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2015-05-30 10:48
新课程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习语词义命题

本刊特约英语试题评析组

2015年高考中,全国共有15套英语试卷。虽然题型和分值不同,难度与风格各异,但总体上能在命题时尊重课程标准,依据考试说明,并能结合本区域的英语教学实际。从命题的基调上,坚持稳定、继承和创新;从命题的角度上,兼具基础和重点,突出应用和交际,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命题的选材上,涵盖人文和科学,注重选材的广泛性、新颖性,从而确保了试题的原创性。

一、值得肯定的试题

(一)词汇方面

1突出词义的语境选择,避免一目了然

例1 (湖北卷第23题):The team are working hard to [ZZ(Z] [ZZ)] the problem so that they can find the best solution。

Aface Bprevent Craise Danalyze

【答案】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动词辨析。命题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词义与语境的关系,有效地考查了考生根据完整语境选择语义的能力。对词汇词义的考查,关键是把握词汇所处的语境。如果对词义的理解程度远高于语境的理解程度,这种考查会弱化为简单的词义认知,进而使考查的效度大打折扣;如果语境的理解程度远高于词义的理解程度,这种考查弄错了对象,失去了命题的针对性。所以,该题有效地把握了词义与语境和谐相称的关系,排除了考生按照语言的惯性思维进行“投机取巧”的可能性。

2凸显词汇的灵活应用,避免死记硬背

例2 (福建卷第24题):The failure was a big [ZZ(Z] [ZZ)] to him, but he wasnt discouraged and soon got as enthusiastic as ever

Ablow Bissue Cexcuse Dfactor

【答案】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名词的辨析。突出考查了考生能否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及能否突破简单的记忆,进行合理联想的能力。对词汇的考查,本质上是对词义的考查。随着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词汇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但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是已知詞汇的未知词义,也就是所谓的“熟悉的陌生人”。对于词汇的学习,只掌握其中一个意思,而忽略了其他意思,显然是不完整的。只会认知和运用基本的词义,却不了解其含义的丰富性以及运用的灵活性。命题者在这道题中所要考查的能力,正是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易于忽视的,因此该题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

3强调词汇的文化属性,避免望文生义

例3 (江苏卷第33题):—Why didnt you invite John to your birthday party?

—Well, you know hes [ZZ(Z] [ZZ)]

Aan early bird[DW2]Ba wet blanket

Ca lucky dog[DW2]Da tough nut

【答案】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习语的使用。题目的设置符合英语学习的本身诉求,反映出命题者对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视。习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语不仅拓展了词汇的外延,而且丰富了词汇的内涵。习语的应用,使语言表达更加地道、更加活泼、更具文化气息。因此,考查习语对日常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引导师生重视习语的使用,并使其回归应有的地位。

(二)语法方面

1突出语法的基础性,避免难偏怪题

例4 (北京卷第29题):—Cant you stay a little longer?

—Its getting lateI really [ZZ(Z] [ZZ)] go now, my daughter is home alone

Amay Bcan Cmust Ddare

【答案】C

例5 (重庆卷第12题):You [ZZ(Z] [ZZ)] be CarolYou havent changed a bit after all these years

Amust Bcan Cwill Dshall

【答案】A

例6 (四川卷第2题):You [ZZ(Z] [ZZ)] be careful with the cameraIt costs!

Amust Bmay Ccan Dwill

【答案】A

【点评】“must”是日常英语语法教学和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上述三题围绕“must” 的不同用法进行考查。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没有出现偏、怪、难等现象。高考英语对语法项目的考查应该聚焦在其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上,例如与动词有关的用法(时态、语态、情态、语气、非谓语动词),重要句式和交际用语等,对具体项目的考查也应该聚焦在其最基本最常用的用法上。该题突显了语法不离语境,语法寓于语义的思路。此类题目所设情景有利于考查考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突出了选拔性考试的效果。

2突出情境的常态化,避免无病呻吟

例7 (天津卷第1题):—Sorry, LizI think I was a bit rude to you

—[ZZ(Z] [ZZ)], but dont do that again!

