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理念与行为创新缺一不可

2015-05-30 14:57代红梅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周长长方形

代红梅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教材的选编突破了传统教材那种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数学结构,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取材,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学习数学、理解數学、运用数学和发展数学。在教学中,有的老师照本宣科,根本没有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没关注学生需要什么,所以课堂教学收效甚微。诸如这般因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行为的现象在教学中屡见不鲜。为此,我认为理念先进与行为创新缺一不可。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要求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关注教材内容,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人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即我们课前的预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如在上“用字母表示数”时,我知道班里的孩子都玩过扑克牌,我就带着一副扑克牌进教室,出示“K”与“Q”,问学生这两个字母代表哪两个数,学生异口同声地答了出来,看着学生的兴奋劲,我揭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字母表示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教材要求用几节课上完的内容我一节课就完成了。我进一步小结:“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特定意义的公式,还可以表示符合条件的某一个数,甚至可以表示具有某些规律的数,总之字母可以简明地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请同学们搜集更多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开放式的拓展练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学生的学习需要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而应让学生经历一个真正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中猜想交流,获得新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上长方形的周长时,先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长方形物体,如文具盒、黑板、课桌、书本等,再让学生测量这些长方形物体的长和宽是多少,谈谈发现。思考长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相等,宽也相等,周长就是四条边之和。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周长=(长+宽)×2。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大胆把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先进理念与行为创新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周长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