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影视声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5-05-30 11:31马玲芝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就国内影视声音创作过程中在理念、设计、制作等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希望引起导演、录音师等工作人员以及更多的业内人士对影视声音的重视。

关键词:影视声音创作;影视声音设计;影视声音制作

影视作品是由畫面和声音两大艺术元素构成的一种视听综合艺术,只有画面和声音这两大基本艺术元素完美结合,才能使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得以充分表现。多年前,加拿大电影教授布莱恩·达穆德先生在谈及中国电影时,不无遗憾地说:“作为一个热爱中国,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深厚感情的人,我发现中国电影由于它的声带而降低了身份,这是一个悲剧。”而现在许多年过去了,达·穆德先生所指的现象不但在电影中依然如故,而且在电视剧中得到发扬光大。

1 影视声音创作释义

笔者认为影视声音艺术创作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影视声音设计和影视声音制作。

影视声音设计就是以声音设计师及导演为核心的声音设计人员首先从分析影片事件的历史背景、地域风俗、人物以及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开始,依据影片内容的需要,对未来影片声音有个总体艺术想法,对整体风格和结构进行规划,然后再对作品中的声音细节进行设计,探索声音在电影中运用的多种可能性,把声音设计和具体内容以及影片的主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声音和其他艺术手段一起共同塑造出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因此,需要声音设计师必须具备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全片的总体艺术构想、对要塑造的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认识和精确的把握,从影片的主旨、风格和总体艺术效果出发,设计出声音总谱。

影视声音制作就是利用各种电子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声音进行录制以及加工处理,创造性的完成影视作品声音的过程。在其制作过程中,录音师根据影片内容需要对声音进行录制。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导演、声音设计师、录音师及后期工作人员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声音进行完善。要求录音师及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科功底同时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制作出理想的影视声音。

2 影视声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影视声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声音设计师职位的缺失。在艺术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声音,赋予声音在影视艺术创作中新的地位,特别是终于认识到声音设计的重要性。因此,声音设计师首先出现在了好莱坞的工作舞台上。但是,在国内影视声音创作中,声音设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近两年国内才开始慢慢出现声音设计师职位,但这仍然还是占极少数的。声音设计师职位长期缺失,导致很多地方都将声音设计之责划归到了导演门下。通常导演只是对影视声音做一个简单的总体构思,录音师也仅仅局限于对声音的简单拾取,相互之间甚至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没有。导演在总体构思过程中,由于对声音方面知识的匮乏及忽略,常常导致声音景别与画面景别的不匹配等一些问题。因此,不能因为导演对声音元素有个总体把握、总体想法,就把“声音设计”之责归于导演。正如导演也要对画面也有个总体把握,而不能把美术设计或布景设计归于导演工作范畴。

(2)影视声音中音乐的滥用。在影视作品中音乐用得好就会为影片加分,如在《翠堤春晓》中,斯特劳斯坐着马车穿过维也纳森林的一段,马蹄声成了圆舞曲的节奏“鼓点”。而就国内大部分影视作品来看,音乐仅仅流于泛泛的情感描绘,不仅没有为影片起到画龙点睛及加分的作用,反而音乐成了填补作品中空白的灵丹妙药。并且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完全按照画面上人物的情绪或特定的环境气氛贴上音乐的标签,而不考虑音乐与影片内容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影视中的音乐不是画面、情节等的附庸物,在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中,音乐的作用发挥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在其作品中音乐成为一种提示,提示你身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是时代。例如,《花样年华》中的《花样的年华》《重庆森林》中《California Dreamin》。

(3)影视音乐创作中职务的混淆。电影音乐的创作需要录音师、导演及作曲家共同完成。很多情况下由于制度、金钱、时间或其他一些原因,大多是由作曲家单独完成之后到混录之前,导演才来找声音设计师及录音师谈音乐的取舍及音乐与动效的关系。虽然目前国内影视行业在逐步走向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制度,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好莱坞式的分工方式确实值得借鉴,但效仿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具体影片的创作来说。

(4)影视声音中文字解说替代音响。在影视艺术中音响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本质意义是假定基础之上的真实再现。在影视创作中音响的重要性与我们对它的忽略奇怪的成正比。尤其是在新闻类节目中,环境音响是其真实性的基石,忽略音响无异于自毁其本性。在很多新闻中,由于环境嘈杂的原因导演会选择将同期声哑掉,加入解说员的解说词。例如,记者在报道暴风雨现场时,我们听到的只是主持人的描述,而没有狂风暴雨的现场声。因此,观众无法感同身受,其真实性也大大降低。

