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净化政治生态

2015-05-30 16:27郑文靖
理论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反腐败政治生态系统论

郑文靖

〔摘要〕 当前我国净化政治生态具有极端的紧迫性,这是由于腐败已严重威胁了政治生态的自净机制,政治生态污染已引起系统性的蝴蝶效应,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其根源在于,政治领域本身负面因素累加,资源型经济中政府干预过多,熟人社会中普遍联系的关系网催化了这一现象,信仰缺失和素养不足使一些领导干部难守底线。净化政治生态,应改变认知,从系统角度看待并治理系统性腐败;全面深化改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关键词〕 系统论,政治生态,系统性腐败,反腐败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4-0070-07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重申:“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 〔1 〕这个期间,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阐述“政治生态”,净化政治生态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词。

从哲学视角看,生态就是有生命力的活的系统,它是系统中各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进行能量交流与转化、形成能量流的过程。所以,系统性就是生态的本质特征,一言以蔽之:生态就是系统。因此,我们需要从系统的视角把握政治生态:一是政治生态系统是分层的,根据层次、领域分为无数个子系统。同时,政治生态系统也是它的更大母系统的子系统,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等各个子系统平行存在,相互影响。二是政治生态系统是有生命力的活的状态,同样有着风清气正的或者腐化衰败的两种发展方向。三是这种生命力状态取决于政治系统内各要素的能量交流与转换,也取决于它与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等系统各要素的能量交流与转换,它们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深度融合。四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之内,政治生态系统有自制、自净、自我修复的功能。这个边界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前提。因此,净化政治生态不仅仅是政治领域的问题,它关乎全社会的所有方面、所有领域。只有这些所有方面和所有领域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才可能取得真正的实效;净化政治生态是引导管理政治系统朝着风清气正的健康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高度警觉、时刻关注它的发展变化,对负面因素的侵袭防微杜渐,弘扬正气,保持它的自净、自制、自我修复功能,保持它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当然,我们也必须能在政治生态出现大问题时,清醒地认识到严重后果,能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行动,能拿出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改变政治生态污染的局面,重构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一、系统看待净化政治生态的极端紧迫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在新时期提出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更需要全面从严治党这个“车之辕”、“鸟之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是全面从严治党。党发挥着引领方向、树立典范、科学决策、选用干部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党风,就有什么样的政风,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态。而当前的现状是政治生态出现了问题,在山西甚至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问题,污染了我们的政治生态,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弱化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这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严正解决的问题。

(一)腐败已严重威胁了政治生态的自净机制。政治生态中既存在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存在促使其衰败的消极因素,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相互转化,这是客观规律。政治生态健康发展,倚赖其系统内以及其他系统的积极因素能战胜消极因素,系统内以及与其他系统要素间的交流与转化是良性的循环,是消极因素消、积极因素长的过程。这是政治生态能自我净化、健康循环的边界。但是,当前我国现状是腐败已经严重侵蚀了政治生态肌体,严重威胁了政治生态的净化机制,临近边界的危险地带。正如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2013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汇报时所指出,毋庸讳言,由于党内外、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党的健康肌体也感染了不少病菌,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作风状况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民群众还有不少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很多“四风”问题被曝光,一批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相继被查处。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解决党内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党内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又一次强调,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仍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 〔2 〕“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 〔3 〕 (P390 )“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就是政治生态恶化到逼近破坏自净机制的临界点,“亡党亡国”、“生死存亡”就是破坏政治生态自净机制的不堪后果。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危机的边缘,净化政治生态刻不容缓。

(二)政治生态污染已引起系统性的蝴蝶效应。政治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无时无刻不在与其他系统进行能量的交流与转换。它既受其他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在对其他系统施加影响。当前政治生态污染的状态已经蔓延到其他领域,引起了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多领域的蝴蝶效应。“黑蛇、白蛇、眼镜蛇”现象、“雅贿”现象、“人人骂腐败、人人助腐败” 现象、“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的“中国式求人”现象等等都是政治生态污染引起的连锁反应。正如史小今在《学习时报》发表的文章《有些领域腐败不起 一旦蔓延后果严重》中所分析的,“由于一些领域的改革不彻底、不到位,腐败问题在若干年里出现了领域泛化的现象。最初只出现在掌握国民经济运行重要资源的公共部门的腐败问题,开始向其他职能部门甚至是在公众视野中甚少出现的‘冷门部门蔓延” 〔4 〕,如国防系统、纪检系统、新闻媒体系统、科教文卫系统等。这些看似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不甚相关的领域,其存在的腐败行为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这些所谓的“清水衙门”也存在腐败问题,就会造成更坏的负面影响,会向更广更大的范围传播。这种连锁式的蝴蝶效应又会反过来加剧政治生态系统的恶化,如果不强力整治,就可能最终导致整个政治生态系统的崩溃。

