗骂声于正
于正新剧《盛唐攻略》改名《大唐女儿行》
骂声中的浪漫
骂声中的浪漫
袁姗姗:内外兼修终成“励志女神”
袁姗姗:我想跟“黑粉”谈谈
你让我滚,我还偏不滚了
于正抄袭在美国会怎么判
从骂声之中听民声
于正:一名成功编剧的“成功学”
于正有难 八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