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智利,有20万太平军后裔

2015-05-30 10:48
新传奇 2015年48期
关键词:太平军玻利维亚南美

有华人血统的伊基克人会过一个叫“包巾节”的节日,这也揭示了他们的由来:每到7月的某一天,伊基克华人就带上各种颜色的头巾,这样的做法是仿效他们的祖先——当年的太平军。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智利城市伊基克与中国有着极深的渊源。这里不仅拥有南美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华人天堂”,将近1/4的当地人口拥有华人血统,华商是商业中的重要角色。

避走海外

1864年年初,进入第13个年头的太平天国已然有了摇摇欲坠的迹象。当年1月,江苏的淮军在枫泾击败太平军,嘉善、平湖、乍浦和海盐的太平军全部投降,拉开了太平军全线败退的序幕。

就在闽粤沿海一带,一支太平军余部从福建漳州突围而出,慌不择路,向西逃窜。不少流亡的太平军便想到逃出清廷的法外之地。

香港因毗邻广东,是出亡的理想落脚点和桥头堡。而到国外当“契约矿工”,这支太平军余部中约一万多人选择了这条生路。他们带着自己的亲属家眷,坐了几个月的船,被运到南美一个地方当起了硝石矿工。

这个地方,正是前文提到的智利伊基克。

异国土地上的“起义”

劳工生活并不容易。当时南美各地的许多矿上充满了折磨和压榨,不少苦役病死,甚至有人选择自杀。

对于逃亡至此的太平军,劳工的生活更是非人的。每天要干苦役14个小时以上,时常忍饥挨饿的同时还要忍受矿主无故的打骂和虐待,一切就要逼至崩溃的临界点。

终于,他们的命运在1866年迎来转折。

伊基克地区正处在秘鲁、玻利维亚、智利三国交界地带,长期以来,为了争夺丰富的矿产资源,秘鲁和玻利维亚结成盟友,与智利之间的征战不断。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混乱之中,这批太平军获得了机会。1867年3月,伊基克的数千名太平军,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发动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起义”。有过实战经验的他们很快就抢夺了枪炮,活捉了来不及逃走的洋人矿监,占领了整座矿山。

起义者推举湖南人翁德容和广东人陈永碌为领袖,以太平军原有的编制进行了整编。并打败了秘鲁军的数千人马,随后太平军接洽上智利军队的司令西拉皮佐将军,表示愿意帮助智利对付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太平军看到了希望,命运就此改变。

太平盛世政策在他乡开花结果

西拉皮佐将军任命翁德容为少校,陈永碌为上尉,将太平军武装成智利第6边境纵队“褐衣军”,让他们协同智利军在秘鲁塔拉帕卡省的作战,配合智利军队在港口登陆,占领莫克瓜,一同攻取伊基克市。

接着“褐衣军”又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配合智利军队彻底打败了秘鲁-玻利维亚联军。

随后,智利政府信守承诺,将伊基克赠给太平军余部,成立一个自治镇,但要求他们解除武装,成为平民。原太平军将士们解甲归田,融入当地的普通生活,与当地人通婚,大力推行太平天国曾经提出的建立太平盛世的理想政策。洪秀全做梦也没想到,他提出的设想中的某些部分竟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了。

(《看历史》2015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太平军玻利维亚南美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
南美热带雨林
玻利维亚举国关注玻星项目
中国成功发射玻利维亚通信卫星
太平军所使用的兵器
太平军使用的几种水上战具
太平军的筑城与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