(三)政治生态污染已严重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腐败已经导致了我们政治生态污染的后果。腐败是我们党身上的毒瘤,严重损害了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严重威胁着党的执政根基。现在社会上已经普遍存在着一种不太理性的情绪,只要是对党对政府对干部不利的信息,即使是错误的、歪曲的、黑白颠倒的,很多人都是宁可信其有而不会信其无,甚至会幸灾乐祸。为什么会有这种不理性的情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内少数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严重败坏了党、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形象,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政府和干部的信任,直接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人所共知,腐败就是最大的失民心,政治生态的污染就是党执政地位最严重的动摇。习近平严正警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3 〕 (P386 )这说明,反腐败问题与党的执政命运息息相关。

二、系统分析政治生态恶化的根源

净化政治生态的前提是找准病因,找到政治生态恶化的根源。王岐山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有的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干部被‘围猎,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搞利益输送,遏制腐败蔓延的任务仍然艰巨。” 〔5 〕王儒林在全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动员大会上讲:“当前,山西正处在重要历史关头。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全省改革发展进程。” 〔6 〕我省就是王岐山同志所说的“有的地方”之一。政治生态的恶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勇敢地直面问题、深刻地分析问题就是切实解决问题的开端。

(一)政治土壤:政治领域本身负面因素累加。政治领域本身存在的负面因素侵蚀过重。就拿山西来看,该省地处内陆,封闭性相对较为严重,又长期浸润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权本位的政治文化思想影响深,整个社会风气更容易形成对当官趋之若鹜的文化氛围,当官是最好的光宗耀祖,当官是最被推崇的成功标志,“官中自有颜如玉,官中自有黄金屋,官中自有千钟粟”成为一部分人的思想文化共识。为了职位升迁、为了官路平顺,一些人采用各种办法以达到目的,花样多,下工夫大,这必然带来干部选拔任用的不正之风。一些地方干部考核走形式、走过场,纪检部门监督疲软,正如王儒林在两会时所讲的:“就连纪检监察、组织部门也发生了不少的问题。像纪检系统,从原省纪委书记、常务副书记,两届四个班子成员都出了问题;部分市、县纪委书记,包括执纪办案的一些干部也出了问题。我们严肃查处了纪检监察系统的问题。去年9月以来,共查处了117人,其中有56人被清除出纪检队伍。” 〔7 〕很多干部信仰缺失,唯上是从、官官相护,使政治生态自我检测、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机制发生连锁性“梗阻”,“无为”、“乱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官员依然能“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这就给整个系统发出错误信号,产生错误导向,更多干部眼睛“向上看”、“向钱看”、“向关系看”、“向领导的条子看”,容易引发整个政治系统的衰败甚至崩盘。如果这个系统只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只是一个部门、个别干部腐败,系统内部要素在相互流动中、在能量的交流转换中这个症结靠系统本身的免疫力是能够修复的。但一旦整个系统各个环节和要素都出现了连锁性诺米骨牌反应,系统自愈能力就会丧失,就像人缺失了白细胞,没有免疫力一样。

(二)经济土壤:资源型经济中政府干预过多。政治生态状况与经济生态状况有着最根本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当前山西政治生态恶化,首先要从其与经济生态的互动中找原因。山西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广泛分布,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主要和煤炭资源的采掘、加工、运输等密切相关。这些产业广泛分布于全省市县甚至乡村各个角落,作为影响国家发展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一定会更多地纳入政府管理中。因此,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政府以审批方式参与管理的领域多,程度深,手段硬。这就使得山西在价格管理、金融开放度、对产权的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度等方面市场化水平都相对要低,发展进程相对要慢,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的作用更大。该政府说了算的政府说了算,不该政府说了算的很多方面也是政府说了算。企业打通政府、商人结盟官员的官商结合的内在动机和外部空间具备,使有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有了更多利用权限为自己寻租创租的机会,腐败的产生和广泛蔓延就有了温床。王儒林在2015年两会期间山西代表团开放日时总结:“从纵向看,从省到市到县到乡到村,都发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从横向看,煤炭部门是腐败的‘重灾区,交通、国土等部门是腐败的多发地带,就连纪检监察、组织部门也发生了不少的问题。” 〔7 〕这不能不说与我们这种特殊的资源型经济模式有一定关系。

