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十种理念

2015-05-30 11:04陆胜林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内化所学理念

陆胜林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教学都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不懈追求。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多年小学数学的教学与探究,认为深刻领会以下十种理念,并身体力行,其教学效果必定會有所提升。

一、关注系统,学得牢固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贯彻系统理念的,分为前系统、后系统、大系统、小系统之别。每学期第一节课,不是讲单节课内容,而是将全书内容与学生一起疏通一下,让学生有一个系统化的初步印象。新的单元起始课也是同样帮学生疏通这样的内容,不过程度上更深入一些,此即是前系统、大系统。教完每一单元和教完全书后进行回头望,与学生一起进行系统化,在孩子心中栽下一棵知识树,此即是后系统、小系统。小学六年,在每位学生心中栽下12棵知识树,教100学生即有1200棵知识树,回头看看,漫步于硕果累累的果园,便可以充分体会到作为园丁的幸福感。

二、关注必要,学得积极

例如,在教学毫升的概念时,我先将水倒入量杯,第一次倒入离一升差一点点,第二次倒入比一升多一点点,分别问学生能否用所学的知识说明量杯中有多少水,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这一点点怎么表示呢?从而从认知上的冲突引入学习毫升的概念。所学知识最好跟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此知识是必要的、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也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必须学习有价值的知识的教学新理念。

三、关注比较,学得深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学习中常常遇到似是而非的知识,语文上有形似字,数学上有比多比少的数量关系。此类知识可通过比较教学,弄清其实质,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

四、关注竞争,学得主动

气氛沉闷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课堂。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男女生之间、组别之间进行一些竞赛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五、关注互助,共同进步

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结对帮扶,让学生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六、关注针对,事半功倍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什么?在实践教学中,我这样安排:教不会的知识和教不会的学生,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七、关注精炼,提高效率

这里主要指作业的设计。作业多则学生烦,学生烦则学习厌,学习厌则效果差,于是不做作业、少做作业、马虎作业的现象前赴后继,并且会形成一系列的不良学习习惯。作业设计可分层分类精心布置,从而达到作业少、效果好的良好效果。

八、关注内化,灵活运用

笔者认为内化必须经过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渔王的烦恼的故事和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经历体验、领会、发现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把握。二是变式练习,相同的知识点以不同面目出现,学生要会辨别,只有这样才能由理解上升到灵活运用,即将知识内化自己的东西。

九、关注渐进,积石成山

“滴水穿石,积石成山。”突破知识的难点,训练学习思维也可用此法解之。我们班黑板上的右上角有不变一角——数学加油站,每天练习两题,在天天练习中,让学生不断加油,从而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一学期的实践证明,此法可行、可用、有效。

十、关注快乐,学得轻松

学习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学生认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让我们在有效教学的各种理念指导下,不断实践,不断探究,从而达到负担少、效果好、不怕考、考得好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内化所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非所学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