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浅析

2015-05-30 02:45邢建和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办教师私立学校民办学校

邢建和

【摘 要】近些年来,教育市场紧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私立教育机构顺应社会的需要,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加之政府对民办教育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更加刺激了民办学校的发展。但由于其发展不成熟及人们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要求不断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的频繁流动这一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民办教师是民办教育的根基,民办学校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及其带来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 键 词】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市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私立教育机构不断涌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但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却也是人们不容忽视的。其中,教师的频繁流动,是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国家的制度有限,我国民办教师处于一种非正规的游离状态。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相继出台,确保民办教师的权益和地位,但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地位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某些权力还是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中小学教师。毋庸置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教师的频繁流动不方便管理者的管理。民办教师是民办教育的根基,一支稳固的、优秀的教师队伍直接关系着民办教育的发展与兴旺。

对民办教育有所了解,还是从爸爸去民办学校当教师开始。那时,我对民办学校充满了好奇,只知道私立学校的学费很高,学生在学校里吃、住、学习,听说还有生活教师照顾,在我的想象中,私立学校是美好的。可是,自从爸爸上班后,真的是早出晚归,每天早上出去上班,晚上才会回家,不像以前在公立学校那么自由。从爸爸头上渐渐稀少的头发可以看出,在私立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至少压力很大,后来我上了高中,跟着爸爸一起来到了他们学校就读,那三年的经历,真是让我对私立学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甚至从进去的第一天,它以前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就轰然倒塌,那真的是一种集体生活,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难适应。当然,也不是说私立学校有多么不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不过我和私立学校还真是挺有缘分的,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私立中学教过一段时间的书。正是因为我和私立学校的这些渊源,所以我想借着我在私立学校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了解,来谈一谈私立学校教师的频繁流动现象。

首先,我想谈一谈民办学校教师的构成。民办学校的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构成:第一,退休的老教师。还记得刚去私立学校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有一半都是老教师。这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他们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受到民办学校的青睐。第二,由于各种原因从公立学校离职流动到私立学校任职的中青年教师。有些人觉得私立学校的工资比公立学校的工资可观,有些人受其他方面的诱惑,所以放弃了“铁饭碗”来到民办学校任教。第三,刚毕业的大学生。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把进入民办学校工作当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四,从其他民办学校流动过来的教师。第五,兼职教师。不过这类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少,民办学校把一些有名气的、优秀的教师请过来做兼职。前四种是民办教师队伍的主力。也许就是这些队伍潜在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如此频繁。

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民办学校的学生人数天天变,民办学校的教师人数月月变”,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的特点。我高中的三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每门课的教师都是换了又换,第一学期去的时候带我们的那些教师,第二学期就差不多走了一半。总之,每学期每年总是有教师换动的。大学毕业后我去工作的那所民办学校在我离职时,几乎有2/3的教师都提出了辞职,有些教师仅仅只待了两三个月就辞职了,有些教师还是迫于和学校签了一年的合同期才坚持做完了一年。这些离职教师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在生活中的负担略小,对未来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获得更好的平台实现自身价值,而且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在这些流动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担任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教师,因为这些教师在中小学需求很大,更容易寻求到工作机会。教师流动本来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大量的、频繁的、不定性的流动毫无疑问是不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是一种不合理的流动。

民办中小学的教师流动之所以如此频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经济原因,还有学校自身的原因和教师群体的原因,接下来我将根据自身的经验了解和查阅的相关资料对这些原因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一、来源复杂

前面通过对民办中小学教师来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办教师来源是复杂的,这是导致教师流动的客观原因。首先,民办学校招聘的一些退休的老教师,他们虽然在民办中小学发挥着“余热”,但是从爸爸的工作经历以及我那段短暂的体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民办学校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工作时间也很长,很多中青年教师都叫苦不迭,更何况是这些退休的老教师呢。而且这些退休的老教师,他们一方面拿着退休工资,一方面又拿着民办学校的工资,他们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所以许多教师都是抱着“合则留,不合则走”的心态。还有那些被招进来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当初都是迫于沉重的就业压力才选择民办学校,一方面是想找个落脚的地方,一方面他们是想着能够在这里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以后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做准备,所以他们只是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一旦有更好的机会,他们会随时离开。那些从其他民办学校流动过来的教师,当他们遇到条件更具有诱惑力的学校时,也会选择离开。正是这些复杂的来源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从而带来了频繁的教师流动。

