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电影艺术的娱乐性

2015-05-30 12:02沈雪娇翁硕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媒娱乐性后现代

沈雪娇 翁硕

摘 要:20世纪30年代西方出现了“后现代”一词到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的阶段。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传媒的社会正是由于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出现以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使得资讯高度互通,人们渴望更多更广地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甚至是整个世界。后现代更多的是一种气质,一种状态,它可能看起来游戏人间,非常乐观,乐观的近乎自我麻醉;但也可能非常严肃,严肃的让你觉得滑稽和莫名。在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节奏和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迫使人们不断寻求减压的途径,于是在后现代主义艺术生活中,娱乐性成为主要的设计目的,新媒体娱乐不仅仅是在社会文化上的巨大变革,也包括整个社会内部产生的革新。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传媒;娱乐性

1 “后现代”的定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叛,也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延续,关于它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可以得到广泛认可的标准答案。杰姆逊曾经说过“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抹平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生活化,甚至表现出一种“反艺术”的美学主张。

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后现代文化是消费主义和媒介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消费主义的极度扩张,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状态变得非常浮躁,媒介在这个环境下也迅速扩张,我们从文字时代迈进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影像充斥在人们的日常接受中,并且这些影像应求于消费文化。没有了对人类生存和灵魂的拷问,剩下的大多都是能给予受众更快更直接刺激的无深度、片段化、娱乐性的影像符号,使受众最快并且最大限度的获得满足感。消费文化与媒介互相推动,逐渐消解了艺术的严肃外壳,充满了反讽、消遣和娱乐的后现代文化走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2 电影艺术娱乐性的含义

现代社会是工业化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需求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快餐消费文化”进入了人们生活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时尚、游戏的生活方式及观念,而所谓的“娱乐性”正是这种文化的标签。后现代大众性、娱乐性、游戏性“语言化”趣味带来了生活快感与反思。

3 后现代电影艺术娱乐性的特点

3.1 含有新的审美、价值观念

在《雕刻时光》这部电影自传中,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意在说明电影这门艺术是借着胶片记录下“时间流逝的过程”。时间会在人身上、物质上留下印记,这就是电影“烙印时光”的意义所在。也彰显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90年代初期电影制作的娱乐性。康德等许多持有经典美学理论的美学家认为,美和艺术的最大特点,就体现在它的审美无功利性上,它带给人们的是与利益无关的精神上的审美体验,不应该有任何直接的功利性和商业用途。而康德对于美的诠释演变至今,已经与现代文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作用。随着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不知不觉已经走入了后工业时代,而这个时代典型的文化思潮之一就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充斥在哲学、文学、影视等各个领域中,进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这个时代中人们的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3.2 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

就现代主义来说,它关注的是各种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剧烈的情感和内心冲撞,焦虑、孤独、绝望等深层精神世界的东西都是它表现的重点,它力求超越自身,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自身,整个美学风格都比较沉重,而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灵魂的思索和对生命的思考这样沉重的美学风格被后现代的娱乐至上、迎合消费的风格取代。因为在消费主义的侵蚀下,受众需要的往往只是轻松、娱乐、逼真、刺激的视觉享受。

譬如,我们在欣赏以往电影的时候经常会问自己诸如:这个镜头想表达什么,此类的问题。在经典电影和现代电影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特殊的影像符号诉诸到影片的主题上去。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娱乐性中,这样的提问就显得不必要了。例如,《罗拉快跑》里罗拉不停奔跑的镜头,《花样年华》里女主角家门口细窄的小巷和昏黄的路灯,都很难说导演一定是要表达什么才做了如此的设计。后现代拒绝给出宏大的理论和权威,影像的存在没有固定的解释,变成了多元和不确定。

3.3 反文化、反理性的叙述内容

后现代艺术作品的反叛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反文化反理性。对它来说,带给观众刺激冲动和视觉惊奇才是目的,而反叛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对于内容上的反叛,主要体现在暴力、色情和对经典、传统的反讽消解上。在现代电影时期,关于暴力的表现有一个说法叫暴力美学。例如,子弹穿过身体的时候采用慢动作、舒缓的音乐和飞起的白鸽,都是暴力美学影像。而还有一种暴力,就是《低俗小说》所展现给我们的风格化极强的暴力,这是一种对暴力的反讽和玩笑,是后现代主义典型美学风格的表现。

后现代电影对待暴力的态度并不是声讨它,仅仅是将暴力作为影像来刺激观众,这些暴力以逼真的形式重现在眼前,让我们毫无准备的去接受。看完之后,这些画面被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子中,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它不可避免的波及了一些大众传媒,并赋予了娱乐性的特点,观众既不会被吓坏,也不会想要去思考什么,只看到一个娱乐化的世界。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后现代电影对艺术和生活的消解和游戏,在这里,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几近消失。

3.4 无深度的娱乐和狂欢

无深度的娱乐是由消费主义直接导致的。“商品化”渗透到精神领域,艺术和商品不可避免地结合起来。艺术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受众,实现消费。而越来越多的人懒于思考,那么无深度的、娱乐的、游戏的、狂欢似的影像奇观就越来越受欢迎。无深度的游戏的影像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罗拉快跑》。虽然很多人都说它的结构仿照自《盲打误撞》,但它放弃了《盲打误撞》里对于命运无法把握的哲学思考。整部影片罗拉都在奔跑,在三次奔跑中,罗拉的每一次都能比上一次更有经验,以至于她可以避开楼梯的狗、懂得如何开枪等,也最终改变了奔跑的结果。这就好像一个闯关游戏的程序和主人公不断累积经验值,整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游戏。《罗拉快跑》就这样拆解了现实与游戏的界限,它对传统、确定性的叙事进行了一次调侃和戏谑,带给了观众像玩游戏一样可以反悔,重写历史的乐趣。

4 结语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电影里开始得到展现,随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延伸。正是影像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和直观的接受方式,使得后现代主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观众期待娱乐,期待其中的大场面、高科技制作的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这就是坚持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人们把心思放在“娱乐”上的原因。導演为观众绘制了一个个看不见的世界。观众置身其中,被奇观式的画面所震慑,消解了平时里的紧张和疲惫。从这个角度说,后现代主义的娱乐性更为本能、更为实用地服务了受众。

参考文献:

[1]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孙宜君.论中国影视审美取向的后现代性表征[J].现代传播,2008(6).

[4] 覃晓燕.后现代语境下的恶搞文化特征探析[J].现代传播,2008(1).

[5] 童庆炳.美学与当代文化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沈雪娇(1990—),女,山东郓城人,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文化传媒娱乐性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湛江市腾氏文化传媒公司简介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