AGo ahead[DW2]BForget it

CIt depends[DW2]DWith pleasure

【答案】B

例8 (安徽卷第21题):—Can you come to a party on Saturday, Peter?

— Oh,[ZZ(Z] [ZZ)] Im already going out, Im afraid

Awhat a pity![DW2]Bdont ask!

Chow come?[DW2]Dso what?

【答案】A

【点评】例7的主题是“道歉”,例8的主题是“征求意见”。这两种情境在日常交际中是经常出现的,因此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交际用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英语学习中最实用的部分。然而交际用语考查的关键是情境的创设。要避免考生无法理解的情境出现,突出情境创设的实用性。

3强调考查的多角度,避免固化思维

例9 (湖南卷第25题):I wasnt able to hide my eagerness when I [ZZ(Z] [ZZ)], "What do you wish me to do now?"

Aask[DW2]Bhave asked

Cam asking[DW2]Dasked

【答案】D

例10 (江苏卷第30题):The real reason why prices [ZZ(Z] [ZZ)], and still are, too high is complex, and no short discussion can satisfactorily explain this problem

AWere[DW2]Bwill be

Chave been[DW2]Dhad been

【答案】A

【點评】两题都突破了考生的惯性思维,重点考查其对“一般过去时”基本用法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查方式新颖,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创新精神。同时,突出创新并没有破坏考查目标的基本性而陷入偏怪难的误区中。

(三)语篇方面

1语篇选材上的创新

例11 (江苏卷第四篇阅读理解):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Freedoms challenge in the Digital Age is a serious topicWe are facing today a strange new world and we are all wondering what we are going to do with it

[ZZ1D][JY]

One can never be sure that it is not on the point of breaking out into action only sure that it will do so sometime

【点评】这篇标题为“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自由与责任)”的文章词汇量在900词左右,而且试题个数为6题。长篇幅和多任务为考生带来挑战性和新鲜感,突出考查了考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除此之外,文章内容比较抽象,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可以引发考生的深度思考。

2试题设置上的创新

相对于选材创新,试题设置上的创新更具难度。其一,语篇选材的来源非常丰富而且不断更新,但题目的类型比较恒定。其二,考生经过不断的操练和模拟,对语篇题目的设计思路有所了解并形成抗体。即便如此,纵观今年试题,仍有创新之处。

例12 (福建卷阅读理解D篇):71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tell us?

AIts easier than we think to get what we want

BIts important to learn to accept sufferings in life

CIts impractical to change our way of thinking

DIts harder than we expect to follow a new course

【答案】A

【点评】该题是一道主旨大意题。虽然设问很直接,但是选项设置非常灵活,并未直接就文章内容作答,而是要求从文章的主旨中抽象出共性,大大增加了该题的灵活性。

例13 (四川卷完型填空): 28 she had a slice to eat, she never 29 the one of her head

AEven if[DW2]BEver since

CAs far as[DW2]DSo long as

【答案】D

Awelcomed[DW2]Brequired

Cbothered[DW2]Dexpected

【答案】C

【点评】第28题侧重考查语义间的逻辑关系,要求考生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29题设空非常巧妙灵活,使考生具有代入感,拉近了与试题的距离。两道题目设置在一个句子中增加了解题的难度,有利于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写作方面

1突出中国元素

例14 (新课标卷Ⅱ):假如你是李华,计划和同学去敬老院(nursing home)陪老人们过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请给外教Lucy写封邮件,邀她一同前往,内容包括:1出发及返回时间;2活动:包饺子、表演节目等。

例15 (北京卷):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略)的先后顺序,介绍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向面人艺术家学习捏面人的过程,并以“A Day with a Craftsman”为题,给校刊“英语角”写一篇英文稿件。

【点评】 如上两道例题将中国元素融入到英语考试之中,有效地激发了考生的写作灵感,反映了外语习得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等优秀的中国元素的融入更加彰显了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使命。外国人陪中国老人过重阳节,这是一幅跨越民族充满温情的画面。面人艺术家进校园,又是一种穿越历史重温经典的景象。然而这些情境用英语表达出来更具画面感,突出体现了命题者的独具匠心。

2突出深度思考

例16 (重庆卷):If you could give your younger self one piece of advice, what would you say?

