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关中地区书院园林之浅谈

2015-05-30 10:48刘诗瑶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明清关中地区书院

摘 要:书院肇始于唐,兴于宋,在明清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普及,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一种不同于官学与私学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机构。不仅对中国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对我国教育、建筑、藏书、园林、民俗的培植等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史料结合案例的方式,对书院发展的概况、书院文化对书院园林影响、关中地区书院独具的园林艺术特色以及传统书院园林对现代大学校园营建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力图重拾历史,将这块文化瑰宝重新带给人们,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明清 书院 关中地区 书院园林 现代校园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起源及其发展

针对书院的起源,目前学术界可谓是众说纷纭。因为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分歧,从而研究结论具有差异性。主要有三个派别,分别是:以季羡林为主的认为书院起源于五代的派别,以李才栋为主的认为书院起源于唐朝的派别,和以杨荣春为主的认为书院起源于宋代的派别。

邓洪波认为书院起源于唐朝,并且由民间兴起,是供士人读书的场所,《陕西通志》卷二十七记载:“赢洲书院在(蓝田)县治南,唐学士李元通建。明弘治时知县任文献重修。”明嘉靖《青州府志》卷九中是这样记载的:“李公书院在(临朐)县西南,唐李靖读书处。”佟有才则将书院的起源归结于唐朝开元,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开元五年(公元718年),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院使,……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该书中记载的内容首次将书和院结合在一起,因此书院的名字就开始流传开来,从而各色书院展开建设,但是该书中提到的两个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编书,和传统与意义上以传道授业为目的书院是不同的。可见,书院之名,始于唐朝中期,最初使用这一名称的是官方的学术机构。“书”表现的是特色,“院”显示的是规模[1]。至此以后就将这种全新的组织称之为书院了。

书院是文化传播之所,更是思想活跃、书香气息最为浓郁的地方。肇始于中唐,晚唐时期初具形态,鼎盛于宋元,到了明代书院已经成规模,由于官府的大力推崇,发展十分迅速,清朝时期更是成为普遍的教学场所。

二、书院文化对书院园林的影响

书院园林就是指在围墙包围之中有着一片与书院内部环境相连通的园林环境,即具有园林性质的书院空间,并拥有讲学、藏书、祭祀这三大功能。在这个环境之中,书院的建筑和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了书院园林的整体。

古代没有园林这个词语,自然也没有规划师、景观设计师诸此的职业,所以无论大到城池的规划,还是小到寺庙的建设,多处于文人雅士之手。文人将自己的人生哲理、生活感悟文化传统融入到设计中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多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哲理性。大文学家董仲舒曾经指出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在书院园林之中,这种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即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当书院进行营建时,首先要对基址进行考究和选择,在当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则以尊重自然为先导,“此心聊与此山盟。”并在这个基础上着力模仿自然,最终达到“骨色相和,神采互发[2]”。

三、关中地区的文化构成

“关学”,顾名思义,是关中地区的主流学派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从儒学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吸收了《易经》、周礼等思想养分,直接继承孔孟之学,既认真研究上古时期的儒家经典,又难能可贵的坚持独立的思考。以教化育人为宗旨,主张“因材施教”、“学须有疑、博学精思、持之以恒”等原则,讲究通过实践和思考去发现和认识事情,通过总结去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些观点都和现代教育思想十分吻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先进性。同时关学十分注重对道德品质的培养,“躬行礼仪”成为必修课,强调“仁”与“教”的结合。同时,“关学”的创立于发展离不开关中人民的传统文化特点,——三秦文化。它在汲取了三秦文化的精髓后,逐渐发展成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学术流派。成为关中文化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之一。

四、关中地区书院园林的营建规律

(一)基址选择

古代书院的选址非常考究,与书院注重修身养性的目的相一致。大多依傍于青山绿水、幽静竹林之间,地理位置较为僻静,意在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择胜而处”,山川秀美是历代书院建设者们选址时的首选要素,书院的一切环境力求达到静心、悦情、深源、妙用,正与“择胜而处”的士人传统相吻合。如陕西眉县的横渠书院,南靠太白山;渭南的五凤书院建于五指山麓;永寿的翠屏书院,建于县治内吕公泉南;富平的南湖书院,建于善良原麓丰泉之澳,“门北向,面丰泉,故名南湖”。可以看出各类书院大多数位于名山盛水之间,其价值取向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总体的布局思想还是注重将书院与与自然环境友好的结为一体。如图1所示、

