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15-05-30 19:56张秀侠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途径与方法口语交际

张秀侠

摘 要:口语交际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初级阶段,可塑性很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贴近生活实际而又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学生现状;途径与方法

口语交际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有人说,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可塑性很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等能力,贴近生活实际而又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特点。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作为身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几点做法。

一、查找农村学生口语交际差的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本乡本土人,而且文化程度不高,平时所用语言均为方言,不能给孩子起到带头说普通话的示范作用,导致孩子跟随父母形成方言口语,不易矫正。例如,我们这里较为普遍的人把“用”说成了类似“运”的音,把“是”说成了类似“四”的音。其次,农村孩子阅读面相对狭窄,阅读量少,胸中积累沉淀的知识面窄,词汇贫乏,导致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受限。

二、培养策略

1.激发兴趣,促其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引导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中贯彻始终的一个重要训练部分,学生的乐于参与,是培养和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不能把口语交际板块当成无足轻重的一部分,而要从兴趣、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正确的交流技巧。

2.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要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在语文课上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所选题材和内容不限,可以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也可以是演讲者自己喜欢的小诗或优美散文。这种创造性的口语实践活动不仅为人人参与创造了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朗读和演讲的能力,收得一举多得之效。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优势,立足课堂,在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交流识字技巧。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广大语文教师要利用身边一切可用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条件,培养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途径与方法口语交际
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