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镜子趣多多

2015-05-30 11:04缪小阳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镜子尝试环节

缪小阳

【设计意图】

镜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我班幼儿对镜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镜子的使用都有其切身的经历,他们在科学区角活动中都很喜欢玩镜子及其有关的游戏,还喜欢观察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中的别人、镜子中的事物……为了顺应中班幼儿的好奇心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我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尽情地玩镜子、做游戏、搞实验、找答案,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主动探究、亲自试验、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与创造,在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中获取与提升有关镜子的新经验,增强感性认识,体验更多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激发幼儿探究镜子奥秘的欲望,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人手两面镜子,指偶、毛绒玩具一只。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师: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件礼物,这个礼物可神奇了,我打开一看,那里面也有一个我,我对着她笑了笑,她也对着我笑,我摇摇头,她也摇摇头,你们猜我收到的礼物是什么?

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镜子?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小结:你们发现那么多地方都有镜子,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本领,就是能帮我们照到许多东西。

(环节自评:谜语导入,引导幼儿猜一猜,带领幼儿进入探索情境;接着,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讨与交流自己已有的经验与与众不同的发现,教师及时加以总结与提升,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作为猜到礼物的奖励,即将分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玩一玩

1.幼儿自由摆弄镜子,初步感知镜子的特征。

师: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能看到上面的东西吗?怎么看到的?

小结:把镜子稍微转一转,变换角度就能看到其他东西。

2.游戏:找找乐。

师:你能从镜子里看到我吗?

教师不断变换与调整镜子的位置与角度,从前至后,提醒幼儿不回头,从镜子里找到“我”。

师:从镜子里看看老师手上拿的什么?小兔子跳到什么地方了?

师:有了小镜子的帮忙,一下子就能看到后面的东西了。

(环节自评:在幼儿通过自己的五官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质疑之后,教师不断变换与调整镜子的位置与角度,从前至后,提醒幼儿不回头,从镜子里找到“我”——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幼儿提供的材料简约安全、可操作性强,幼儿在自己尝试与探索中初步获得了有关镜面反射的感性经验,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幼儿多角度关注镜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镜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照一照

师:一面镜子很好玩,两面镜子会不会更好玩呢?

1.幼儿人手两面镜子,自主探索。(提供指偶)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幼儿再次尝试,发现新的秘密。

4.幼儿小结:从一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另一面鏡子里的东西。

(环节自评:一面镜子已经给幼儿带来了许多惊喜,两面镜子会不会更好玩呢?本环节引导幼儿在对两面镜子与指偶的反复操作与尝试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新秘密。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有趣神秘的衔接语言,层层递进的引导策略,不断激发与提升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思维与表达水平也得到不断促进与提高。)

四、找一找

1.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将指偶夹在幼儿的肩上或头上。

师:只要你听着音乐,闭上眼睛,小动物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2.幼儿尝试从镜子里找到答案。

师:哪个小动物和你做朋友呢?

幼儿尝试用两面镜子寻找答案。

师:今天,小朋友、小动物都和镜子玩了游戏,太阳公公也想和小镜子玩一玩,太阳公公照镜子会发生什么事呢?

教师带幼儿出去玩一玩。

(环节自评:“一次活动下来,教师不一定给幼儿一个肯定的、标签式的结论”,本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最后的环节旨在让幼儿的探究不因本活动的结束而止步,幼儿会在生活中继续感知,主动探索并积极分享经验,发现镜子更多的神奇之处,并进行经验与能力的迁移,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更感兴趣,保护与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延伸】

1.观察与记录: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镜子,引导幼儿借助辅助物品继续探究,并学习进行简单的记录。

2.讲述与交流:引导幼儿讲述与交流各种各样的镜子及其功能,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镜子。

3.拓展与游戏:把太阳光“搬”到活动室、照镜子、画镜子、动物与镜子、人与镜子……

猜你喜欢
镜子尝试环节
神奇的镜子
空镜子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他者的镜子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