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eb技术的发展看我国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设计变迁

2015-05-30 18:54翟羽佳
工业设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

翟羽佳

摘要:受Web技术发展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设计理念也在发生着变迁。目前为止,图书馆网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网站设计受当前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个阶段是1995年至2000年,在此期间的图书馆网站主要解决读者对于图书馆信息的基本需求,网站界面简单、功能单一;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在此期间建立的图书馆网站主要解决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沟通和互动的需求,读者不仅能浏览,还能参与讨论: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以后,此时建立的图书馆网站,内容更加丰富,使用更加便捷,主要关注读者的资源服务。

关键词:Web CSS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设计变迁

1引言

高校图书馆的门户网站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读者获取图书馆资源的平台。从1995年CERNET始建至今,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受到Web技术发展的影响,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设计理念也在发生着变迁。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年至2000年;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至今所建立的图书馆网站。在每个阶段的网站设计受当前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2第一阶段:第一代图书馆网站

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 Berners-Lee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的。Web发明的初衷,是希望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互联网上的资源,且不同资源之间可以通过网页链接进行查看。从1990年第一个Web服务器nxoc01 cern ch开始运行,到2000年以前。Web的开发和应用一直处于1.0时代。Web服务器可以简单地响应浏览器发来的HTTP请求,并将存储在服务器上的HTML文件返回给浏览器。开发者们会写一些HTML页面放到服务器指定的文件夹(如/www)下,在浏览器请求页面时使用,网页主要是基于html语言编写的“文字+图片”的形式。1993年第一款Web浏览器面向大众的时候,它还只是一款支持书签,图标的一套光溜溜的用户界面。然而,正是这样一款小小的浏览器却从此改变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道路,改变了人们浏览因特网的方式。

这一时期,在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个高校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图书馆门户网站,此时的门户网站基本利用HTML进行静态页面编写,通过Web客户端技术来展现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内容,例如本校图书馆的历史、馆藏介绍和规章制度等等。在页面设计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由于最初的HTML语言只能在浏览器中展现静态的文本或图像信息,受其技术所限,网站的功能较为单一。第二。图书管理系统和数字资源光盘系统与图书馆网站各自独立,两者以链接的方式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入口。第三,网站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读者只能浏览,不能参与互动。

3第二阶段:Lib2.0时代的图书馆网站

在2000年至2010年,Web脚本技术开始发展起来,这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动态信息交换成为了可能。最早出现的是CGI和Perl,通过在web服务器端运行一段代码,就能与文件系统或者数据库进行交互。然而CGI/Perl这样的脚本代码太混乱了,伸缩性不好,也不太安全。Java语言的问世让人们一下子找到了在浏览器中开发动态应用的捷径。到2005年左右,出现了Java Server Pages(JSP)、微软的ASP和PHP。至此互联网正式步入Web2.0时代。与此同时,随着世界万维网的一个工作组发布了CSS1.0规范,允许开发者用外联的样式表来取代那些难以维护的内嵌样式,网站设计在几秒内就可以改变,网站也因此更易于开发、维护、设计。CSS技术的发展让HTML页面真正动感了起来。

这一时期,以用户为中心的Lib 2.0概念被提出来了。越来越多Web2.0的典型技术也应用到了图书馆的网站建设中。基于Lib 2.0的思想,此阶段的图书馆门户网站在内容组织和风格设计上有了革命性的转折——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图书馆网络展板。渐渐向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转变。在功能和界面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网站传播方式开始双向呈现。随着XML语言及相关技术成为主流,应用软件可以按照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XML信息。信息在整个Web世界里的共享和交换就有了技术上的保障。HTML语言关心的是信息的表现形式,而XML语言关心的是信息本身的格式和数据内容。网站由静态变为动态,功能更加完善。图书馆网站开始提供在线咨询(主要是QQ)等实时互动服务,同时,RSS定制、博客等技术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OPAC被集成到图书馆首页上,读者可以直接在图书馆首页上检索信息或登录查询个人借阅信息。同时,随着图书馆馆藏向数字资源倾斜,以联邦检索、SFX超链接技术组成的新方案受到图书馆界的青睐。很多图书馆还自主开发了资源导航、学科导航,帮助读者查找资源。但是。OPAC和各种类型的资源导航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检索机制,仅仅只是以图书馆网站首页上添加链接入口的形式来实现。

(3)受网络速度限制,大尺寸图片的下载会严重影响网站页面的加载速度。为照顾读者的用户体验,少用图片、不用大图片已经成为网站技术人员的共识。因此,此时图书馆网站的页面风格大多比较朴素、务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

4第三阶段:新一代图书馆网站

从2011年以来,Web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Web 2.0相比,Web 3.0的功能更加的广泛,它能够深度挖掘信息并使其直接从底层数据库进行互通,也能够把散布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点以及用户的需求点聚合和对接起来,从而提供基于语义的检索与匹配,使用户的检索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在此影响下,各高校图书馆的门户网站的页面布局、内容建设和视觉设计呈现出以下特点:

