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015-05-30 18:29朱良平姜清云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材目标语文

朱良平 姜清云

有效的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逐步促进学生的应有、预期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较好地发展,利用课堂的时空特点,教师组织并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学生的发展情况。“应有的”发展是按照同学的特长、能力等,制定不一样的发展目标;“预期的”发展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教材,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努力去实现的过程。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清晰,因此,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内容、进度根本不依据标准,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有些教师的教学内容太过宽泛,重点不突出,课堂的结构缺乏合理性,教学的环节也没有给予精细的设计。

二、探究小学语文有效的教学方式

1.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要准确、到位、清晰。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定位好教学目标,做到有据;同时还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做好科学性;目标要适量、精细、重点突出,做到选择性。

2.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是利用阅读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进行教学。课内,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掌握课外知识,又提升学习的能力,培养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设置一些问题悬念,课堂教学中也要设置疑问,逐步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扩展延伸。二是设置的问题要有效。只有有效的问题才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拓,并深入理解文章,增强学生的探讨能力。三是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问题,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要加强指引,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面对问题,学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思路和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挖掘旧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共同提高。

3.有效的教学环节

教师要积极调控教学活动,精心预设课堂内容,努力挖掘教材,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分析问题。通过做游戏、实验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感悟。

参考文献:

丁建欣.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赤子:中旬,2013(11).

猜你喜欢
教材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