例17 [JP2](湖北卷):Questioning is a bridge to learning When you begin to doubt something and search for an answer, you will learn

【点评】这两篇作文的要求简洁易懂,开放性强,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且蕴含哲理,“反思”和“质疑”的主题也激发考生积极深入地思考,有利于考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值得商榷的试题

(一)试题设置过于机械

例1 (天津卷第14题):See, your computer has broken down again! It doesnt [ZZ(Z] [ZZ)] sense to buy the cheapest brand of computer just to save a few dollars

Ahave Bmake Cdisplay Dbring

【答案】B

【点评】“make sense”是中学教科书中多次出现的重点短语,而其他三个干扰选项对正确答案并没有起到作用,这就增加了考生的选择倾向性,从而不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另外,词汇的考查一定要尊重完整的语境,而且要设置有效的干扰项,否则考生在做该题时也容易断章取义。

(二)考查力度明显不足

例2 (新课标卷I第22题):

November 7th

The Canal Pioneers,…

December 5th

Ice for the Metropolis, …

February 6th

An Update on the Cotsword Canals,…

March 6th

Eyots and AitsThames Islands, …

22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alk in February?

AThe Canal Pioneers

BIce for the Metropolis

CEyots and AitsThames Islands

DAn Update on the Cotsword Canals

【答案】D

【点评】该题设问简单清楚,考生可以根据题干线索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而且,考生在尋找答案的过程中,无须认真阅读,无须理解文本。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文本,经过思考、分析后再进行做答。阅读理解的问题也是基于这一前提设置的,而不是直接从给定的材料中直接呈现的。所以,该题的设置失去了阅读理解的意义。

(三)创设情境引发质疑

例3 (福建卷):

请阅读下面图画,按要求用英语写一篇词数为120左右的短文。

内容包括:

1描述画面;2概述其含义;3谈谈个人感想。

【点评】把中国元素融入到英语考试中尤其是写作部分,这是非常好的做法。该写作的命题初衷是积极的,弘扬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并且通过英语把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这也符合英语学习的目的。但“凿壁偷光”是广大考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所以,该题要求考生描述图画,考查的是考生的读图能力还是常识,均不明确,从而破坏了图片素材的有效性。另外,考生对“凿壁偷光”这则故事的认识程度和角度也可能会有差异,从而无法确保考查的公平性。

例4 (广东卷):你接受了一项写作任务,要为英语校报写一篇科技报道。

\[写作内容\]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国外医疗行业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内容包括:[HT5"SS][HJ*2]

技术名称:DNA检测 检测方法:唾液样本分析

检测费用:125英镑 检测时长:4到6周

检测用途: 1预测重大疾病 2预知食物偏好

3提示合适的锻炼方式

检测影响: 1增强健康意识 2易引起过度焦虑[HJ][KH-*3/4]

*唾液样本:saliva sample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连贯。

【点评】这篇写作任务的命题方向令人费解。学习英语,对于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主要体现在英译汉方面。而该题先把国外的医疗新技术翻译成中文,然后再要求考查将其用英文写出来。这与日常的生活及正常的思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真的去了解这种新型医疗技术,应当先查找英语原版文件,然后将其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介绍给专业人士或社会大众。况且,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的二次翻译,其准确性方面也会与英文材料有较大的出入。

猜你喜欢
习语词义命题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字意与词义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