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08:31陈皎丫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陈皎丫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归纳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学语言的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使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成为数学学习的必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会听敢说;激趣想说;齐说爱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学中,要想学好数学,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大多不能理解数学语言,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也都深有体会:学生能做题,但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原因就是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影响到数学语言的表达。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语言”。可见,在数学中培养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有多重大。

一、和谐融洽氛围中,会听敢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差,不能说;有的学生胆小,害怕说;有的学生怕说错了,不敢说。因此,在课堂中,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愉悦氛围。教师深入到学生中,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在教学中,首先应以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为主。运用鼓励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二、生动具体情境中,激趣想说

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阐述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策略促进学生想表达,会表达。

三、家校合力中,齐说爱说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为此,我们不妨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将课堂上来不及反馈的内容,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紧抓学生语言表达这根主线,经过长期、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思维也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