(三)社会土壤:熟人社会中普遍联系的关系网的催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政治生态存在所依托的社会土壤对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山西省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政治生态恶化的局面与根植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土壤也密切相关。

乡土文化、熟人社会是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化延续和传承。山西地处内陆,乡土气息更浓厚,熟人社会的特征更明显。这种文化忽略契约、规则和制度,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性、相互性、普遍性和行事的自主性、灵活性、弹性。所以,在这种文化中人和人的关系既紧密又广泛,每个人都和其他人有着拐弯抹角、千丝万缕的关系,整个社会就形成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每个人包括党政干部都是这张关系网上的一个节点。正如歌手罗大佑曾生动地说,你和北京人聊天,聊到后来总能聊到他有亲戚在国务院工作。听起来虽然夸张,但是熟人社会的特征跃然纸上。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要保持独立性是比较困难的,人们办事的依据很大程度上掺杂着人与人关系远近亲疏的感情因素。所以,在现实中无论办企业、要审批、拿证照、拓市场,还是选干部、谋职位、调部门、配班子,甚至家人看病、孩子升学、购买车票等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要找关系、找熟人,这使原本就存在于某些领域的腐败行为、腐败现象泛化,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因此,社会中就出现一种很畸形的现象:人人恨腐败,人人骂腐败,但是人人想腐败,人人用腐败,人人助腐败。莫言曾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喧嚣与真实》中无奈地讲了他亲历的事情:他的一位喜欢义愤填膺、咬牙切齿痛骂当官的亲戚求他找人花钱送礼帮中考差了5分的孩子上重点中学。腐败成为人们办事的利器和捷径,也成为阻碍他人发展的权杖和门槛,人人深受其害,但人人身在其中,人人助纣为虐。同时既然是人人都有的问题,自然在心中就没有那么不可容忍。所以,社会对腐败没有形成零容忍的氛围,只有对数额特别巨大、行为特别恶劣的腐败官员和腐败行为才体现出零容忍的态度,而对某些贪腐数额不太大或者虽然数额大但有过作为的腐败官员和腐败行为的宽容度极高。甚至当出现了穆新成这样的大贪官和严重的腐败行为时,社会居然会冠以“侠贪”这样的称呼,大赞其作为。由此可见,政治系统的污染是多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只是一味简单地对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提出高要求,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净化政治生态才可能实现。

(四)文化土壤:信仰缺失和素养不足难守底线。每个人每个组织的行为都是文化浸润的结果。文化底蕴深厚,文明程度高,道德感就强烈,行为就更加讲规矩,讲底线。反之,则缺乏道德感,行为就容易无规矩、无底线。山西省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脉,但是地处比较偏远的内陆,经济发达度、思想开放度、教育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所以,现代文化土壤并不肥沃,现代文明程度还不够高,很多党政干部的精神境界还不达标。因此,这些党员干部面对利益诱惑、美色诱惑、权力诱惑时就丧失了免疫力,丧失了底线,成为污染政治生态的病毒。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说:“由于党内外、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党的健康肌体也感染了不少病菌,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作风状况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民群众还有不少意见。” 〔8 〕习近平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3 〕 (P414 )这一分析切中了时弊,抓住了要害。习近平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提醒我们,人体长期缺“钙”,会出现各种病症。党员干部如果不注意加强世界观改造,不能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就缺了“精神之钙”,就会患精神上的“软骨病”。这种“软骨病”首先从信仰淡漠、信念动摇开始,不信马列信鬼神,把理想信念庸俗化;接着忘记大目标,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就会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就会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就会甘当“俘虏” 〔9 〕。如此一来,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干部就丧失了抵抗能力。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干部政治信仰是相辅相成的,信仰坚定,就有了提高素养的要求;素养提升,就会强化信仰的坚定度,就更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更能在各种诱惑中坚守原则和底线。反之,也就更容易在彼此的消极影响中丧失底线和原则,出现严重的腐败,从而污浊政治生态。

