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汉译英同声传译中“眼观”之重要性

2015-05-30 17:22王璐璐

摘要:所谓同声传译,即指译员以与发言人几乎同步的速度进行口译,将源语所承载的信息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语言交际行为。其是一种“一心多用”的多任务型活动。据了解,国内对同传译员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听辨、理解、记忆及产出目的语等方面,尤其强调译前准备的重要性。然而,这些素质对译员来说固然重要,但笔者通过诸多练习发现,在口译进行阶段,“眼观”发言人的身体语言也会对语言信息的转换起到十分重要的“助手”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常被忽视的“眼观”在同传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以期对未来译员训练的方式能有所启发。

关键词:汉译英同声传译,译员素质,眼观

【分类号】H315.9

一.同声传译

1.1. 定義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同声传译也日益成为口译方式的焦点。同声传译,即在讲者仍在说话时,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由于同声传译员必须一边接收来自讲者的讯息,一边将讯息尽快传递给听者,基本同步地实现对讲话者发言的口译,所以其最大特点在于效率高,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而不会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同传多用于国际会议、专业研讨会等场合。目前,超过95%的国际会议均采用同传方式进行。此外,引人瞩目的苹果公司也以中文同声传译的形式向全世界直播了iphone6的发布。这无不印证了同传正逐步占据口译市场这一事实。

1.2. 形式

同声传译的工作形式是译员通过专用的传译设备提供即时口头翻译,即译员通过话筒讲话,听众通过耳机接收,译员边听边译。这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这种翻译形式可同时有几种语言,如联合国大会就有六种语言的同声传译。

二.译员素质

在口译进行阶段,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多重任务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尽可能全面传递源语信息。鉴于同传的多任务即时这一性质,对从业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强大的分神、听辨、语言、分析、抗压、抗扰能力,及丰富的语外知识,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Jean Herbert)”对同传译员来说,均不可或缺。

然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对同声传译译员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听辨、理解、记忆及目的语产出等方面,尤其强调语言知识和译前准备的重要性。这些素质对译员来说固然重要,但笔者在诸多练习中发现,在口译进行阶段,不仅要“耳听八方”,同样要“眼观六路”。即眼睛注意力要紧跟发言人的身体语言,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译员理解和记忆的负担。

三.“眼观”在同传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汉英两种语言存在极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句子的结构、句型和语序,讲话者的语调,整个篇章的连贯性等方面。“眼观”讲话人的身体语言,会极大地减轻译者的理解和语言组织负担。现就汉英的差异总结如下:

汉语常用意合法、意念被动句和生动具体的形象性词语,因此某些表达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或者无法确切表达讲话者的感情或言外之意;汉语常采用非演绎式的、往往是领悟式的归纳型、经验式的临摹型或螺旋形、漫谈式的思维模式,注重时间先后和事理顺序,常用“自然”语序;注重隐性连贯,较常只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让语言接收者自己去领悟期间的关系;注重语流的整体感,喜欢词语和结构的整体匀称、成双成对、对偶排比和同义反复,表达方式注重整体性,较多依赖语境。即常说的“形散神不散”。

而英语常用“凸显”语序;常用形合法、结构被动式和概括笼统的抽象性词语;注重显性衔接、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注重形式接应,“前呼后应”;喜欢词语和结构的主从分明、长短交错和替代变换;表达方式比较严谨、精确,模糊性较小,歧义现象较少,用词造句遵守严格的词法和句法,造句成章也服从某种逻辑规则,适合于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

因此,作为汉译英的译者,在必须紧跟讲话者语速进行口译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句子的主语,或总在重复同样的意思。此外,某些讲话者的口头禅,如“这个”“那个”“就是说”“给它”等等,在语境中可以作为虚词省略,而在英语中,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实词。笔者在多次汉译英同声传译练习中发现,讲话者的身体语言,包括手势、眼神、语调等,均能帮助译者进一步理解源语信息,或探测出讲话人的言外之意,以期在口译时选择恰当的词语或情绪来表达,准确进行源语与目的语的转换。

四.结语

同传的性质决定了对译员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然而在实际口译训练中,译员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训练。不仅仅是语言及语外知识和听辨能力等,还应该充分调动一切有用的资源。不仅要“耳听八方”,更需要做到即使身处小小的同传箱中“眼观六路”,以求准确贴切快速的传达讲话人的思想和情绪。

参考文献

[1]叶荔.视译对同声传译的重要性.海外英语.2012年第12期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黄春燕.雷若微.同传初学者汉译英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英语知识.2009年第04期

[4]Samovar, A. L. & Porter, E. 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5]http://www.pxto.com.cn/courses/91668.html

作者简介:

王璐璐(1988.10),女,汉族,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