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让学生做主人

2015-05-30 14:57周素素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组学习

周素素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想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说要放手却太难了,学生就是一群小孩子,没有自制力。怎样能让学生有纪律而且有效率地做主人呢?尝试了分组的方法,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后,分组已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分组管理;分组学习;分组竞赛;分组评价

一、分组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小动作少了

一个老师就只有一双眼睛,真要管起来可是非常吃力的。但是,如果学生能够互相监督,那就好了。可是一个班的学生太多,没有组织性的监督是徒劳无功的。于是,我把这一个大方块的学生分成了一個个小方块:一个组六个学生,六个学生里面,分配要均匀。每一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好,互相监督。因为有了自己的小组,学生会不自觉地有一种团队意识,老师再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学生的团队意识就会加强,再加上小组内的互相监督,学生上课的纪律明显好了好多,上课前不再拖拉了,小动作也少了。

二、分组学习和讨论,解决信息技术课老毛病

在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这门科目之前,有些学生因为家境比较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触过电脑,这就是我们说的“有基础”,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境不太好,家里没有电脑,可能在上信息技术课之前连电脑都没有碰过,面对一门全新的科目,他们会很没信心。对此,我把原来分好组的同学的座位都安排在附近,而分组里面也肯定包含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不好的学生。每节课我都会给他们五到十分钟分组学习的时间。基础好的学生有机会帮助同学,他们自身会感觉非常光荣,会有满足感,从而不但不觉得无聊,还会更认真地消化自己的知识,从而更清楚地教给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一对一的交流也让基础差的学生学得更加扎实。

三、分组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竞赛会让一个人更加积极。刚刚接手二(2)班的时候,他们纪律并不差,但是总是懒洋洋。我试过温柔地跟他们聊天,也试过很严厉地批评他们,但是他们还是很麻木的样子。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们班主任提醒我,这班学生很喜欢比赛。于是,我精心用Excel做了一张计分表,但是学生的水平差异比较严重,单个的竞赛可能会出现总是一部分学生受表扬的情况,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比的勇气。所以,我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和计分。因为老师可以调节组与组之间的水平均衡,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他们就都有了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计分表上不单比纪律、比学习,也比进步。因为比,学生会更渴望本组的组员都变得很棒,他们会更在意自己以及其他组员的进步。结果,二(2)班上课变得活跃了,我也不再烦恼了。分组比,让一组学生有了共同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协作和沟通。而组与组之间的“你追我赶”形成更好的学习气氛。

四、分组评价,让学生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我在课堂上进行评价的时候,会先让一些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然后逐渐把分组的意图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准备,会不自觉模仿老师进行评价,观察老师评价的角度。并且我们结合分组竞赛,将评价的水平高低也来比一比。我首先在四(2)班进行了分组评价的尝试。四(2)班的学生都很聪明,可是自制力比较差。分组评价以后,我让他们组与组之间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并且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评价而且让组长记录下他们的评价语言,评价要有优点也有缺点,最后我再点评哪个小组评价得最到位,并且展示那一组每个同学的评价。通过分组评价,他们会学习别人的评价角度方法和语言,同时想东西也会更加全面,在评价中也能更好地反省自己。

五、分组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加强对组长的管理

3.要实际情况实际处理

分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小主人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更应该提升自身的素养,变成一个好的学习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让分组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分组学习
分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试论分组学习下思维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组学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英语教学过程中分组学习的运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试论分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分组学习在职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性
桥梁结构电算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