三、系统展开净化政治生态的方策

政治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都是自系统要素相互交流与转化,以及与其他系统要素交流与转化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针对政治生态系统性特点,以系统方式来治理系统性腐败,实现政治生态的净化与重构。

(一)改变认知,提升思路。政治生态污染和恶化,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的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大问题,是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所有系统相互影响产生的一个系统性问题。就像池水污染了,水中的鱼病了,我们不能只治理鱼,更重要的是净化池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抓反腐败工作力度很大,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方位出击,组合拳打击,腐败现象得到遏制,一批腐败分子得到惩处。反腐败斗争深得党心民心,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在国际上也赢得普遍赞誉。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总揽全局,亲自部署,具体指导,发表大量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王岐山同志也指出,要把握大局,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他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认知,将反腐败问题、政治生态净化的问题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系统中去认识、去解决。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层次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循环系统,池水清洁了,才有可能保证其中鱼的健康。正如王儒林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动员大会上讲:“我们必须拔除烂树、治疗病树、矫正歪树、种植新树,保护森林。我们必须坚决清除腐败土壤,灭菌消毒,改善条件,精心树木,打造出人民群众满意,党中央放心,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6 〕这就明示我们要从纵向、横向多线条、多领域地分析认识腐败问题,善于用系统论、用哲学视角来对待腐败问题,指出了治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净化政治生态的思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腐败源自于对权力的滥用。惩治腐败首先要扼断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就是要减少政府权力,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官员因掌握权力而利用权力寻租创租搞腐败的可能性,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既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更多干部免受腐败侵袭的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响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持续反腐、深入反腐提供了基本前提。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而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样就能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也就能更好地解决因权力多用滥用而产生的严重腐败问题。我们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应拿出更大勇气和力度来推进。王儒林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强调:“以行政审批、资源配置、政府采购、资金分配等权力密集的关键环节和以司法、教育、医疗、社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为切入点,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要清政风,以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简化行政审批、优化办事流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效能监察,坚决整治散、懒、玩、浮、拖、推等等突出问题,让全社会享受到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 〔6 〕这一系列行政审批改革、资源配置改革等举措都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根本还是要着力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治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净化政治生态也首先要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打基础。

(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党中央已经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思路,就是总书记讲话中反复讲的要使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当前面临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一思路切实落实。

1.不敢腐:运用好疾风暴雨的运动式反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就是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管是谁,不管职位多高,都绝不容忍,绝不姑息。要在全国形成一种高压反腐态势,保持对腐败的高压严打态势,形成一股强劲的威慑力,有力度地迅速减少腐败存量,就是“拔掉烂树”、“捞出死鱼”,“剜除毒瘤”,让领导干部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反腐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说:“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8 〕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必须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 〔10 〕。在不敢腐的环节上,巡视工作发挥着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落网的“老虎苍蝇”绝大多数都是巡视工作取得的成效。这种高效率、直通车、强权威的反腐监督机制是典型的疾风暴雨运动式的反腐措施,有着文化认同的接地气的反腐特点,应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就目前的国情看,是最为有效的反腐途径。王岐山同志在中纪委五次会议上讲,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习近平每次都作出重要指示,为巡视工作指明方向。中央巡视组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着力发现矿产资源、土地出让、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超编制配备干部等问题。因此,要大力提升巡视强度力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净化政治生态过程中发挥 “利剑”作用。

