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谁的立场

2015-05-30 10:48麦子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立场伤口

麦子

周末去接住校的女儿,她一上车就开始一边挽裤子让我看她受伤的腿,一边抹起了眼泪,“我在学校受伤了,体育老师还打我。”

女儿上六年级了,平时乖巧懂事,体育成绩又不错,体育老师一向欣赏她,怎么会挨打呢?想到这里,满腹狐疑的我并没有着急开车离开,只是把她轻轻揽在怀里,问她,“平时你在学校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老师会打你啊?”女儿绘声绘色地跟我说了“挨打”的经历。

原来,一早她去食堂吃饭时,腿不小心撞到了食堂门口的地灯架子,膝盖紫了一大片。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让跑800米,她就跟老师请假,说腿受伤了跑不了。本以为一向偏爱她的体育老师会批假,没想到老师却问她伤在哪里,等她露出“伤口”,老师便笑着用手拍了一下,“你们这些孩子太娇气了,这也算受伤,不批。赶紧去跑。”当时伤口本身就疼,被老师再那么一拍,还要继续跑800米,她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哭着跑完全程,发誓再也不喜欢体育老师了。

听到这里,我暗自一笑,知道她心里的“伤口”要比身上的伤严重,但这时候,坚决不能忽略她的伤口,便装作很气愤的样子,说,“这个老师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呢,晚上我就打电话骂他一顿。”女儿哭得更厉害了,“妈妈,你要替我报仇。”我义愤填膺地说,“那当然,如果骂他一顿不行,我就去找学校,让他跟你道歉,再不解气,找教委,让学校开除他。”女儿的情绪这才缓解,开始跟我说一周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仿佛忘记了这件事。

等到开车到家,女儿仿佛意识到什么,“妈妈,刚才我跟您说的事情,我那个体育老师,您打电话说他一顿就算了,别找学校了。”我假装纳闷,“为什么啊?”她一副宽容的样子,支支吾吾地说,“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没必要惊动学校。”我听完还不忘记夸她:“看我姑娘多善良,还替他考虑,那我也得大骂他一顿。”

等到晚上临睡前,她突然若有所思跟我说,“妈妈,我想了半天,您还是别给老师打电话了。其实,他对我挺好的,我们也都挺喜欢他的。他用手拍了我一下,不算打,就是跟我闹着玩儿。”我假装气不过,“那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那怎么行?这次不教训他怎么能过去呢?”女儿见我不肯妥协,有些着急,搂着我的脖子亲了又亲,使劲恳求道:“妈妈,求您了,这件事就这样过去吧。我不过是跟您诉诉委屈。没什么大不了。”我假装有些不服气,“真的就这么算了,太便宜他了。”女儿郑重地点点头,“您要是找了他,他心里会很失落,觉得平时对我那么好,一点小事我都经受不起。要是让他因为这个再丢了工作,就更不好了。”我一脸佩服,冲女儿伸出大拇哥,“宝贝,你真棒,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了。”女儿笑着依偎在我怀里说,“是您教我的啊。这件事,如果是别人的家长,一定会站在老师的立场去骂孩子的,只有您才会站在我的立场。您站在了我的立场,我才会学着站在老师的立场。”我笑着抱紧了她,“宝贝,你真的长大了。”

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去找这位老师,更没有理由去骂人家,一切都是我的缓兵之计。因为家长在孩子心中,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心中也扮演着心理疏导师的角色。孩子回来跟家长告状诉苦,说学校的不好说老师的不好,如果我们首先站在老师的立场说教,会让孩子反感,觉得家长不理解他们,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产生“说了也没用”的逆反心理,慢慢很多事情都不会再跟家长提。遇事不妨先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听他讲讲事情的经过,仔细询问相关细节,然后帮他进行心理疏导,孩子的很多负面情绪到这里就变没了,然后教会孩子处理事情的积极态度,实时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便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了。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立场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我们的体育老师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体育老师生病了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
体育老师教数学需从长计议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