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断的反思中变革我们的课堂

2015-05-30 07:13毛文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理论思维

毛文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地方。教师增强专业能力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进行变革,最后实现自我成长。

一、进行案例剖析,发现问题

教学反思是教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能够将教学反思工作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辅助,其对教育的贡献将会更大。而案例剖析正是建立在教学反思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

1.教学方法问题

通過案例剖析,教师能够找到自己的教学问题,比如:“备课只注重教材知识,没有考虑学生”“自己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学生认为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自认为学生懂了就是会了,不再关注其是否真的理解。”“对于教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而将活动形式作为主要工作,影响活动效果。”“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没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消化掉。”“给学生布置了太多的作业,导致学生将做作业当任务,不求理解。”“不能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灌输。”等等。

2.学习方法和方式的问题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往往会将内涵和形式的主次地位搞混,从而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结果。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学习,而不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只重分数,不重学习过程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没有内涵的学习方法。另外,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但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独立思考,那么,这样的学习方法同样也是犯了主次矛盾不分的问题,最终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一定会好过独立学习。

同时,限制我们的学生思维的问题还出现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明明是很好的设计,但并没有起到扩展学生思维的作用,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时进行了过多的干预,本可以由学生做的,教师却代劳了。同时我们设计的学习任务有些也没有考虑实际,过于浮浅。另外,在进行情景教学时,认为情景教学的现实背景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算丰富,忽视了学科本身也可以成为这样的现实背景。还有,教师在课堂提问的问题没有深度,虽然摆脱了老师一味讲课、学生一味听课的局面,但老师的问题设计不好,将会使学生陷入机械回答的境地,并不能诱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课堂上师生关系的问题

课堂上的教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但不能忽视学生这一主

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关注较少,对问题的答案关注较多。学生没有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内容,只是在浅层次对知识有个认识而已。另外一点就是课堂教学容易成为走过场的形式,知识虽然教给学生了,但缺少对知识进行深化的过程,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

二、通过课堂变革,转变方法

通过案例剖析,我们已经认识到很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变革,改变方法才能转变现状。

1.找准角度,重视主体,转换教学思路

首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都不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果。其次,初中生听课的方式与小学生相比有很大不同,不需要教师过分直白的语言,但也要在学生理解的范围里去组织语言,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去接受。另外,在教学环节上,不能没有重点、没有层次,要一步一步递进,让学生融入其中。最后,学生的表达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有很大关系,在对新知识的感知上,学生不可能跟教师有完全一样的表达,他们的表达更加趋于个性化。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去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压制或忽视学生的想法,那样会使学生不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变废为宝,巧妙利用问题资源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是学生到初中阶段难免会压抑自己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要尽量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3.善于发现,充分肯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思维闪光点,这样不仅能扩展思维,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不断反思自我,提高能力

教学活动最终要由实践走向认识,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法。教学反思应是严谨的、认真的、严肃的,其能够成为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果的手段,因此,必须要经过理智分析,冷静思考,辩证处理。否则,教学问题依旧会是问题,教学反思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1.理论联系实际

任何的实践都应该有理论的引导与支撑,才能不走歪路。因此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联系学习理论,才能事半功倍。教学理论只有通过教学理论,才能转换为教师的个人思想。反过来,教学实践也可以来充实教学理论,使教学理论更为丰富。

2.个体融入集体

个体的反思往往是单薄的,不成体系的,因此在反思过程中应该多参加专家讲座或名师课堂,看看别人的教学活动是怎样开展的,然后再找出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并不断改进。另外,个体也可以促进集体的发展。个体反思融入集体反思中,既充实和丰富了集体反思的理论,同时作为可以共享的资源,在集体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杨红忠.谈小学课堂教学反思.中国校园文学,201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理论思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