二、社会因素

主要有社会地位认同度低和缺乏社会保障两个方面。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说明,民办学校的教师具有同公办学校的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在人们思想上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民办教育起步晚,所以事实上人们对民办教师的认同度并不高,从而让很多人虽然在民办学校当老师,但是仍然有着一颗想进公办学校的心。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民办教师并没有与公办学校的教师一样获得“事业单位编制”的法定身份,而是被纳入了“企业编制”。民办学校在校长的管理下,实行的是“自由聘任制”,学校与教师之间是雇佣关系。虽然同为教育机构,但是归属权与管理权的不同,已经从根本上说明了不平等的事实,从而决定了民办学校教师地位的卑微。从社会保障方面来说,表面上看,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所得权益似乎没有区别,但是由于政策上缺乏制度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很多权益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实現的。比如,民办学校的教师难以像公办学校的教师一样获得业务培训的机会,公办学校的教师每当寒暑假或者工作期间可以接受国家为他们提供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而民办教师则不得不奔波于招生之中,很难有机会去接受继续教育。在退休政策和福利待遇上,民办教师退休待遇是远远低于公办教师的,甚至很多福利。比如,医疗、养老等都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压力大

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承受着更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首先,工作时间长且工作量大。民办学校的教师真的是上班早下班晚,除了每天白天学生在校时你要工作外,晚上你还必须到办公室值班、开会等等,遇到家访期间,还必须利用晚上的时间出去家访,所以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而且民办学校的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还必须承担一些其他岗位的工作。比如说接送学生回家。那时我在民办学校当教师的时候,每天除了要给学生上课,早上必须要起很早,跟着校车一起去把学生接到学校,下午又跟着校车把他们送回家,每天早上两趟,下午两趟,一天工作结束后,真的是身心俱疲。这种大工作量是公办学校的教师不能体会的。第二,来自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压力。学校一旦聘用你以后,就希望你能为学校创造价值,对于你的工作就会寄予很高的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希望物有所值,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会有更高的期待,特别是那些收费贵、档次高的学校。这些都会给教师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第三,竞争压力。由于民办学校是聘任制,教师没有绝对的保障,学校为了自身利益,在选择教师时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所以为了持有工作,教师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赢得领导和家长的信任,所以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也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第四,人际关系的压力。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民办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淡漠。这一点我真的深有体会,那时,我去汕头,每到放假,我都会去爸爸的学校呆两天,就发现他们学校的教师虽然是住在一层,但是互相之间很少走动,都是把自己关在房里做自己的事,几乎没什么交流。我想,本来工作压力就这么大了,同事之间还这么淡漠,难怪我爸爸一直就对我说如果我以后当教师,尽量不要去私立学校。

四、民办学校自身管理的不科学

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学校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教师是以一种打工的身份在为学校服务,所以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和团体责任感,使得教师很难融入到集体之中。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往往过于苛刻,缺少民主,没有让教师参与到管理当中,这就限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学校一味把学生放在首位,忽视了教师也是学校的主人翁,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地位低下,学校领导不注意从生活上去关心、体贴教师,使得教师感受不到学校的温暖,教师没有归属感,最后义无反顾地离开。

五、民办学校自身优势的淡化

民办学校兴起之出,许多教师不顾一切想要进入私立学校,最主要的动力就是民办学校的高工资,特别是沿海地區,吸引着许多内地的教师前去就职。还记得五岁那年,爸爸那时候还在公立学校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为了买房子,爸爸不得不到广东打工,没想到一年之后,爸爸就挣到了买房子的钱,可想而知,那时候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工资有多么大的差距。为此,很多人选择离职甚至放弃了“铁饭碗”,都涌向沿海地区工作。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办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相当于公务员水平,而且增长速度很快,相比较而言,民办教师的工资水平还停留在原来水平,渐渐地民办学校就不存在薪酬优势了。固然民办学校的工资颇为可观,但是和他们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所做的牺牲相比,他们的薪酬还是很低的,说到底,他们的高薪酬背后是自己巨大的牺牲。所以,很多人就更不愿意把民办学校当作就业的理想选择。

六、个人追求

除了很多人当初选择私立学校是为了把它作为一个跳板,等待更好的机会外,还有就是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前人们一旦当上教师后,就会一辈子都当教师,如今社会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不同了,一旦觉得在教师这条路上不想走下去了,就会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如今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而民办学校没有束缚,想走就走。

综上分析,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合理的教师流动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给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但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比如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机构在全国遍地开花,为我国的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要改善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过于频繁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师是民办中小学的灵魂,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民办中小学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民办教师私立学校民办学校
新民办教师进退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农村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进一步改善民办学校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