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生态园林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2015-05-30 10:48胡洋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园林

摘 要:当前,人们对生态园林这一全新的概念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区域性园林的建设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现代景观设计包括了生态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是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生态园林建设方面的成功案例,针对性的探讨了生态园林概念的狭义性和广义性。对区域性的生态园林建设当中一些重点的问题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相应的提出了解决的方式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物多样性 城市景观设计

区域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景观设计的要求。现代景观设计主要依靠设计者的思想、大众审美标准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使生态园林逐渐的消失,园林的设计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不能忽略的是生态园林设计是现代景观的缩影,尽管现代景观设计模式很丰富,如果一旦脱离了生态园林,设计风格就会变得较为单一。文章对生态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区域性生态园林设计美学的比较研究

对比美学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在意境和形式方面,展现人文意境是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传统的造园方法注重“情”和“景”互相融合,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将文化的底蕴发挥到了极致。在形式上,生态园林设计主要体现的是虚实之美,将某种感情倾注其中,采用隐喻的手法使人们在景观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境界。以郑州农业生态远设计为例,作为有机农业生态园,园区本身的观赏性也是极为重要的,合理规划园区内的道路、水利设施、以及园区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设置等,通过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增加园区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园区本身的经济效益,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如圖1所示。

二、区域性生态园林建设的继承和拓展

(一)传统造园的理念

我国古典园林是东方文化的沃土,而且受到绘画、诗歌和文学等艺术活动的影响。在中国有很多园林都是在文人和画家的参与下产生的。使中国的传统园林携带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古典园林美学,主要受道家学派思想的影响,讲究的是自然和谐统一。不管是在园林造景还是在组景的过程,表现手法和技艺水平都超出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水平,中国古典园林塑造了独特的人文气息和恬静淡雅的情怀,是现代园林设计中无法逾越的。

(二)区域性生态园林的功能定位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典园林设计,主要功能都是观赏,以服务为主还是很少的。所以,园林具有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日常生活,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客观的功能定位,反应出了园林功能的局限性和单一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园林的设计风格也应该符合时代的发展,在保留一定的观赏性的同时要从有益人的身体健康、放松人们的心理压力等层面出发,对大众多元化进行分析和研究,重新定位现代生态园林的使用功能。例如,横溪乡绿地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情况以及区域的限制,从客观上与主观上满足了较多的设计要求,实现了区域性生态园林建设的良性循环。该生态园林建设的设计主题是生态洗浴,设计师力图营造一种古色古香的郑州东区生态洗浴环境。绿色爬藤植物装饰洗浴休闲区环境,以及洗浴山洞包房、树洞泡池都能使人感受到生态景观的独特魅力所在。如图2所示。

(三)总体上的设计

生态园林设计是在20世纪发展成熟的,这些设计特点是设计师广泛接纳的一种新的设计形式。现代园林设计方向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且融合了新的功能,将自然生态环境和创新融为一体是一种现代设计风格。一方面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要追求服务功能和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园林设计风格,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平面布置和空间组织的自由结合,设计手法要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在形式创造过程中,生态园林设计要呈现丰富多样化。生态原理的具体规划过程如图3所示。

三、区域性生态园林的布景设计特性

英国风景式的园林的布景和我国相似,可以很好的引导游人进行游览。在风景式园林中可以构成一连串构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距离进行观赏,整体给人宁静致远的感觉,形成了一种牧场式的田园风光。

(一)造景元素

中国生态园林在景观塑造上,有着很长的地域模仿性。生态园林一方面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景观处理手法,对生态园林的造景能力,进行了全面革新。(1)水景。水景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古典园林的主景,水的聚散和收放遵循着一定的章法,这种典型的水景设计数不胜数,另外还要注意水与景的结合。(2)栽植。生态园林整体组景的排列要疏密有致,高低变化互相呼应,使景观具有流动感,林木在景观的布置上占有很大的空间。如图4所示。

(二)自然生态园林的建设

生态园林,就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应当中生态园林的设计落实到实践中。例如在一座城市当中的大型公园当中生态化境比较完善的区域,设立生态园或者是自然景观观赏区,生态园的建立需要三个空间上的要求:

第一,成人活动专用区,即生态园中具有草坪、广场以及自由活动区域等。

第二,儿童活动空间,即园林当中要具备浅滩、流水、小桥等,这是让儿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及观察自然的最佳设计手法,相比传统的公园设计,生态公园更加有特色和生机。

第三,预留后代空间,即在自然生态系统当中需要对其遗传因子实施保护,动物和植物的生息空间,这是现代人们必须保护的空间环境。在此,以海南雨林国际企业度假公园为例。度假公园位于距三亚37公里的保亭县南林乡境内,毗邻呀诺达、槟榔谷两大海南一线景区,是三亚周边最优质的原生态雨林区之一。如图5所示。

四、区域性生态园林的建设中的花草建植工作

(一)区域性生态园林中对绿地系统格局的原则

生态园林中园林绿地系统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园林和绿地的规划设计的重点范围是:社会中的企业、工厂、大街、公园、广场、居住区以及其他的各种形式的城市绿地。

(二)城市生态绿地的格局需要实施城乡相结合的格局

设立区域性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这是对独立状态下的绿地实施连接,保证生物生息和城市物种多样化的重点工作,通过区域性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为城市内外的物种创造出优良的气息环境以及迁徙途径,降低了野生生物在生存、分布以及迁徙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河流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城市中,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特别是在较为繁华的大城市当中,河流基本上都被建筑物所占据,自然的河流基本已经消失。河川作为水域、陆域以及空域三界的交接线,是一个较为广阔的持续开放的空间,是多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存在的区域。

五、结 语

区域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景观设计的要求。现代景观设计主要依靠设计者的思想、大众审美标准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使生态园林逐渐的消失,园林的设计出现了统一化的现象,园林的设计需要丰富多样化,这其中就离不开生态园林的建设,将强生态园林的建设对我国城市化建设起到了推动型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洪远.对区域性生态园林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1(04)

[2] 黄茂金.福州市生态园林的评价与建设对策——兼谈生态园林城市理论及评价体系的完善[D].福建农林大学,2012

[3] 鲁敏,刘顺腾,李科科.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途径——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10)

[4] 陈芳清,王祥荣.从植物群落学的角度看生态园林建设——以宝钢为例[J].中国园林, 2012(12)

[5] 杜瑶.西北地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新疆库尔勒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2012(05)

作者简介:

胡洋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生物多样性生态园林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