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现状探析

2015-05-30 08:31陈艳珠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生会文本教材

陈艳珠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信息在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或缺的位置,人们对数学信息的有效解读越发迫切。数学信息的有效解读依赖于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个培养、提升的过程。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常被忽略。为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我们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力求发现数学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

探寻提升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策略提供方向。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词汇量与阅读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地提升,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尤为迅速,是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为了解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现状,我们制作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现状问卷调查”,总共发放2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2份。在问卷数据统计中,有77.03%学生觉得数学阅读对于数学学习很重要,但只有18.92%阅读数学课本时很清楚阅读的任务和目标,仅8.56%在课后会经常阅读数学课本,高达80.63%认为数学课上用于阅读数学课本的时间很少。从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学生虽然觉得数学阅读很重要,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比如,不清楚阅读的目的,依赖性强,缺乏阅读的主动性、独立性。除阅读兴趣与动机、阅读习惯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学文本阅读方法缺失

调查中只有17.57%的学生知道数学阅读的一些方法,6.76%的学生在看数学书时会经常给自己提问题;20.27%的学生会在重点处画线或做记号;9.46%的学生会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2.70%的学生会经常把所读的数学内容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出来或写阅读日记。

2.语言感知能力略显不足

在解读数学问题时,在阅读含文字、数据较多的题目时,能找到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主要信息的只占20.27%。

3.联想迁移能力不强

在阅读中会经常把现在看的内容与以前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的只占16.22%,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重新思考要学习的内容与以前的哪些知识有关系的占18.92%,联想以前的解法帮助解决目前的问题的占21.62%。

4.推理能力不强

经常利用图形、图表来帮助理解阅读内容的占17.57%,独立阅读一段数学材料后,能理解材料绝大部分的仅占3.60%。

5.阅读的自我调控有待改善

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21.62%的学生会调节自己的思路与解法;18.02%的学生会把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联系上下文阅读占13.51%,反复阅读占22.97%,请教老师或同学占53.60%,放弃的占9.91%;自学一节内容仔细阅读、边读边猜测边从下文证实自己的猜想的占18.92%。

二、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

此次问卷调查,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凸显了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困境,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主观因素

诸多数学教师片面地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以致未能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提供有趣味和具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缺乏阅读興趣与方法指导,阅读流于形式,课外阅读也极少涉及。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忽视学生的数学阅读,影响了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

2.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新知时,总是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间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完成知识建构。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学生对新信息的认知,原有的认读能力与一般理解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知识、经验会引发不同的方法、策略,产生解决问题的各种不同的思路。以“解决问题”为例,学生首先通过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检索出条件与结论中是否蕴含已学过的概念、公式、关系,这些相关联的信息是否可以采用已有方法、策略或思维模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很多学生因为原有的知识基础较差,不能理解阅读对象的意思或产生歧义,再加上解题经验不足,方法策略没有形成,不能进行有效的推理分析、归纳概括与综合应用,阅读障碍就此产生。同时非智力因素也影响着阅读,有阅读兴趣的学生会积极参与整个阅读过程,做较深层次的思考,没有阅读兴趣的学生只停留于走马观花,做浅表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障碍不能主动地、想方设法去解决,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与各种能力制约着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

提升。

3.数学文本的因素

从2014年9月开始,新改版的数学教材全面替换旧版教材。在旧版四至六年级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文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结论不明确、缺乏有序思维引导、同一单元中相关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联系等,这些问题也影响着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比较新旧版本的文本内容可见,旧版中的例题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小精灵提示“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计算过程虽然较为具体,但是结论与推理呈现不明确,学生阅读后缺乏总结概括。而改版后的教材不止体现一个计算过程,同时还呈现了一个思考演绎的过程,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逐步体现一个不断推理、概括总结的过程,这样一个思维过程的呈现能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

序、有效。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缺失,为制订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董玉霞.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现状探析[J].启迪与智慧,2012(12).

猜你喜欢
学生会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