(二)布局特点

书院除了讲堂、祠堂和藏书楼这些主体建筑。还有供师生们生活起居、游息玩赏的学斋和院落。书院中的建筑按照其功能的划分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讲堂、祠堂、藏书楼、斋舍和园景。由于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礼乐”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对空间进行排列时同样继承了这样的思维。书院建筑布置时往往按照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把建筑纵向递进排开,然后形成对外封闭的建筑群。通常用山门、牌坊和開敞的庭院空间来作为序曲;然后将讲堂安排于中轴线靠前的位置,确立了“居中者为尊”的地位;接着将祠堂置于讲堂之后;在轴线的最末端或者最高点设置藏书楼;斋舍多位于中轴线两侧,呈对称或者“一”字排列,最终形成“一中心,多轴线”的布局形式。综上所述,讲堂、祠堂、藏书阁构成了书院的主轴线,其他的建筑则辅以左右,整体上形成了一条主轴为主体,多条次轴线为辅助的多元化布置形式。如泾阳的瀛洲书院,《泾阳县志记载》:“乾隆五年知县唐秉刚建。旧志在城西南隅,学宫西。地基正长二十四丈,宽五丈,右偏院长十九丈五尺,前宽六丈三尺。(正院)大门外照壁一座,大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东西川廊各二间,二门三间,东西川廊各十间,讲堂五椽三间。(讲堂后)堂后东厦二间,正中照壁一座,后鞍架门房一间。(后右偏院子)有照壁门一间,东西川廊各二间,庭一东边厦房四间,西边厦房七间,东西周围具有墙界[3]”。

(三)书院园林的文化内涵

1.“礼乐相成”的思想。“礼”所要表达的是将人进行差异化,准确的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维护统治者的阶级利益。而与“礼”目的相反的“乐”,所要表达的原则是宣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

首先,书院建筑若要体现 “礼”的原则,主次分明、尊卑有序。这就要求把轴线性作为空间布局的控制力。用一条看不见的轴线将主体建筑进行布置于排列。越往后,地势越高的建筑,其相对应的功能也就越重要。其次,书院园林建筑除了表现“礼”之规范外,还体现了“乐”之精神。书院和宗庙中都设置了祭祀的场所,但是两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将之作为教学、奉贤的优秀传统,而后者则用于宣传宗教思想。建造上会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和民俗习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2.雅俗共赏。书院的园林同时展现出“雅”和“俗”两个特性,主要原因是由于“士文化”本身就是出世和入世相的结合,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他们对仕途甚是向往,另一方面却又向往桃花源般的世外生活。

3.隐逸思想。儒家、佛教、道家作为古代重要的思想起源,对文化以及习俗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思想理念超凡、脱俗,成为文人学士毕生追求的境界。儒家追求的是一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豁达胸怀;而道家讲究的 “复得返自然”的脱俗态度。不少文人士大夫选择归隐山林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特别是那些政治理想破灭,仕途不得志的学子,于是他们选择逃避世俗的生活,寄情于山水,过着耕读并重的田园生活。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四方云游的学士带着自己的书籍,进入深山老林之中,隐逸世俗,不问世事,潜心治学。

五、书院园林的现代启示

现代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的场所,师生们通常需要在校园里进行知识的传递,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丰富的生活、适当的娱乐等方式来不断加强大学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古代,书院的文化教育相对于现在的应试教育,更加注重对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诸生“读朱子之书,存朱子之心,行朱子之礼,求其所以致力之方”。统文化的精髓和“比德”的思想在书院的建造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鉴于此,目前很多大学都开始学习古代书院教育的优点,并通过景观环境、人文地理、道德伦理等方式来对大学进行全方位的建设。

当前大学校园的布局仍然可以借鉴古代书院的构造,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大学校园的进一步扩建和改造,要站在历史层面和自然角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损坏,尽可能去实现古代书院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献:

[1] 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书院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0

[3] 重修泾阳县志.清宣统3年-民国3年,卷六

作者简介:

刘诗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明清关中地区书院
羽翼与转化:朱子学在关中地区的接受和传播
朵云书院黄岩店
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刺绣的色彩差异性分析——以东府为例
白鹿洞书院记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