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管理好班集体

2015-05-30 19:56谢晔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意愿管理者管理工作

谢晔

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几年的教学和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干劲和热情,还需要技巧。下面,我从“两心”和“三制度”方面,谈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要有爱心

班主任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多与学生沟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在心理上关心学生。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当然,热爱学生和批评学生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热爱学生是有程度、有原则、负责的爱。

二、要有耐心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要想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动态,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充分的耐心。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老师要谆谆善诱,一步一步地来,切不可急功近利。

在班级工作中要怀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尤其要耐心地对待成绩不好的同学,鼓励其建立自信心,并且根據学生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其取得较快的进步。

三、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班级中也要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并且要严格遵照制度执行赏罚措施。此外,对待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只有学生觉得受到了平等的待遇,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有可能得到保护。在明晰的赏罚制度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推行民主制度

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注重民主。班级管理不是“君主制”,而要施行“民主制”。班主任在班级中不仅是管理者,更是一个指导者。因此,班主任应该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意愿,在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管理班级。

只有实行民主化管理,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才能建立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要树立“爱即师魂”的新理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要改革管理方式方法,抛去评判性,采取激励性,管理者少说三道四,多表扬激励。

五、制定交流制度

班主任不仅要承担老师的角色,更要扮演朋友的角色。因此,班级中需要有一定的交流制度,及时进行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不仅有利于班主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交流水平。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只要讲求管理的艺术和方法,培养和锻炼自己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管理素质,就能管理好班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出最佳环境。

猜你喜欢
意愿管理者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