(1)页面倾向于CSS+DIV的布局方式。这让代码更简洁、页面结构更合理,而CSS滑动门的应用为网站节省出大量空间,相比第二代网站,第三代图书馆网站不再拥挤。

(2)内容更注重知识的发现和引导。浏览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处于视觉中心的是专为资源检索而列的检索区,一般包括图书馆所购买的数据库、自建库和OPAC,有些图书馆还兼容了读者登录和站内检索,自发现系统出现以来,检索区就成了发现系统的专用区域。

(3)视觉设计更人性化。主要表现在:①二级导航栏目不再全部平铺在主页上,而是将访问率较高的栏目单独列出形成新的视觉热点。随着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用户形成了快速扫描,捕捉关键点的阅读习惯,喜欢读简短的句子,忽视长篇大论。比起在众多二级导航栏目中逐个寻找排查,他们更喜欢去自己检索需要的内容。②大尺寸图片被广泛应用。2010年以后,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大图片的下载速度已在用户的可容忍范围内,适当、正确地应用图片,可以有效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增加网站视觉热点。从而大幅提高网站的可用性。在新一代图书馆门户网站中,代表图书馆形象的大尺寸图片和主题相关的新闻图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未来展望:Lib3.0+下的图书馆设计趋势

新一代Web技术的进化是全方位的,它拥有强大的页面表现能力:在字体、阴影、色彩和其它效果的表现力方面也都较之前更加丰富;出色的多媒体表现能力:新的标签的引入使多媒体内容更容易嵌入网页,并进一步提升Web网页中图形,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表现能力;开放的API能力:能够在网页上运行大型应用程序。如资源发现系统。还可以引入了地理位置、离线缓存等新型API,以进一步丰富网页应用程序的功能拓展;存储、通信能力:支持交互通信和离线存储技术,用户可以将数据保存在本地,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仍然可以使用Web应用程序。

从Web技术发展的时间链上来看,欧美发达国家领先于中国,国外的高校图书馆网站也比中国更早迈入Lib3.0时代;此外就我国自身的情况来说,重点院校(985、211)的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也略高于一般院校。因此,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一些知名院校的图书馆网站,可以得出一些Lib3.0+时代下,我国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设计趋势。

(1)采取页面响应式布局。随着移动开发技术和CSS3的发展,页面的响应式布局已经可以根据浏览器分辨率自动推送相应的页面,在不改变内容的情况下。页面在不同的分辨率和设备下都能正常显示。目前,国外的高校图书馆有70%的网站都使用这种设计。而在当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大多是和移动图书馆是独立的。已建立移动图书馆的基本都在网站醒目位置添加了移动图书馆的链接或者移动飘窗。采用CSS3的页面的响应式布局设计门户网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传统图书馆网站和移动图书馆网站各自独立的情况也将得到改善。

(2)资源发现占据网站视觉中心。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一直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自2010年以来,国内外高校的图书馆先后采用资源发现系统,逐渐取代原先图书馆门户网站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导航。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资源发现技术还会不断成熟,同时,各个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资源导航功能有可能被发现系统所取代,并占据网站首页的视觉中心。网站有可能不再单独呈现学科导航或者资源导航。

(3)站内导航的样式多变。随着网站内容更加的丰富多样,站内导航成为读者浏览网站的重要指引工具,网站内部链接的方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可能带来一些设计上的变化。在国外,许多高校的图书馆网站都利用了CSS滑动门,这是一种标签创建导航的技术,当鼠标滑过时,级联图层自动显示,当鼠标移开时,级联图层自动隐藏。这种设计目前也在国内流行了起来,相信未来也是一个设计发展趋势。但CSS3对于ASP、JSP、PHP等动态页面的兼容较差,很多想法较难实现。在此也只能期待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4)增添区分读者类型访问的功能。目前国内外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在门户网站的设计中,依照读者身份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入口,一般分为教师、学生、校友、访客等。图书馆根据读者身份对网站内容进行归纳、推送,读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入口。这样的设计,缩短了读者浏览无关页面的时间。同时。也是对网站内容进行暨传统导航模式外的另一种读者角度的揭示。从网站内容的组织上来说,是一种新的创新和尝试。

6结语

在Web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建设工作也有了相应的进展。图书馆网站不仅是本校师生使用资源的平台,更是展示本校风采的窗口,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对于新文化和技术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广泛吸收广大师生读者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名校的图书馆门户网站设计风格,改进自己学校图书馆的门户网站设计。

参考文献:

[1]白晗.王娟.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网站研究述评——基于2012-2014国内外名校图书馆网站改版调研[J].知识管理论坛,2015(01):25-34.

[2]林煌.互动式网站——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1(01).

[3]侯占伟.网页设计基础HTML、CSS和JavaScript[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06).

[4]李超.Web3.0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07):118-120.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
YouTube
谈政府门户网站的全方位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