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2015-05-30 10:48唐呈岭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动性情感性科学性

唐呈岭

摘 要:作为教育体系开端的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有效地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及风格反映出来。基于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以全新的角度来探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关键词:规范性;科学性;趣味性;生动性;情感性;艺术性

语文教学,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加强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能够对他们发挥启蒙示范的作用。小学语文相比其他学科,其教学语言具备鲜明的特色。

一、规范性与科学性

1.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要深刻把握

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往往会将教师当成自己模仿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这一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进行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并且他们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往往小学生都会模仿教师的言语,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修养能够产生極为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例如,一些教师平翘舌分不清,在教学过程中将“lɑo shi”说成了“lɑo si”,学生一旦模仿,就会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很难纠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普通话练习以纠正不规范的读音,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习语言。此外,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语调要适中。

2.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深刻把握

科学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所教词语的准确意义进行深刻的理解,主要包括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如“小明不认同小华的观点,我觉得是正确的”,这样一句话就会产生歧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明确地表达出语言的语义。此外,在对语言准确性加以考虑的同时,还应该做到言简意赅,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趣味性和生动性

1.对趣味性进行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促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乌鸦喝水》为例,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人需要借助手才能喝水,那么,没有手的乌鸦该怎么喝水呢?学生会对这一问题展开想象,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导入《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利用趣味性语言将话题引入,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生动性进行把握

小学语文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生动性,这主要是为了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语文课本中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较多,在向学生讲解的时候需要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促使作品中的美全部散发出来,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如,教师在介绍较感人的故事情节时,应该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来描述该故事情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对于一些抽象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内容讲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提高。

三、情感性和艺术性

1.把握情感性

情感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课本中抒发情感的作品有很多。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使用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使学生受到更加深刻的影响。那么,教师就应该对课文的内涵进行深刻把握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课文中包含的情感。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写一首比较浅显的诗歌,并有感情地在课堂中将其朗读出来。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把握艺术性

口语的艺术性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多种表达技巧进行充分利用,运用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大致来看,可以将语言的美分为语境美、语音美、流程美以及内容美等。语言拥有的这些美除了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知识之外,还可以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主要有科学性、规范性、生动性、趣味性、艺术性、情感性,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具备演讲语言的雄壮、相声语言的风趣、小说语言的形象、散文语言的优美以及诗歌语言的简练等特点。

参考文献:

罗瑞燕.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3(4).

猜你喜欢
生动性情感性科学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语言的情感性之于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