(5)音响功能的忽视。现在还有很多影视作品依然停留在20世纪50、60年代,它们大多还只着眼于叙事,停留在对白加音乐和“必要”的叙事动作声的时代,大多没有鲜明的塑造视听空间、并用以表现的意识;连那些本来是电影录音师的人为了省事,在制作电视的时候也把音响音效、环境背景和某些用于象征、隐喻之类的声音省略了。影视声音关于塑造视听空间的意识和参与表现的意识还远未得到应有的认识。虽然也有不少很有创造性的声音制作,但是都还是片段的,还没有形成一个成形的风格样式,更没有成为主流。

2.2 影视声音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录音部门的“从属地位”。影片的现场拍摄是由灯光、音响、摄像、剧务等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完成的。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同期录音为拾取到理想的同期声有可能会影响到灯光、摄像等部门,为拍摄出良好的画面造型效果,通常在经导演及各部门协商,甚至连协商都没有的情况下,便让录音师做出妥协,为摄影、灯光等部门进行退让,甚至是无底线退让,导致在影片拍摄录制的过程错过了最佳拾音位置,纵然录音师的水平再高,也录制不出理想的声音效果。

(2)同期声的“万能”补救方法。在同期声录制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障碍,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定体裁如宏大场面的战争片、武侠片等,导演、录音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认为拾取的同期声不够理想也可以使用后期补录等方法进行弥补。后期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弥补,但其真实性等也会有所减少。单就角色对话而言,甚至是使用ADR录音工艺,但也绝不可能还原现场同期那种声画之间的天然协调。更有甚者认为如果同期声音不好就可以后期做,再不好就可以打字幕。

(3)录音方案的选择不当。在同期录音过程中,首先是话筒的选择,包括灵敏度、指向性的选择,由于工作人员意识或条件限制等原因,常常致使没有使用合适的录音方案进行同期录音。例如,在两人对话的全景下,剧本要求拾取具有较高清晰度的对白声,同时又需要声音具有空间感。如果录制的声音不能记录或准确地模拟出声音空间的性质,那么声音空间不但达不到所要求的作用,还会破坏影片的真实性,使观众走出影片所营造的幻觉;如果录制的对白没有较高的清晰度,观众则会不知所云。尤其是在多机拍摄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更是往往只顾其一,不顾其二,最终声音达不到预期效果。

(4)后期声音制作不被重视。在实际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很多后期工作人员往往花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画面是否精致、特效是否炫目,而花在声音制作处理上的时间和精力却少之又少,甚至于在最后就隨便拉上一段音乐将其音量拉小、头尾分别做淡入淡出就草草了事的作为背景。并且由于后期制作的成本较高,所以很多导演会选择尽量少的后期,像要制作出声音的空间感也只是简单的添加一些混响。对画面的处理力求完美没有错,而这种对声音的处理不重视,最终的结果只会让作品的艺术表现性大打折扣,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5)影视作品中的声画不匹配。在影片中声音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影视作品的创作。在国内的一些影片中,尤其是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声音与画面“动作上的不同步”、“情绪上的不合一”、“空间上的不匹配”等现象。例如,某影片中画面上显示的是在空旷的大厅中的谈话,而发出的声音则是毫无混响的干巴巴的录音棚声音。因此,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声画关系的匹配只有这两大基本元素完美的相互配合,才能充分体现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

(6)后期配音非专业性。后期配音的实质是人物的同一声音在相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再现和延伸。由于赶进度、演员档期或设备条件限制等因素,致使一些影视作品需要进行后期配音。在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原演员费用较高换用其他演员进行配音;一个演员配多个角色;不同角色选用的配音演员音色相近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后期配音在情绪表达上就不如同期。其次每一个角色都应该具备别无他有的音色质感,不要忽略了人物的音色个性与情绪。

(7)译制片语言的翻译。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译制片占据了不少的时间。通过配音演员配上普通话的译制方式多年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影电视译制工作的主体。不得不指出的是这种传统的译配方式破坏了原片声音的构成,损害了电影的艺术性!首先损失的是原语言的独特韵味,其次还会造成影视作品声音空间的损失。这也许时商业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无奈。

(8)不考虑还音的制作。在影视声音制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其环放标准,例如,影片上映是在普通电影院、是3D、4D电影院还是只应用于普通家庭电视播放。用普通家庭电视剧的制作标准去制作电影肯定是不可取的,就像在生活中3D、4D电影却没有环绕声配合的现象屡见不鲜。纵使画面可以给予观众强烈的真实感、临场感以及刺激性,但没有环绕声的配合无疑会让电影大打折扣。立体声、环绕声成为今天的电影声音标准时,其给影视声音工作者带来了一些技术问题,同时也将提高声音制作在整部影视作品投入金额的比例。