2.不能腐:运用好正法直度的制度式反腐。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总结历史经验,发出警示恒言:“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即“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直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 〔11 〕 (P184 )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习近平的讲话与邓小平的思想一脉相承,反复强调“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 〕 (P391 )加强制度建设,不仅是针对广大干部的,也是针对全社会的;不仅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也能形成全社会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如果政府治理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一视同仁地靠制度靠规则,那么“人人找关系、搞腐败”的办事思路和惯性就没有市场,腐败的社会土壤就得以铲除,法治思维、规则意识就可以循序建立,全社会对腐败的“零容忍”氛围就能够建立起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更将反腐败上升到法治高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等将会从根本上使遏制腐败的法律制度更趋完善。王儒林在总结山西腐败问题时指出:“目前,我们在‘不敢腐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不能腐、不想腐还远没有达到。特别是在资源集中、权力特殊、资金密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有的制度有缺失、漏洞多,有的制度不执行、软约束,有的制度在空转、挂空档,有的制度牛栏关猫、不管用,错综复杂、形形色色的弊端还远远没有革除。” 〔6 〕针对制度反腐,有两个方面尤其重要:一是加强权力制约,推进“六权治本”,在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上取得新成效。我们要在以 “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大力治标的同时,在治本上加大力度。要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努力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二是坚持从严治吏,在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刷新吏治上取得新成效。正如王儒林所指出的:“从严治党重在从严治吏。对山西来讲,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要把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作为刷新吏治的核心,从严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旗帜鲜明地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为基的用人导向,让那些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人失去市场,真正让那些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让广大干部专心谋事、用心做事,在干事创业中求进步、求发展,有盼头、有劲头。要把严肃党规党纪作为刷新吏治的关键,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干部‘带病动议责任,对那些违规用人、用人失察、用人不当行为,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对查实有问题的严肃处理、严厉警示、严格问责。要把整治为官不为作为刷新吏治的重点。现在我们有些干部不履职、不担责、不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势必会滋生新的政治生态问题。” 〔6 〕

3.不想腐:运用好德厚流光的思想式反腐。全面从严治党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核心,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抓住领导干部的思想根子问题。从根本上从深远的角度讲,治理腐败、净化政治生态必须要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问题。

一要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敬畏,在行动中才会有体现,就能增强防腐拒变的意识和能力。习近平指出: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当然,坚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号,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通过理论学习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充精神之钙。习近平深刻地指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这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全党同志必须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了解我们是经过反复比较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了解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同时还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真诚信仰。顺境中不浮躁,困难时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成为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3 〕 (P23 )。

二要解决文化素养问题。文化底蕴深、素养高,具有精神洁癖,同样会在行动中有所体现,能增强防腐拒变的意识和能力。底蕴深、素养高的人对世界对人生认识得更深刻,更追求精神享受、精神愉悦,更珍视自己的尊严、荣誉和品格,更善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警示、自我提升,更具有拒腐防变的内在动机和精神抗体。习近平深刻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 〔12 〕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塑造者。因此,党员干部的素质修养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清洁剂,也是净化整个社会生态的清洁剂。习近平多次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道德素质要求已成为习近平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始终要求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要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作为完善自我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作为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习近平常说:“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对于共产党的干部来说立德首先要立“为民服务”之德。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宣示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习近平说,从做官的第一天起,就要思考为什么当官和当什么样的官这两个问题。当官,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为民服务,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3 〕 (P413 )广大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行动中为着群众,群众才能信任干部、支持干部;同样,一个政党,只有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共产党的干部来说立德还要“勇于担当”,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党员干部如何担当,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他要求干部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当干部就要苦干,在领导岗位上虽然工作苦些、累些,但心里是充实的。权力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副担子。领导干部要视事业如泰山,把岗位看作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干部如果具有这样德厚流光的品质和素养,腐败又何能近身?!

净化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一个大挑战和硬任务。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直面问题的勇气、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决心和行动大刀阔斧地向腐败开刀,启动了净化政治生态的伟大工程。对全体党员来讲,更需要我们“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以反腐智慧、反腐制度、反腐文化让腐败无处藏身,还政治生态一个山清水秀,使我们的党更坚强、更伟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绍华.着力净化政治生态〔N〕.光明日报,2015-05-03.

〔2〕钟纪岩.反腐倡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N〕.人民日报,2013-01-3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史小今.有些领域腐败不起 一旦蔓延后果严重〔N〕.学习时报,2014-09-21.

〔5〕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5-01-30.

〔6〕王儒林.在全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山西日报,2014-12-02.

〔7〕尚慧辉.雷霆万钧反腐败 迎难而上谋发展——山西代表团接受境内外媒体记者集体采访实录〔N〕.山西日报,2015-03-08.

〔8〕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EB/OL〕.人民网,2015-01-12.

〔9〕王相坤.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EB/OL〕.人民网,2013-12-05.

〔10〕刘生杰.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J〕.求是,2015(5).

〔1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2〕徐伟新.做人要有人品 当官要有官德——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党员干部修养的重要论述〔N〕.学习时报,2015-03-23 .

责任编辑 周 荣

猜你喜欢
反腐败政治生态系统论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反腐与经济增长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