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才是高效学习的发动机

2015-05-30 10:48闫万军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积极评价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闫万军

摘 要:生态课堂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把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其在课堂中积极、自觉地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鼓励合作;实践活动;积极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知识要在“探究、合作”活动中依靠学生自己的实践去获取。因为学习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理解活动才能让其容纳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生活和问题解决中。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成为学习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课堂高效学习的发动机。

一、激发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对学习效能会产生很大影响。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是否会深入、兴致勃勃地学习知识,要看他对知识有没有浓厚的兴趣,要看他是不是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能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课堂只能是命令式课堂或“满堂灌”课堂,也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前下工夫。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前预习和情境创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教材内容、地域特色等因素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埋下伏笔,把有可能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生机盎然的活动场景和探究小天地。

二、鼓励合作,积极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大多数课堂模式中都很时髦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格局。“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组内成员间的积极互动和相互协作,它是一种“荣辱与共”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使成员之间能兼容互补,相得益彰,既能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效能。但我们也发现,大多数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个别学生的表演舞台,并不是我们预想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种形式上的合作学习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进行知识建构和问题思考。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培养学生自主参与问题互动的意识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借鉴课外集体活动模式在课堂学习中互相团结协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双向交流,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要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对学生小组合作中的成功之处给予充分肯定和展示。

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论是语文学习还是数学学习中,我们都不缺少记忆力好、理解力强的学生,但很少有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怎样才能看到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一面?实践活动是最好的展示舞台。许多教师不热衷于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课,把实践活动课放到了教学的“垃圾箱”,一学期下来,没上过一节实践课,导致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让所学知识与生活不能融为一体,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没有什么关系,

学知识是为了考而学,不是为了生存而学。如:就拿小学数学中圆的周长一课来说,里面有一个小调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如果让学生在课外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和思考,学生不但会清楚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而且还可得知,车轮转一周后它行过的路是直线,一周的长度与圆周的长度是相等的,这样就理解了周长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学生会总结出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求长度的规律。掌握了这种思想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转化思想来思考问题,将会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这不仅是一种思想,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四、积极评价会让学生兴趣更浓

“谁都喜欢听好话。”这是我们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事实。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更喜欢鼓励和表扬语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一句表扬的评价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成为一生中获得成功的动力,或许这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起点。教师可以利用名人名言、名人的故事、经典的评语处处为学生做好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在磨难时相信自己,在顺境中勉励自己,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和精神品质,让学生在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時,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评价。”把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况通过评价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效果。

总之,课堂是学生生长的沃土、成长的空间,是师生互动、创新知识的主阵地。多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多给一些天地,让他们自由去飞翔,这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给学生权力、给学生自由、给学生选择,学生才能对知识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去求知。

参考文献:

[1]韩伏林.谈学习的兴趣[J].文学教育,2011(7).

[2]张爱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J].才智,2011(17).

猜你喜欢
积极评价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优化英语教学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