(9)画面造型优先于声音制作。据科学调查研究正常人类在感官外界的时候:视觉83%、听觉11%、嗅觉3.5%、味觉1%。确实,画面能够在第一时间映入观众眼帘,并且视觉的冲击力往往大于听觉的冲击力。例如,在拍摄一部影片的时候,导演通常在选择拍摄场地时很少考虑声音空间要求;会特别注重每个镜头的构图而很少考虑声音的清晰度。而且由于投入相同的金钱所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的冲击力远大于听觉冲击力。因此,当在投资制作影片的金额一定时,影片的拍摄工作不管是以导演的角度还是制片方角度,为了能够愉悦大众而达到一定的收视效果,导演及制片人通常会选择丰富视觉效果。最终将导致画面造型非常精美,声音却糟糕的让人感到沮丧

(10)明星效应导致声音艺术元素减少。明星效应确实会为影片带来一定的票房,但选择的演员与影片内容、环境有冲突,则会使影片的艺术性大大降低。在许鞍华导演的《桃姐》中,笔者认为故事很丰富,演员表演的也很到位,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女佣桃姐和少爷罗杰明明是一个环境下成长出来的人物,但桃姐说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罗杰则是一口港台腔。还有一些国内的影片为吸引观众眼球而请一些国外当红演员,导演再选择后期配音,导致影片中夹杂着撇口并且毫无感情色彩的普通话。因此,导演在选择演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根据影片内容、环境等因素选择演员或塑造演员,并充分考虑到作品环境与语言强调及特色之间的关系。

(11)国内从业人员观念及素质存在的问题。影片声音的质量、风格、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录音工作者的修养。录音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音乐、艺术、文学、历史和整个大文化的修养甚至哲学。从现在社会来看,并不缺乏从事录音艺术专业的人员,但是真正从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并不多,大多为半路出家的单纯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只能算作是单纯的匠人,而称不上艺术家,在工作过程中甚至连一点艺术元素都没有添加,只是单纯的一个记录和环放。因此,现阶段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3 解决办法

3.1 意识方面

中国青年导演怀揣着电影梦想、投资回报、名人光环纷纷进入电影行业,在大谈各种观众票房、投资关系、营销策略、明星效应时,很少有人提到“艺术性”,仿佛电影已不是一种艺术,而成了一门生意。如今电影已经是科技、营销和艺术的综合体,好莱坞电影之所以为大片,是因为其制作的画面与声音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其商业性与艺术性并存。青年导演要扛起国产电影的大旗,关键词应该是“学习”和“发展”,而不仅仅是“票房”和“营销”。

3.2 从业人员素质

影视声音工作者作为现代影视的听觉创造者,应当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参与影片的艺术创作、具备全面的电影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来实现。在教育事业中,编剧、导演、摄影等专业大步向前跨进,而影视声音学科似乎才开始慢慢起步。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设立一些影视声音设计、影視声音同期声录制、影视声音后期制作等学科及课程。同时一些传媒影视公司或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外出进修学习,以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素质,而且也不致被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远远地甩在后面。

3.3 评奖机制

目前我国评奖机制并不健全,就只有金鸡奖和飞天奖这两种奖设立了录音方面的奖项。更为遗憾的是在评奖委员会内很少有声音方面的专家,因此评奖机制的健全势在必行。例如,可以在国内影视业设立一些“最佳声音设计奖”、“最佳声音制作奖”等。

3.4 影检

中国电影的影检一直对意识形态方面控制的比较严格,而对影视作品的技术含量、制作水准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只要题材合适,没有重大技术问题就可以通过了,导致国内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声音方面,有的甚至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因此,对国内影视作品内容审查的同时也要加强技术、制作方面的监管,从而全面提高国内影视作品的水平。

4 总结

人们文化艺术修养在不断得到提高,对影视作品尤其是声音艺术元素更加重视,也就使得导演及影视录音工作者不得不提高对声音的要求。影视声音创作已经备受关注且极具发展空间,应该充分发挥视觉与听觉的各自功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在影视声音方面,通过声音的设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各种声音效果,使技术与艺术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与画面相结合创作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加强影视声音创作中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木桶效应悲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 姚国强,孙欣.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 宋杰.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 朱熠.奥斯卡获奖影片声音设计趋势分析[J].当代电影,2010.

[5] 王珏.电影声音设计的概念与方法[J].当代电影,2010.

[6] 汤瑞.论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J].企业家天地,2010.

[7] 张亦旸.浅析声音制作在影视创作过程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2013.

作者简介:马玲芝(1992—),女,山东滕州人,云南艺术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