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30 05:39赵锁文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外阅读

赵锁文

摘 要: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语文,愿意学语文,乐于学语文。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兴趣不浓,课外阅读低效等,亟待教师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探索。

关键词:语言幽默;课外阅读;小组合作

一、增强教师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中理解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因为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使紧张、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受到认知震撼,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进而掌握知识和增长智慧。幽默的教学语言还能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不再畏惧老师,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化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比较狭隘,认为学习知识就是学习课本上的课文,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禁止学生看课外书:一是怕浪费时间,二是担心学生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以及学生可以阅读的书目等,还可以在满足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作出相应的指导,请求家长配合和监督,使学生在家中多读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师可在班级内建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交换看,一段时间过后,可让大家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组各有好、中、差学生若干名,使各小组实力相当,把整个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探究,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使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每节课都可围绕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个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小組内讨论,回答优秀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这样学生顿时会兴趣盎然,产生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不断探索,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杨新德.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成才之路,2012(6).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